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古印度

 秋风_1233 2018-03-17


     印度是婆罗门教、佛教等各种宗教的诞(dàn)生地。古老的印度河文明可以追溯(sù)到四千多年以前。这里是约两千年前的古印度寺庙,是挖通石头山建造的。
     古印度耆那教眼中“人界”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由其第24代祖师尊者大雄筏默摩那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耆那教有着独立的信仰和哲学,认为世界不由神创造,而是由极微(对物质进行分割后得到的作为极限的微粒子)构成。耆那教向所有生物倡导非暴力,它的哲学和实践主要依靠精神进阶的努力从而让灵魂进入神圣觉悟的宇宙。
     耆那教的地理观和宇宙观自成一派,在它的教义中,宇宙被分为三个王国:上层是天堂的治所和天神居住的地方,中间是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领域,下层则属于地狱的混乱世界。
     这幅19世纪的耆那教宇宙哲学观地图《人界》(人类的世界),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是印度耆那教人数最多的邦之一。这张图展示了五半岛(Adhal—dvipa),即人类居住的两个半大陆。大陆用环状海洋环绕的同心圆表示,环状海洋中充满游泳者和鱼类,而大陆上分布着复杂的河流、湖泊网络以及山脉。南赡部洲(Jambudvipa)大陆,也就是传说中的玫瑰苹果书寸之岛显示在图的中央,由蓝色的环表示的成之洋(Lavana Samudra)所环绕。第二圈是Dhatakikand大陆,由黑水之洋(Kalodadhi)所环绕。最外圈代表的是第三个大陆的一半——莲花岛(Pushkaradvipa)。最外的这一圈由多彩的山脉群峰所环绕,这些高山将人类的居处“人界”和天神的居所分隔开来,而地图四角的亭子则代表着护卫人类世界的天神们。
     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作为世界通用数码而声名远扬,但它并非由阿拉伯人所创造,而是古印度人的发明。科学家是通过考察建筑遗址和考古挖掘,发现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数字和使用十进制记数法的线索和事实的。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1881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巴哈沙利附近出土的桦树皮算术书里面,发现了0的前身记号“·”。这个小圆点叫做“苏涅亚”,意思为“空”。在两个数字中间加入这样的符号,经考证就是中间含0的三位数,如4·5就是表示405。一旦有了零的记号,十进制记数法就相当完善了。
     现在,史学界和数学界公认:大约在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把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曼苏尔令人将其翻译成阿拉伯文。此时,中国的造纸术刚好传入阿拉伯,从此,印度发明的数字0~9及记数计算方法,就非常方便地传播到阿拉伯各地。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13世纪,这套数字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使得欧洲人一举摆脱了罗马数字的冗长繁杂。后来,西方人就把这种具有明显优越性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并沿用至今。
     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后,几经辗转传抄,书写样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经过1 000多年的不断变化,到了1480年,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才与现在的写法大致相同。1522年,当阿拉伯数字在英国人同斯托的书中出现时,已经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并由此固定下来。
     澳大利亚大陆不仅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块大陆,而且还孤悬在南半球的大洋中,与其他大陆相隔遥远。长期以来,考古学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自从距今4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古人类到达澳大利亚大陆后,直到19世纪欧洲探险家再次登临此地,几万年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大陆一直没有外来人群迁徙而来。
     古印度人曾征服澳洲?
     4000多年前,古印度人来到澳洲
     最近,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土著居民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去对澳洲的那种看法是错误的。
     科学家检测了344个人的基因,这些人中有澳大利亚北部土著、新几内亚土著、东南亚人、印度人以及少量的中国人。结果在东南亚一些人和澳大利亚北部土著的基因中,发现了印度人的基因,说明他们彼此是“亲戚”。而且从基因上分析,印度人和澳洲土著之间的基因融合,发生在大约140代人之前,按照30年一代计算,就是距今4200年前。据估计,距今4000多年前,有大量的古印度人从印度河流域出发,向东南亚甚至澳洲迁徙,并与当地土著有了人种融合。
     考古学家已经知道,距今4300年前,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人类早期文明——哈拉帕文明。在距今3800年前,辉煌的哈拉帕文明突然消失了。从时间上看,就在哈拉帕文明兴起之初,古印度人就开始了四处扩张的步伐,他们中的一支很可能远涉重洋,到达了澳洲,甚至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先进文明,征服了那里的土著部落,成为澳洲的新主人。
     口说无凭,考古为证。4000多年前这个时期,正好是澳大利亚考古记录中澳洲土著发生许多变化的时期,包括植物加工和石器技术出现革新,细石器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大陆,澳洲野狗也第一次出现在荒原,这种狗与印度狗很相似,说明有人把狗这种动物从印度带到了澳洲。这些变化与基因的变化同时发生,基本可以肯定,有人群从印度迁徙到了澳大利亚。
古印度人打破澳洲的孤立
     此外,这次的基因研究还纠正了过去的另一个考古学观点。
     古人类从非洲走出后,沿着南方迁徙路线一路向东,在距今4万多年前到达了澳洲,使得澳洲土著居民被称为非洲以外现代人种中最古老的一支。过去考古学家认为,澳洲的人种和附近新几内亚人种曾经长期是同一人种,直到距今8000年前,全球变暖,海平面开始上升,海水把澳洲和新几内亚岛隔开很远,两地的人种才分离了。
     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距今3.6万年前,两地的人种就变得不同了,说明他们的祖先从非洲迁徙而来后,分别扎根在澳洲和新几内亚岛,基本上不再有基因融合。也许是当时的人群数量太少,两伙人群分离后相隔遥远,再无来往了。所以,说澳洲长期孤立,也还有一定的道理。
     而4000多年前携哈拉帕文明威风而来的古印度人,他们人口比较多,因此散布于东南亚到澳洲的大陆和岛屿上,把一些当时算先进的技术也带到了这些地方。可惜的是,他们并没能在澳洲把哈拉帕文明发扬光大,反而在后来的几千年中愈发沉寂,其中原因不明,这也是留给考古学家探讨的一个谜团。
