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闻道夕死可矣,万世师表只此一人而已

 乐水HW168 2018-03-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那是寻常的一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清晨早早起床,他背着手,拖着手杖来到门边。这本是一个简单而又自然的动作,却被后人无限解读。门外的风景依旧,天还是那个天,鲁国也还是那个鲁国,而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少年。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已是垂暮之年、妻亡子故,最喜爱的几个弟子也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有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谁会想要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长寿呢?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

老人抓紧最后的一切时间删《诗》、序《书》、著《春秋》、定《礼》《乐》、传《易》。经他整理编订的文化典籍后世奉为“经”。后来他的追随者孟子将这项伟大的举动与大禹治水、周公驱除夷狄并称华夏历史上的三大伟业。

此时,他立于门边向外张望,在等着他那个名叫“子贡”的弟子,见到姗姗来迟的子贡,老人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似的嗔怪:“赐啊,这么久你都去哪里了?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啊?”

接二连三的独子孔鲤卒、颜回卒、子路卒,子贡大概是老人最后可以说说心里话的弟子了,老人柱杖依门,大唱悲歌:“泰山崩塌了,我们何以仰高?梁木折断,哲人凋零,我们又将追随于谁?”子贡心底的痛滚滚如潮水。

老人又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命终的联想频频闪现在脑海中,他隐隐地嗅到了死神的味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像是在询问,也或许是喃喃自语:“我已经衰老得这么厉害了吗,很久都不再梦到周公了。”

周公是他最尊崇的古圣人。那以后他便做好了告别的心理准备,只是比预料的来得更快。那首《曳杖歌》成了老人用尽平生最后力气为自己唱的挽歌。

公元前479年,仲月时节,这位老人病重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他一生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七十二。他的一生执着于理想,彼时他只不过是个夫子,是学生们春风化雨的精神领袖。

他后来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享受供奉祭祀,他便是“孔子”。

一百多年后,孟子说道:“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回望他的一生,既波澜壮阔又悲凉孤独,他并非天生就是圣人,回到彼时生活他不过是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是宋国没落的贵族后裔,他的祖上可追溯至殷商王室。西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旦封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

某年,宋国宫廷内乱,大司马孔父嘉被杀,其子木金父逃亡到鲁国的平乡邹邑,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从此孔氏在曲阜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到后世子孙叔梁纥,任鲁国武将,一心求子,但正妻连生九女,只有一妾生子叫孟皮,却是个跛子。年近七十的叔梁纥大概也很绝望了。但他还是不甘心家族就此寥落下去。于是,向颜氏求婚,十八岁少女颜征在“从父命”嫁给了古稀之年的叔梁纥。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颜征在生下了一个头顶有点凹陷的健康男婴,或许因为这个缘故,也或是因为叔梁纥为求子,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得了这男婴,于是取名丘,字仲尼,按古代“伯仲叔季”的排行顺序,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

于是,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由此可见,孔子很是高大威武。

只过了三年,叔梁纥病逝,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赶出家门,于是带着三岁的孔子与庶兄孟皮另谋住处,过着清贫的生活。

进入春秋时代后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各地诸侯的震慑力。在各诸侯国内,也是乱象迭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民生之困苦可想而知。

在艰难困苦中,这个孔家最后的贵族后裔,关注于国家大事、社会民生,常常思索人生的意义。他访遍名师、虚心求教。此时他二十多岁,但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要走仕途。

公元前532年,孔子做了个管理仓库的小官,算是走上仕途的第一步吧。英雄莫问出处,就如同老子曾在守藏室整理图书,庄子曾在漆园做过管理员一样,圣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是因为能凭借智慧超越俗世的羁绊。

同年,他的儿子诞生了,因为国君鲁昭公赐鲤鱼于他,于是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这便是独子孔鲤了。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春秋是中国人最初文化觉醒的时代,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哲学等方面的问题,原来只能是贵族才享有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孔子广收门徒,成为当时私人讲学的先驱,开创诸子百家之先。

