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同时也流传下来许多的俗语。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些俗语都是农民朋友口口相传的,让一代又一代人受益匪浅。这些俗语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比如耳熟能详的“春捂秋冻”,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不以为然,等到年纪大时就会后悔莫及。今天小编就说说农村俗语中有关睡觉的俗语。
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这两句俗语说明睡觉的重要性,以及睡前洗脚对身体的好处。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夏季由于气温很高,以前没有风扇人们就喜欢在阴凉的石板上睡觉;可人入睡后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寒气易侵入而生病,所以要避免身体直接睡在石头和木板上。春不漏脐说的就是春季要适当多穿些衣服,而冬季假如怕冷而蒙头睡,会引起睡眠时氧气吸入过少,影响健康。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睡觉假如开窗的话,新鲜空气能进来,睡眠会安稳。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 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早睡早起神清气爽,过度房事喜欢睡懒觉,就会生病就会缩短寿命。
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假如心理压力大,睡觉睡不踏实的话睡觉的效果就不大,只有睡踏实了才乐睡越漂亮。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头部是阳气汇集的地方,所以不怕冷;以洗脸为例,最好用凉水洗,可以让人头脑清晰。因为脚经常接触地面,离心脏最远;寒气很容易从脚入侵,所以睡觉时或平常尽量避免脚部直接吹风。
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清楚,一般巷子里面的风比较大很凉快:许多人夏季直接在巷子里睡觉。醒来后就会发现浑身酸疼,主要是因为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产生温差较大的寒风,入睡后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寒气容易侵入,就容易使人感冒生病。古代的屏风就是用来挡风的。
枕头不选对, 越睡人越累:睡觉不点灯,早起头不晕:合适高度的枕头对睡眠有利,假如晚上睡觉的时候屋里有光亮,会让人睡得不踏实浑身无力。
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这是床的摆放方向,虽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得出来的结论,可这有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与地球的磁场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