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保险业兼聊聊中国平安的股票

 妖城主 2018-03-16


(放个动感音乐,给大家打点鸡血)


周一文章《对比了N款产品,追加重疾险保单》《6款性价比高的重疾险对比》推送后,后台有500多条留言,大家的保险需求很旺盛啊,目前绝大多数的疑问已经回复完毕,还有部分疑问需要咨询下更专业的人士,稍安。


先勘误:康惠保是有身故赔付的,责任免除中第11条,“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身故,保险公司退还本合同当时的现金价值”,我做表格重复检查的时候,没有查出这个疏忽,跟大家说一下,也感谢后台指正的朋友们。 


01


我把后台新人朋友同性质的疑虑做了整理,统一回复。


1、一些朋友担心中小型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破产,导致保单最后无法理赔。


这点大家根本不要担心保险公司会破产倒闭的事情。可以翻看《保险法》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资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都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保险公司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大财团最想拿到的极稀缺牌照,因此每家保险公司背后都有着雄厚的资本。此外,保险关乎人的风险保障,在国内受到的监管是最为严格的,比银行监管还要严格。


全世界历史来看,银行有遇到危机倒闭的例子,但保险公司这块真的很少听说。即便因为某些因素出现问题,也有政府爸爸接手保护,妥善安排,不会影响到公司已经承保的人寿保险的各种单子。


2、地区限制的担忧,偏远地区没有分支机构等等。


投保地区限制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限制,但承保地区都是全国。对于个人而言,只要通过健康告知,承保通过,投保可以填写分支机构的地址,后期更改为现居住地,保单的利益不会因为地区受到影响。


而且未来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全部线上核保这个步骤的,互联网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网上完成整个流程,会让效率会大大提高。


3、爸爸妈妈的保险怎么办?


我可以感受到大家浓浓的孝心,但现实很无奈。保险有一个特点,越晚买越贵,我和20岁出头的年轻人选择同一款产品,我要拿出比她贵40%左右的价格,才能获得同样的保障,这就是年轻的优势。原因就是:年轻,重疾的风险越低,相应费用就越低。


回到父母上,他们的年龄意味着重疾险风险是非常高的,投保费用就会非常高,相当不划算。我的建议就是,不要走重疾险路子,改选医疗险和重疾险,辅助搭配合适的防癌险。这些内容,我后期有合适的汇总,分享给大家。


父母的事情也给我们提个醒:不要走父母的老路,我们需要趁早给自己提供合适的保障,不然年纪大了,身体感到不对劲,那时候想买保险,要么是身体不合格无法买,要么是年纪大了保费昂贵


4、其他一些共同性的疑问都集中在6款产品该怎么选。


一些朋友让我给他们选择产品,这个没办法做到。需求、预算不同,选择就不同。


有些朋友可能刚上班,每个月总共就三四千元,按照每年的保险费用占全年总收入的5%-10%,就适合少买一点保额,比如30万左右,保障周期选择70周岁,缴费周期选择30年,这样一来,每年交的保费就会少很多,可能就是2000左右。等到未来收入多了,再去追加就ok了。要是收入情况好的朋友,那么产品可以完全按照自己需求来设定。


保70岁还是终身呢,也是看个人。有人觉得保险最需要保障的就是青壮年时期,用最少的钱提供最大的保障,这是对家庭最好的守护;有人觉得保障一生更符合自己的需求,考虑到年纪大了如果手头结余不多,如果真生病,还需要保险的理赔金来看病治疗。


还有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住的地区不同,以上差异都是要自己去对照产品一一筛选的。


02


好,回到这次的主题。


前几天因为保险的事情咨询业内朋友,她就跟我开玩笑说,“你说自己不懂保险,到处找老师求教,又囤了一万多股中国平安,还真的有趣”。


哈哈,的确是,在具体保险产品的购买上,我是消费者的身份,货比三家,在股票投资上,我是投资者,看准了行业发展空间,就立马下手。


今天我就以中国平安小股东的身份,说说我对保险行业对认知。


选股票先选行业,一个高速发展,看不到尽头的行业才会不断地创造价值,保险行业就是朝阳行业,最容易判断的角度是,我们身边对保险有负面看法,身上只有社保一种保障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这些说“不”的人越多,意味着市场的前景越大。


保险不是坏东西,恰恰相反,它是家庭最重要的一种保障,随着经济向好,医学越来越发达,人对于“生”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里面就必然会涉及到“生病要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也会涉及到“生病后如何不影响到家人的生活质量”等等,这些意识必然逐步生根在大众心中。


我觉得过去人们讨厌商业保险,一来是刚起步的保险行业恶意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来很多人家庭温饱都难以解决,根本无暇考虑商业保险这一部分。


但现在完全不同,我有特别强烈的感受,三年前我身边有人说自己买商业保险,大多数人都会笑他被人骗了,但现在我身边有人说自己买了保险,还是会有一些人去咨询,这就是观念改变带来了市场。


