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黛玉不能宜室宜家

 风干了忧伤hmsh 2018-03-18

主播 | 读书君 · 编辑 | 木头

《红楼梦》是一部能从七岁读到七十岁的书,每次读时都会因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感触。

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任何人物都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也没有简单的把某种美德单独赋予哪一个角色,而是通过各种事件、场景和对话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自己去感觉、体会。

在宝玉该选择宝钗做妻子还是选择黛玉做妻子这个问题上,坊间争论从无间断,且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一种压倒式的观点认为黛玉只适合当恋人,而宝钗才适合当妻子。

其主要的依据是:宝钗圆滑且精通人情世故,既能赢得长辈的欢心,又能和下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当家奶奶的不二人选。

然而笔者认为:大到一个国、小到一个家,仅凭“老好人”做派就能治理的好吗?未必!况且,说到理家的才能,黛玉并不在宝钗之下。

1

单说那一节,黛玉写罢哀哀怨怨、诗意婉转的《秋窗风雨夕》一诗,宝玉夜雨来访。

送走宝玉后,蘅芜苑的一个婆子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黛玉命她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

好一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下人的那些小九九怎能逃得过她的法眼。都只道宝钗精通人情世故,怎比得黛玉玲珑通透。

那婆子也不隐瞒,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

吃酒赌博在园子里是不被允许的。都说黛玉刻薄、心眼小不容人,且看接下来黛玉是怎么做的。

黛玉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一个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别小看那个“又”字,这说明黛玉经常打赏下人。我可以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但是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我既看穿你背后的小秘密,又不去揭发你,反而赏你些小钱让你自去乐呵。这样的恩威并施,哪个下人敢不把她放在眼里?

2

很多人认为,病怏怏的林黛玉整天除了多愁善感、自哀自怨、会写几首悲情诗之外,啥也不会,那可真是误读了这个角色。

贾迎春生性懦弱,任下人随意摆布而无可奈何。探春为迎春抱不平,迎春却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黛玉却是个有见识的,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黛玉这句话看似简短却非同凡响,透露出两层意思。

一是黛玉婉转地表达了对迎春的“恨铁不成钢”,认为她对待下人的方式是不妥的。

二是假使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自会有一番道理,不会不懂得如何“裁治他们”。

《红楼梦》里多次讲到,很多下人仗着主子的身份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的。黛玉虽然深得贾府里最高权威的贾母宠爱,但她的下人既没有在外惹是生非的,也没有因为她体弱多病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可见黛玉对下人约束有方。连后来跟她的丫头紫鹃都对她死心塌地,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

3

黛玉不仅仅懂得“裁治下人”,对自己也是相当的自律。

《红楼梦》原著中,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众人夜聚饮博,黛玉说身上不好,不肯来,袭人、晴雯亲自去请,再三央求说:“好歹给我们一点体面,略坐坐再来。”

黛玉来了,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可见黛玉对自身言行也是相当注意的,轻易不会授人以柄。

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王熙凤理家是有些手段,但是太过贪婪、视财如命,因此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惹得下人们都恨她,这是她的软肋。

宝钗有才能、少担当,凡事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少碰硬的精神。前文讲到她手下的婆子给黛玉送完燕窝后忙着去赌钱,昔日里宝钗是怎样调教下人的就不得而知了。

黛玉的精明能干,是得到贾府大管家王熙凤认可的。王熙凤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是有识人之能。她提拔聪明伶俐的宝玉的丫头小红,重用平衡高手贴身丫头平儿,欣赏温婉大气的邢岫烟,敬重泼辣能干的探春。

同样,对于黛玉,她也是赏识有加的。《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凤姐要替自己找个临时助理,就提到宝钗和黛玉。

说道:“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可见在精明的凤姐眼里,林黛玉与薛宝钗都是有理家才能的,但薛宝钗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靠不住,而林黛玉只是身体不好而已。

4

其实黛玉并非对贾府的事漠不关心。有一次她对宝玉说:“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这样的精明,这样有远见,大观园里哪个女人比得上?

黛玉体弱,但性格并不懦弱。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在下人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刘姥姥初到贾府对她低三下四,在其他年轻主子面前也是有些分量的人物,唯独黛玉敢直接说到她脸上去。

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一个给她,她没有接,只看了一看,不动声色地问道:是单给她一个人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噎得周瑞家的一声儿不言语。

我们从黛玉教香菱作诗和对待身边人的态度可以看出,黛玉也是有一定亲和力的主子。对周瑞家的这样的大奴才反倒没有半点客气,倒是值得深思了。周瑞家的是个刁钻势利婆子,黛玉此举该是想给她提个醒,别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可见黛玉能识人,且直觉敏锐、心思细密。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黛玉记挂白天被贾政叫走的宝玉,晚上特意去怡红院探望,明明宝钗在里面,她却被吃了闭门羹,于是哭着回去。后来和宝玉重归于好后,弄清了事情原因,说:“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生恶气的也是有的。”

宝玉说要回去教训教训,她说:该教训,得罪我事小,万一将来得罪了宝姑娘、贝姑娘,事就大了。宝玉素日里对待下人宽纵,黛玉也是看在眼里的。

通过这件事,提醒宝玉适当约束下人,也是当家女人的做派。

宝钗也好,王熙凤也罢,她们都擅长讨长辈欢心,《红楼梦》一书中有很多场合都有提到。讨好长辈的目的无非是巩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在其他同辈或下人面前有人撑腰。

但是,你见黛玉讨好过谁?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傲、大气与自信!

林黛玉饱读诗书,聪明绝顶,目光长远。她看似事事不走心,却于轻描淡写之处显才能。她稍稍用点心思就能把问题理清看透,也不缺少“裁治”人的手段。

宝钗的端庄贤德、王熙凤的本领高强,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黛玉的好需要你用一双慧眼仔细地看、细细的品。

宝钗圆滑世故,不愿担当;王熙凤私欲太强,手段狠辣。对于风雨飘摇的贾府来说,她们都不是能力挽狂澜的人物。倘若不是黛玉多病,倘若贾府知人善任,让黛玉做贾府的当家奶奶,说不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呢!

文章来源于有听读书投稿;作者:赵赵;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常与同好争高下

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