分享

【收藏界】西夏象棋初探

 RK588 2018-03-16

作者:米向军

    古代象棋被赋予“象天则地,仁义备载,足堪法式”的崇高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古人通过象棋反映了他们对天地自然法则和人间社会法则的总的认识。象棋的发明、演变及其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术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象棋反映的是阴阳六十四卦和九宫的思想。这在唐代的八八象棋中得到证明。因为八八象棋的棋局为六十四卦阴阳路,这一传统文化特征是探索象棋起源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象棋的术数文化思想恰恰是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罗万象的总体认识。

    象棋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文字记载来看,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此成书的《离骚》中曾明确提到了象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的著述里就已有论及,宋玉《楚辞·招魂》记载:“崑蔽象棋,有六博些。”自秦汉到唐代,象棋仅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云南考古研究所在对重庆万州区三峡地区老棺丘墓群一东汉合葬墓进行发掘时,在墓道中发现一枚陶制象棋子,这枚旗子直径2.9厘米,厚1.3厘米,上面阴刻有“车”字样。此墓当属东汉早期,这说明早在约两千年前,象棋就成中国三峡地区人民的娱乐器具了,在此发掘以前,中国所见的最早象棋实物是宋代的“宝应象棋”,因此这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象棋实物,此后随着军事的发展和火器的普遍实用,作为偏裨将的“士、象、砲”也已出现。不过那时的“砲”字还是石头偏旁,这样模仿战斗场面的象棋开始拥有了“将、车、马、砲、士、兵、象”七个兵种,和现代象棋的基本兵种基本相似了。

1972年甘肃定西县南村出土一幅完整的宋代铜象棋(现藏西和县博物馆),此象棋为青铜铸造,圆形片状,大小相同,直径2.7厘米,厚0.3厘米,边沿有廓双面铸有阳文宋体书“将、士、象、相、车、马、砲、卒”。 一组字面有涂红色棋子成套完整共32枚,分红、黑两色,象棋又称“象戏”,雏形创成于唐代,至宋完美,流传至今,规划与现在完全相同。这幅宋代铜象棋子保存完整,棋子成套,字口清晰,十分难得与现在象棋完全相同,是宋代象棋的实物,弥足珍贵,是国内古代象棋遗物的精品,被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武威发现的西夏铜象棋子,虽为一枚,但棋子一面为汉文,一面为西夏文,同时汉文的“士”与西和县出土的宋代棋子“仕”有所不同,武威发现的铜象棋子,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这说明古代象棋不仅在中原大地的汉族中得到发展,就是地处边陲的西北少数民族中,也进行了传入。它的发现不仅说明西夏民族继承了中华民族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而且在象棋的一面为西夏文字,另一面为汉字,反映出西夏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进一步说明西夏和宋、金王朝一样,象棋是当时国内国民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为此,它的发现是研究西夏文化娱乐活动的珍贵实物资料。

      唐、宋、辽、金、元各朝代还遗存了许多关于象棋的文献资料,如唐代牛僧孺的《玄怪录》,宋代伊洙的《象戏格》,梅尧臣的《象戏》,宋徽宗韦妃的《象棋卜》,陈元靓的《棋决》和《棋诗》,洪迈的《棋经论》等。

    象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普及,象棋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