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多上亿投资的科幻大片,被这部5万美刀预算的电影给秒了

 范雍祈求上天 2018-03-18


先说两句题外话。


前天我写了《水形物语》的观感,好多同学在后台留言说我“不客观”,老粉们都知道,我向来不介意多种观点,赞同的,反对的,只要持之有据,我尽量都在后台选出来上墙(只要上墙名额足够),但你要是说我“不客观”,那我可要说道说道了,因为我TMD从来也没说自己是“客观”的啊,我朋友圈的签名是:“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主观的”。


门户网站上的文章都很客观,哪部电影又上了,哪个演员又复出了,但这只能算是“消息”,算不得影评。影评这种东西,就从来没有客观一说,只要你想表达自己的看法,那就必然是主观的,包括那些Diss我不客观的评论,也都是主观的。


同样一团火,有人看到死亡有人看到希望;同样一片海,有人看到诗意有人看到商机,哪个是主观哪个是客观呢?我喜欢库布里克,你如果说不喜欢,我也绝不会说你“不客观”,只是我们喜好不同,这才是常态。


我写的东西只是表达我个人的观点,人谁还没点偏好,我就是很不忿《三块广告牌》被《水形物语》干掉,那我还不能说了?不说就是对不起自媒体里的那个“自”字。


喜欢《水形物语》的同学们,我不喜欢不代表它不好,我算哪根葱呢?你们一定要坚信自己的感觉,互相倾听比互相Diss更有意义,不是么?有一位设计师同学特别好,即使我说自己不怎么喜欢《水形物语》,她还是把自己画的插画发给我。前几天写影评忘记贴了,现在放这儿,还是个动图GIF,画的不错。

作者叫“一苇”,上次情书的那张也是她画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她豆瓣上的作品:https://www.douban.com/people/jianjiajvshi/


啰里八嗦了一堆,进入正题。


本期聊这部电影,2013年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编自导的《彗星来的那一夜》



对于我这样的文科生,这部电影简直是灾难,因为它整体都是构建在一个物理现象之上,电影的名字叫“Coherence”,这个六级词汇直译过来是“相关”,放到量子力学里面就是个术语,叫“量子相干性”,你如果搞不清楚它,就无法理解这部电影。


我其实一直挺喜欢看科普书,什么《万物简史》《上帝掷骰子么?》《穿越平行宇宙》,虽然里面经常提到量子理论,但我也就能了解个皮毛。物理是很依赖于数学的,所有的结论必须数学自洽,但量子力学里就有很多数学上不能自洽的东西,好像量子的运动都是“随机的”,这就很让物理学家抓狂。科学大牛波尔说过一句名言:“谁要是对量子力学不感到惊奇,那他就是屁也没搞懂”。


当然,这部电影也并不是要阐述量子力学,而是把“量子相干性”植入到一个故事框架中,作为观众,你只需要知道一个结论就行:存在着N个可能的平行世界,任何一个微小的抉择,都会分化出平行世界,它们之间原本没有联系,但也许一个偶然的事件,会让这些世界发生关系,也就是所谓的“量子相干性”。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多世界理论”,也只是个理论,没有观测证据能证明多世界的存在。


导演布柯特狡猾的地方在于,他让观众以为这是一部悬疑推理片。比如说看柯南,你的潜意识处在“拼图模式”中,证据与线索都能对得上,但《彗星来的那一夜》不是,你想让这个故事逻辑上自洽是不可能的,导演没告诉你迈克有几个,休斯有几个,屋子有几间,一旦你先入为主的认为它是部推理片,就掉进了导演的圈套。



当你跳出这个思维定势,这部电影才会清晰起来,它的主旨是“人的抉择”,当你看到如此多生活的可能,你会愿意当哪一个自己?结尾那个电话的意思我是这么理解的:“即使你选择了看起来最好的生活,但它依然可能会是个地狱”。选择看起来有无限种,其实只有一种,人生没有快捷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比很多画面酷炫的大制作更像科幻片,科幻片最有趣味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让你看到无限的可能性,《彗星来的那一夜》一共只花了5万美刀,却比很多上亿投入的作品更接近科幻片的精髓。


我这次的解读还是尽量简明清晰,以让你看懂为第一原则。这片子有大量的细节值得品味,即使你看了我的解读,也强烈建议去看看原片,就像做了一道难度颇高的数独游戏,非常有趣,据说最高纪录有人看了12遍....


上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