孔子经常向弟子们流露出自己的心愿:“你们知道吗?在我仰慕的周公所建的城洛邑有个了不起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还有人叫他老聃,我却尊称他为老子,他博古通今,在那大周礼仪文物典籍荟萃的地方,而老子掌管着这些书籍与文物。我多想带你们去向他学习啊……”

现代看来,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不过是趟高铁,不到四个小时的旅程,但在古代这对于一个清贫的夫子来说,并没那么容易。但孔子想见老子的愿望那么强烈,其中一个名叫南宫敬叔的贵族弟子,也心向往之。

于是,他想到个好办法,他面见鲁昭公,请求他资助老师前往洛邑。鲁昭公觉得这是好事,欣然赞同。派了一辆驾驭两匹马的马车和一个随侍左右的仆人,让南宫敬叔陪同前往。

公元前518年的某一天,三十三岁的孔子与弟子南宫敬叔来到了天子之城洛邑,问“道”于五十多岁的老子。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灵魂相遇了,两位先贤所交流的思想如同两道江河的汇聚,留给后世永远不会枯竭的精神湖泊。

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仁爱”的话题。他们都向往仁爱,但是他们各自心中的“仁爱”又是不同的,他们彻夜长谈、争论不休。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他的“仁爱”更多是对于自然。认为天下事物有其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

面对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有不同的看法:“人总不能与鸟兽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我更想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共担不幸,都说天下无道,但正是因为天下无道,众生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责任啊。

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孔子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说到激烈处,他的脸上还洋溢着一种叫做青春的神采。

孔子更想让统治者们施仁政,爱护百姓。但当今的天下却是战争连连、民不聊生。这场争论一直到东方已经有些泛白。相对于老子及其后世的隐者,孔子更注重行动和实践。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变这个时代。

老子把自己的“道”倾尽所有传授给孔子。他们思想不停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那时的先贤们及其学派,有着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视野,不像后世“独尊儒术”的小气狭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回到彼时生活中,孔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要食人间烟火,也会有生老病死的困惑,也曾有“致学、而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等一系列人生阶段。更有理想和现实的权衡挣扎。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于是有了著名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

“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话道理很简单,就是说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但却感动得齐景公如醍醐灌顶,回去便跟宰相晏婴商量想送封地给孔子,不过被晏婴劝阻了。

孔子所说的“君臣父子”意指等级、秩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像周公在世时一样,国家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了。

他常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夏、商两朝上古之大成。郁郁是形容词,是指非常茂盛、光辉伟大的人文文化。那也是孔子毕生所追寻的文化精神。

话说此时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了。这是个比拳头大小的时代,弑君篡位、谋逆作乱,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弄得民不聊生。孔子很是看不惯这个时代,所以常常感叹:“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四十岁了,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惑。又过了十多年,五十一岁的孔子正式从政了,初为中都宰,一年后又做司空,后来做到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法律部长。

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

又过了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然而最终功败垂成。但是,从对齐国的政治外交到国内的军事作为,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有才干且胆识过人,所以被鲁定公赏识。

在孔子治理下的鲁国颇有起色,这引起了隔壁邻居齐国的忌惮,于是向鲁国赠送美女宝马,造成鲁定公沉醉于享乐,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掌权的季康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愤然出走,离开了鲁国。

《论语》中孔子曾对颜回说过“用我呢,我就积极努力的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

后来被当权者做为统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诞生之际并不像后来那样充满奴性,而是有着刚健清新的一面。而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大都品格高尚、思想自由,他们不崇拜强权,合则留、不合则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此时,是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了,孔子忧苦鲁国和天下的苍生百姓,走上了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真理的坎坷之路,这段乱世中的出走艰苦异常。孔子率领众弟子颠沛流离,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他向国君们宣扬“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

孔子的理想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少有所养。从《礼记》中可以看出:他理想中的国度,最高目标是大同,最低目标是小康。

