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性探究】——尺泽

 1587hujili 2018-03-19


——中府之性主泄热,应肺热咳喘,主治府。

何为穴性?

穴性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由百年历史的程氏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程莘农院士总结多年临床经络辩证诊治经验,对穴性主治功能规律作用的独特认识和解读方法,程院士认为穴性如药性,不仅具有有药性的寒热温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定位认识,使得穴位发挥其靶向性的治疗作用,明性配伍方能做到正确到准确,再由准确到精确地处方,则能在临床诊疗中取得明显效果。

[定位] 
在肘前侧,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穴性探究]
1
定性解析——治“热”,应肺热咳喘
《黄帝内经明堂》杨上善注曰:“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 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注而行,至此入五藏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为从此向腕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留动而下,与水义同,故 名尺泽。”肘横纹至腕横纹,曾为1尺,后改为12寸,故以“尺”来命名。 《灵枢·本输》《黄帝内经太素》记载尺泽在“肘中之动脉也”,以后文 献义大同,既然“脉注此处,留动而下”,故取“泽”名。但肱动脉自肱 二头肌肌腱尺侧穿过肘窝,说明此穴原本定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 尺侧凹陷中,后随着手三阴经的循行演化,改为今之肱二头肌肌腱桡侧, 故其穴性主治当与曲泽互参理解。
    “泽”为水名,取义寒凉,似提示穴性。尺泽善治胸肺疾患, 《黄帝明堂经》中有“唾血,时寒时热,泻鱼际,补尺泽”;《千金要 方》中有“喉肿,胸胁支满,灸尺泽百壮”;《针经摘英集》中有“治热 劳上气满,腰背强痛,刺肺俞二穴,次针尺泽二穴”;《灵光赋》中有 “吐血定喘补尺泽”。唾血、喉肿、热劳、吐血等,均为肺热之证,按五腧穴之补母泻子法,肺金热证当泻其子穴,即合水穴尺泽,皆提示其穴性寒凉,应肺热之咳喘。 另《太平圣惠方·明堂》中有“小儿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中横纹约上动脉中,炷如小麦大”;《灸法秘传》中有“慢惊者,缓缓搐搦, 身体温和,面色淡黄,或睡露睛,兼之大便青色,宜灸腕骨、尺泽”。尺泽可治惊风,亦是取其泄热之穴性。
  尺泽所治咳喘,当以肺热为主要病机,或咳唾有血,或咽喉肿痛,或发热口干,或因胃肠蕴热所致,又或引起惊风,其寒凉之性使其主治离不开一个“热”字,实热为主,兼顾虚热,抓住肺、胃的“热” 字病机即可。
2
定位解析——治内府 
        尺泽为五腧穴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擅长治疗脏腑疾患。查 《黄帝内经明堂》中有尺泽“主心膨膨痛,肘痛,喉痹,咳逆上气,舌干胁痛,心烦满......脱肉唾浊,气隔善呕,鼓颔不得汗......”;《肘后备急 方》中有“葛氏治卒干呕不息方:灸两腕后两筋中一穴,名间使,各七壮。 灸心主尺泽,亦佳”;《千金翼方》中有“呕吐上气,灸尺泽,在肘中,不 三则七”;《医学纲目》中亦有“呕逆:中脘、尺泽”。尺泽既可以治疗咳喘、 胸满,又可以治疗呕吐泄泻,恰恰是因为手太阴经“起于中焦,下络大 肠......上膈属肺......”,而“合治内腑”,作为合穴,尺泽可以治疗手太阴经所联系的相关脏腑(胃、肠和肺)的病症。

        综合上述,尺泽穴之穴性主泄热,应肺热咳喘,擅治内府,其所治之症均符合实证、热证特点,在肺在胃。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分享,健康就在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