     古印度文明时期的状况
     早在四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就进入了以农业为主、牧业与手工业为辅的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阶段。然而如此发达的文明,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民众放弃了豪华的城市,不明去向,仅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现今对印度河文明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对位于印度河下游的莫亨焦达罗遗址和上游的哈拉帕遗址两个中心遗址以及周边小城镇遗址的考古发掘。透过这无数残破的砖块,我们仍可聆听到其向我们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自1826年英国士兵查尔斯·梅森(原名詹姆斯·路易斯)在逃亡路上对哈拉帕(Morppa)遗址的匆匆一瞥,一幅印度河流域灿烂的古代城市文明画卷,在沉睡了四千多年后,才徐徐展开在世人面前。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产生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并拥有高超的建筑技艺。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各种质地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小不等,主要由石、陶、铜、象牙等制成,雕画的内容有文字、树木、牛、象、独角兽等。表明印度河文明时期已经存在一些简单的商品交换和原始的宗教思想。这一切都无声地传递给了我们一些印度河文明时期人民生活的场景或片段。
     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从生态学角度上说,印度河流域属于西亚生态系统的边缘,适于小麦、大麦等干旱作物和牛、羊、骆驼等动物的生长。所以小麦和大麦是主要的农作物,人们以面食为主,遗址中的谷仓证明了这一点。但他们的耕作方式比较独特——没有沟渠灌溉,也没有重犁。出土大量的印章上的驼背(有肉瘤)、短角的公牛图案表明,牛应该是主要的家畜。所以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除了面食,居民们还可以拿出牛肉、羊肉、鱼肉来招待亲朋好友。
     2.日常生活
     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居民享受着高水平的洗浴、卫生设施。城市是用火烧砖建造起来的,房屋大多两层或以上,而且多数占地面积较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水井、下水道和浴室。主要的街道都很宽,良好的排水系统把雨水排走,还有一些污水坑用来排放污物。而且城中出现了地势较高的城堡区(卫城)和较低的居住区的差别,标志着统治者和国家机器已经诞生。一些学者根据城堡内的大浴池,猜测“印度河的统治阶级以宗教作为统治的手段,用沐浴这样的宗教礼仪来加强他们的地位。这个文明可能是由祭司们以和平的宗教方式进行统治的”。
     3.对外贸易
     遗址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天青石打造的装饰品,而天青石矿石在印度河流域比较匮乏。天青石从何而来?答案可以在阿富汗山区的一些属于哈拉帕文明的居民点中找到。绍图盖遗址中出土的制作工具及天青石矿石,表明哈拉帕遗址的天青石可能来自于阿富汗地区,而且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两地就有了广泛的交流。更令人惊讶的发现在阿拉伯海对面的阿曼,出土了大量的来自印度河文明的红玉髓珠子、青铜武器和哈拉帕陶器。紧接着丹麦考古队在波斯湾巴林岛发现类似莫亨焦达罗的砝码以及印章[4]学者们据此推测:印度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三千纪到两千纪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贸易。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波斯湾的巴林岛为中转站完成的。
     4.宗教
如前所述,印度河文明时期,原始崇拜以及一些简单的仪式可能已经存在。印章中的独角兽、公牛、树木等图案,也许就是印度河文明人民崇拜的偶像。另一些图案则告诉我们,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很流行对“母神”的崇拜。在民居中还发现许多丰乳肥臀、着精致头饰、束华美腰带的母亲女神的小雕像。而在莫亨焦达罗遗址中除了类似的母亲女神外,还有一个男性神印章,他被描绘成进行瑜伽的坐式,周围有一些动物。他有三面看得见的脸,高耸的头饰两边有着两只角。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尊身披三叶草图案披肩的男子像,披肩包住左肩,露出右肩,极似印度佛教“偏袒右肩”的着装法。这都提醒我们,后来的吠陀文明、婆罗门教——印度教文化,并非雅利安人独创,而是与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然而,印度河文明持续了近一千年之后(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像玛雅文明一样,突然消失了。但遗址中并未发现有大规模的战争或屠杀,也没有洪水、地震、火山等足以毁灭如此大规模城市的灾难的痕迹。所以,学界关于印度河文明消失的原因的观点分歧很大,而谁也没有绝对压倒其它观点的证据。笔者将这些分歧分为两类:“雅利安入侵论”、“城市乡村化论”。前者产生较早,认为雅利安人的迅速入侵,导致了印度河流域的人民迁徙往南方,并成为后来泰米尔人的祖先。笔者倾向于“城市乡村化论”,此观点认为印度河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河人民已经发展到印度河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限度,随着人口的增加,采用无灌溉、无深耕的耕作方式已无法供养如此多的民众,所以城市中的人民纷纷开始从东北部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方向发展,从东南部向古吉拉特地区进展。在移民过程中,城市居民丢掉了不再有用的城市文化,转向村落和游牧文化。
     综上所述,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古印度就已拥有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居民以小麦、大麦为主要农作物,瘤牛为主要牲畜,手工业相当兴盛,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初见规模,原始宗教的雏形以及简朴的崇拜仪式,也逐渐出现。总之,印度河文明时期的人民从事简单而产量颇丰的农业生产,享受着较高水平的城市生活。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这幅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画卷,仿佛突然中止,留给后人万千猜想。但历史的长河没有因城市的消失而停止涌进,雅利安人紧接着就为古印度文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吠陀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