老子早已隐去了,他骑着青牛在函谷关,留下旷古烁今的《道德经》,就遁世了,他回归了自然世界。但孔子还在列国周游布道,积极宣扬仁义礼治。在这期间,有人诋毁他,有人构陷他,君王们对他避而不见,隐士们觉得他太多事,甚至弟子门人中也有人认为他迂腐。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心里很明白,但却偏要一条道跑到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有一次,他们在阡陌田间迷了路,远处有农夫在田间耕地,孔子派子路上前去询问。农夫们打量着子路,反问道:“马车上的是谁啊?”子路恭敬的回答:“是我的老师,孔丘。”农夫又说到:“是鲁国的孔丘吗?既然是孔丘,那应该无所不知啊。”

另一个农夫又劝子路道:“看你身强力壮,是个好庄稼汉,与其跟着孔丘到处东奔西走,鼓唇弄舌,倒不如跟我们一块种地吧。”

没奈何,已经由绿林好汉改邪归正到孔子门下的子路,只能按捺住火气,垂头丧气的回去向孔子汇报。

但子路不知道,如果他此刻真的听了农夫的话,躬耕垄亩,甘心做个有文化的农夫,后来就不会因为卫国内乱,被施以醢刑,剁成肉酱;就不会有子路奋勇力战,正冠之后,慷慨就死;也不会有“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华夏民族的尊严与气节。

只不过,阡陌田间,多了一个普通的农夫,而少了一个悲壮的子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便是孔子教导弟子们道德操守的最高境界了……

春秋演绎了那个时代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春秋时代的侠客,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杀身成仁、义薄云天。

春秋时代是极崇尚气节的,那是个刀光剑影、血流漂杵的时代,也是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美好向往的时代。吾心向往之……

子见南子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住的最久,卫灵公对孔子还不错,给予孔子在鲁国时相同的待遇。公元前496年,孔子见了卫灵公的宠妃南子,这次会面在历史上颇有争议。

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很多人不知道的下一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在世人眼中是不近女色的,而唯一的一点绯闻不过是《论语》中的一句话: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普通的会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是南子名声不太好,有“美而淫”之名,但卫灵公极宠爱她。南子找人转达了想见孔子的意愿,但孔子并没有答应,后来有人劝告孔子,要在卫国有所作为,便要拜见掌握政权的卫灵公夫人南子。

于是某一天,有了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记载,孔子与南子相见时,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有盛大宴会才着装的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对孔子恭敬万分。

后来,最年长、脾气最大的子路不高兴了,大概在态度上给了孔子难堪。“夫子矢之”矢之是赌咒发誓,竟逼得孔子向天发誓:“你不要怀疑我啊!我假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

有些人是作上面这样的解释。但试想想,如果孔子只是这样表白自己,我们世代尊崇的这位圣人,岂不太平庸了?见南子就有不轨的行为吗?南子虽然为人所诟病,名誉不太好,但到底是国君夫人,礼节的见面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是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是罪大恶极的,上天也讨厌的,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

女为悦己者容,从南子着盛装国服便可以看出,南子是很敬重这位学识渊博的夫子的,但世人看到一个女子的美貌很容易,读懂她的内心很难。

我觉得最了解女人的是二千多年后的才子曹雪芹,他在《红楼梦》里借林黛玉点出了有才情,卓尔不群的女子的落寞“万两黄金容易得,半个知己也难求。”

孔子应该是南子的知音,因为他说:“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我没见过追求美德的人比追求美色的人那么多。好色是人的本性,而好德不易。在乱世中,反倒是一个小女子能敬重一个不为世所容的伟大灵魂。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公元前489年,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粒米不见,许多弟子病倒不起。

后来子贡赶往楚国,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即使是被困在荒山野岭中绝粮断食,性命垂危之际,孔子仍然用最后仅剩的精神讲诵教课,弦歌不衰。

无论在任何时期,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都是悲情的,常常会有为世所不容的孤独感。甚至连孔子自己也产生了疑惑,他对弟子们并不掩饰自己的迷惘和失落。

孔子先后问子路、子贡和颜回:“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竟落到如此田地?”