未来,中国的保险覆盖率终究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保险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跟理财一样,并入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一旦大众意识觉醒,速度会比我想象中要快的多。


那么落地到具体公司,现在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是四家: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我最看好的是中国平安。


行业里有个玩笑话:中国有两家保险公司,一家叫“中国平安”,一家叫做“其他保险公司”。而10年前的时候,中国保险业的老大可是中国人寿,可见这些年,中国平安强大赶超速度,马司机相当厉害啊。


怎么看中国平安呢。一般是两个维度,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就是去看各种财务报表,翻阅公司的年报、相关政策解读以及公司的业绩说明会,这些都有具体的数字解读。


定性广阔的多,主要是研究公司的战略目标、商业模式,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也是我最最关注的方面。


最初,我是以看好保险行业的逻辑开始买中国平安的股票,再然后我就发现中国平安真正厉害的在于他的布局能力,四五年的时候,它在保险领域之外,再造了一个新平安。


整个商业模式从人寿保险、财产险延伸到银行(平安银行)、资产管理(平安信托)、证券(平安证券)、互联网金融(陆金所)、医疗健康服务(平安好医生)、账户管理(金融一账通)、支付积分管理(壹钱包)。


以上是平安打造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和医疗健康生态圈,他们还有汽车之家的汽车服务生态圈和平安好房的房产金融生态圈,几乎把“生老病死”全方位涵盖,这个布局能力是其他三家保险上市公司都做不到的地方。


平安的战略目标早就不是国内最牛的保险公司,而是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这个是愿景,也是目标,对于我这类小股东而言,如果真的在几年内看到了实现,那落地到公司业绩层面,会非常的漂亮。


回到给中国平安估值的问题上,就不是单纯看保险业务的好坏,陆金所15年上架,现在的利润已经超过了百亿,未来以独角兽的身份上市融资,它的估值也会直接影响中国平安的估值,除了陆金所,平安手里还有其他好几张已经做到行业内第一个好牌,一旦也陆陆续续上市,平安值多少钱,就很有想象空间了。


再说利润释放这事情。中国平安集团的利润来自上面我提及的各个领域,目前最大的领域是人寿保险业务。


保险是个标准的现金奶牛,一份保单成立,它的保费是每年交的,会持续20年甚至30年,利润是长期逐年释放的过程,是公司非常厚的安全垫。再加上每年都会有更多的新增保单,一层叠加一层,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润。


这个部分外,业绩利润来源还包括投资回报偏差(公司的投资策略和短期资产市场的波动),经营偏差(包含运营费用支出、退保、理赔等方面),以及会计估计变更。


除了人寿保险产生巨大的利润之外,平安借助金融科技互联网打造的另一个“平安”的领域也很有想象力,过去财报显示这部分的利润占总利润也就是百分之1-2而言,1-2%就意味着未来提速空间很大。


概括下,平安最最核心的业务就是两块:利润丰厚的寿险业务,有巨大增长空间的互联网金融科技业务,涵盖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各种所需。


12年平安利润是260亿,16年平安的利润是624亿,17年的年报快要出了,估计在900亿左右波动,整个集团还在以20-25%的速度发展,18年如果在1000-1200亿利润左右,可以支撑股价在80-100元(合理区间)。


当然,风险也是存在:


第一,美股会怎么走,谁也不知道,如果美股真崩盘,肯定会波及到港股和A股,2月已经预演过,这让我很担忧;第二,中国经济发生金融风险或者债务危机,从目前看国家“金融去杠杆”的力度是很大的,短期金融业肯定要承压的;第三公司层面出现巨大的负面消息导致基本面崩坏,或者政策原因导致核心保险业务出现断崖式下跌,业绩增长动力消失,利润下滑。


投资保险这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行为,不是随着市场波动而高抛低吸,反正我没有这水平,我只能通过长期跟踪来对保险股票的内生价值进行估值,在合理的估值区间紧紧拿着,在进入低估区间的时候,有闲钱就买入。


我只赚公司业绩不断做大的这部分钱。


平安现在的价格是70元,贵还是便宜,主要取决于个人对于这家公司整体的估值,我们心中觉得这家公司值多少钱,才能算出公司的股价是低估还是合理还是高估。


我自己是认为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也不算贵,属于合理阶段,股价的安全边际有点小,如果买入,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涨甚至被套。如果股票不涨,这就要看投资人的心态,有些人是冲着短期赚市场波动钱去的,那么就不要玩投资蓝筹这事情,有些人是冲着公司发展去的,相信公司未来蛋糕会做大,股价会随着业绩上涨,那么可以去投资平安这类蓝筹。


我个人持有中国平安的股票,风险自担,但不建议任何人跟风买入,股市中短期是无法预测涨跌,请大家独立判断,对自己的钱负责。此外,文章只简单评价中国平安公司,对他家的保险产品不做评价,大家也不要因为我写了这家公司,就自动联想到产品,我个人没有买入过任何一款平安的人寿保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