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心得分享之十六 《文钞》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 印光大师这一段话,我们看了心里很痛苦,知道了我们与众生的实际真相。彼此有着亲属关系,那是至亲,互相有着生育关系,一生一世依偎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关怀。但是也互相有矛盾,有烦恼,造成一生一世彼此之间有善恶业,有报恩、有抱怨、有还债、有讨债的种种关系。 以致于彼此关系,愈来愈不顺畅,真是痛苦相连。就因失去了圣贤教育,失去了彼此正常的关系,变亲人成了冤家、仇家。这里提到的圣贤教育,也只有我们这个国土里面有,全世界都找不到,可能过去还有三个文明古国有圣贤教育,但是今天为止,他们都早已经覆灭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明还在书架子上的书中有,也几乎快到了灭绝的边缘了。再没有人去承传,再没有人去学习落实,再要遇到破坏捣乱,这个最后一个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彻底毁灭掉了,而且就会毁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说句老实话,中国传统文化一旦灭绝,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孝道失传,伦常道德因果教育,乃至佛陀教育,都会在我们这些人手里衰败,灭绝。又像大师说的,我们和众生虽然有亲属关系,因为没有圣贤教育,没有伦常道德因果教育,人们互杀互吃,彼此变亲人成了冤家债主,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把人道变成了畜生道,弱肉强食。 孝道没有了,师道也就没有了。为什么?常说的:“师徒如父子”,这是和父子同一类的关系,不会尽孝道了,也就不会尊师重道了。孝道和师道失传了,佛教早晚因此失传。我们看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佛教,只在当地流传了几百年,唯有在中国流传至今,两千多年了,那就是师道建立在孝道之上的缘故。孝道一旦失传,佛教也就失传了。传承就是在师弟子之间,关系一旦不正常了,佛法也就传不下去了。 传统文化是做的,不是读书就可以了。只读不做,那也不是文化的传播形式,传统文化是为了希圣希贤,成圣成贤的教育,是让人将来成为圣贤的文化。一个圣贤人是什么样子?他能做到伦常道德因果,他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会守住。都像保命一样,守住这些信仰,守住这些信念。古人说:“懂得伦常道德,耻于作恶;懂得因果报应,不敢作恶”。做到这些,那叫学过传统文化,那叫圣贤。这是中国做圣贤的标准。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临终,给门人看自己的手足,表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一生小心翼翼,到断气之前才松一口气,今后不用小心谨慎了。 为了父母,把身体发肤都看得那么重要,杀害别人(包括一切动物)就是杀害自己,更不该做了! 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是“慈心不杀”。 |
|
来自: Fo弟子2yui2a22 > 《感应篇心得分享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