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子贡认为狭隘的现实接受不了这么伟大的思想,可以顺应时代变通一下。

忠厚的子路疑惑地说:“是不是我们“仁”和“智”做的还不够呢?所以当权者还不信任我们。”

颜回的回答是:“老师的仁智真理我们没有掌握,是我们的耻辱;而我们掌握了真理但没有被采纳重用,就是那些当权者的耻辱。”不同于对困窘局面有些怨怒的子路和采取迂回策略的子贡,颜回永远是积极乐观豁达的。

难怪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颜回深知夫子之意,孔子毫不掩饰对这个弟子的喜爱之情,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着实是超凡脱俗的精神贵族。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

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在往陈国途中路过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郑国城门边。有人告诉到处寻找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去东门找找吧,那有个人器宇不凡,好像尧舜禹汤圣人一般,但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犬。会不会是你们的夫子啊?”

弟子们找到了孔子,并将此话告诉他,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子曰“什么鸟盛鱼汤啊?我就是个丧家狗”。孔子本人远比后代所谓的儒家弟子要有趣些,他内心天真如孩童,身上闪耀着独有的光芒。

孔子身上举重若轻的风骨,不是简单的清高自负、敝帚自珍,而是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明亮心境和执着坚守。

兰,当为王者香

到了垂暮之年的孔子,已率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了十四年,却始终未遇伯乐之君。他的精神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但他终于倦极归来,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

自卫返鲁途中,孔子在山谷里看见兰花和杂草生在一起,就好像乱世中的君子,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干,却生不逢时,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停下奔走的脚步,弹奏了一曲《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必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孔子一生见过不少诸侯,像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鲁昭公、鲁定公……天下人事纷纷扬扬,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孔子一心想着“克己复礼”东游西逛,觉得这不合“礼”,那也不合“乐”,所以帝王都对他敬而远之。

“兰为王者香”是孔子多年的夙愿,也是那个时代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心中的隐痛。这就是个人和所处时代的一种对立,一种彼此不能接受和融合的悲剧。

孔子回到故国后,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是一心致力于教育,转换了一种方式去实行理想。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生命毕竟有限,通过教化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思想才能万古流芳的流传下去,影响后人。

司马迁说孔子“厄而作春秋”在他看来,人通常到了绝望的境地,反倒能静下心来做点实事儿。

这既是一个圣人远见卓识的高明选择,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长时间的挫折之后,最后唯一的精神出路。

而这位古稀老人在晚年时的理想越发淡泊,他曾自述其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盼望着有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

孔子将希望寄托于后来人,退而修《春秋》,将微言大义寄托于其中,从而给后世留下拨乱反正的种子。孟子称之为:“《春秋》天子之事,《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

在浩渺无边的历史里,那些留下千古传唱词句的人们似乎总是会经历一些孤苦困厄,之后到达一种新的思想境界。《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我借工作出差的契机,亦或是单纯的游走,到过东欧各国。公允的讲,普遍华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不高。因为一部分外国人蔑视中国人没有信仰,他们认为没有信仰就代表没有底线,也就没有了道德上的约束。

而近观现代的国民性,大多趋向麻木而苟且。我们的麻木是因为传统中国文化素养的断裂。

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并非印度;古埃及也并非埃及;至于古巴比伦,更是不复存在。但中国一直是中国,让她一次次从灭亡边缘及灰烬中重新复燃的就是她的传统文化、华夏风骨和气节。

孔子,是中国人的耶稣。当西方传教士得以进入中国传道布教时,听闻孔子的言论震惊了,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与耶稣并无二致。但所不同的是,耶稣比孔子晚了五百多年。

我们没有教堂,没有《圣经》,但孔子流传下来的思想根植于一代代国人的血液里,他对我们的影响,耳濡目染,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哲学家伏尔泰认为基督不过禁人行恶,孔子是劝人为善。他尤其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以为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教理,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伏尔泰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到:《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的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便也籍籍无名。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笔者祈愿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默默坚守着理想的平凡人。

参考文献资料:

《论语》孔门弟子、《史记 孔子世家》司马迁、《诗经》孔子、《孔子的智慧》林语堂、《道德经》老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