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故里-羊头山石窟造像

 南山禅 2021-07-07

“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泽潞二郡交界,高平、长子、长治三邑之间……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这段文字,出自明朱载堉的《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泫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有羊头山。”《魏书·地形志》中的这句话,是高平羊头山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与之相对应,羊头山顶有一座著名的造像塔,凿于北魏时期,塔座被雕成头尾清晰的伏羊状,羊背上驮着一块平面呈方形、四面皆有佛龛的造像石,其上覆盖着一块四注水式的石质屋顶。

因有造像塔而名羊头山,还是因整座山的形状类似羊头而得名……尽管众说纷纭,但羊头山的名气叫响于北魏时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如今,散布在山坡上的石窟、佛塔及清化寺遗迹,即证明了当年香火的旺盛。这些建造于北魏至隋唐年间的佛教遗物,奠定了羊头山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羊头山上石窟由许多分布在半山腰至山顶之间的小型的沙石岩体雕刻而成,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北齐﹑隋、唐屡有造建,历经百余年。今殿宇残坏,其址仍可辨,石窟造像尚存。山上大小石窟据记载原有40余处,现主要发掘清理洞窟9处,此外还有摩崖龛像、石塔、造像塔等。



此窟为唐代洞窟。窟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身组合,佛像面相丰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施降魔印,右手施说法印。佛的莲座下还有两个供养人屈膝而跪,仰首恭敬。两旁的菩萨一个头戴花冠,身体直立;一个头束高髻,身体扭动成“S”形。两侧天王身着甲胄,脚踏鬼魅,威武十足。





此窟是凿于隋唐时期的石窟,此窟没有主窟,表面共计大小佛龛20多处。菩萨和佛体态比较丰腴,菩萨还出现提胯扭臂的现象,佛的莲座下有比较丰富的卷草纹。







此窟门外两侧雕的是菩萨造像,面部表情风化比较严重,但仍能看出菩萨的发型是高髻,衣饰飘带流畅自然。这个石窟是一石开两窟,两个窟门也有所不同。一个窟门是两只展翅的凤凰,周边雕有花草;一个窟门是两条小龙。整个窟石表面共有大小龛30余处,整体上为北魏时期风格。




此窟规模较小,最具有特色的是门外的力士造像,威武异常,给肃穆庄严的佛教圣地增添了几分生机。石窟东侧的菩萨雕像面部表情仍十分清晰,慈爱和善,耳环、手镯也很明显。


摩崖石龛


路边一处交脚菩萨半身像



此窟是羊头山石窟群中最大的窟,特点是一石开三窟,大门外两侧雕有二力士,仰首相向,形态生动,脚踏瑞兽。石门上有为它遮风挡雨的石头。窟内原有多次题记,现大多数已难以辨认,只有正壁右下方的题记仍清晰可见。年号是大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东侧一窟进深浅,上雕释伽多宝的二佛,“秀骨清像”,臂大过膝,四肢细长,为典型的北魏风格。


窟的左前方有一块高大厚重的石碑。石碑高4米、宽1米,碑身满雕佛像,据说共有小佛像2240余尊,被称为“千佛碑”。碑底雕有龛5个,南面一龛较大,雕一佛二菩萨。左右菩萨袒露上身立于莲座上。此碑从造型风格上看,是典型的北魏风格。

此为大壁龛,南面一龛较大,龛楣外,正中为一坐佛,两侧是列弟子跪像,佛的衣服也与其他处不同,襟也装饰为回字纹,颈上结带形同十字,光头呈花状,独具特色。

石塔



夜拍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