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行一一“二居”与可园

 一渔夫 2018-03-19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
1,进入可园,沿着环碧廊来到可湖东岸,穿过连接东西两岸的棚架长廊,便可来抵达园博物馆新馆。《居巢、居廉与可园》展览就设在新馆一层。

    “二居”,是指居巢、居廉两位十九世纪中期清代重要画家。这两位堂兄弟,绘画风格接近,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二居”,系岭南画派的鼻祖。大家可能都知道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的作者关山月,关山月的老师高剑父就是居廉的学生,可见“二居”就是他的师祖。

居巢,自幼喜爱诗文书画,所作花鸟注重写生。在他的壮年时期曾任广西按察使张敬修的幕僚,时年20余岁的居廉也随同前往。在张敬修孤军守城之时,居廉效死不离。回粤后“二居”一同对景写生,作品多写蔬果野花,轻描淡写,澹逸清华,开岭南画派之先河。

张敬修辞官退隐,归家构筑可园,历时十年。张敬修,广涉金石书画、琴棋诗赋,在东莞绘画史上,以画兰画梅驰誉一时。平时,张敬修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凭着多年的情谊,张敬修延请居巢和居廉,在可园长年作画,创造了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从而奠定了岭南画风。

广东四大名园中的其余几园,都是当官家族累代所建的私家园林。而可园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一个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也是岭南文化的策源地。在可园博物馆陈列的《居巢、居廉与可园》,描述了“二居”与张氏家族结缘,使“居派”绘画得以创立和发展。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2,展览上展示的居巢(18111865)、居廉1828—1904遗像。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3,展览中张敬修(坐者)与“二居”塑像。张敬修在外是武将,在可园却是个大文 人。他将岭南画派两位先师供养家中长达十年之久,可见他对书画的至爱。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4,张敬修与“二居”,经常在可园内,观赏花草鱼虫,交流共同的兴趣。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5,张敬修在广西孤军守城,居廉效死不离,事后张敬修对居廉颇为爱重。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6,展览陈列形式,既有大众的布局,又结合可园建筑的特色。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7,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领略岭南园林建筑的风貌。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8,展示张氏家族在文化艺术方面作品的展览橱窗。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9,展览中“充满自然生趣的岭南园林”一栏中,展示可园建筑特色和“二居”在此环境中的创作激情。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0在这近十年的时光中,居廉便为主人描画了各种花卉草虫裱成了 ‘宝迹藏真册’数十本,居巢传世精美扇面画也多是于可园为张家画的。图为“二居”在可园花园里交流绘画技艺。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1,邀山阁下双清室前的湛明桥,“二居”经常在桥上,观赏水中碧绿的莲叶,洁净的莲花和荇藻间穿梭的游鱼。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        12,居廉的《牡丹图》和《牡丹蜜蜂图》。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3,居巢的《连捷图》扇面画。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4,居巢的《野百合》扇面画。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5,张敬修本身也善画梅,画兰,和“二居”相处自然画技大长,图为张敬修的画作《兰石灵芝图》和《梅花图》等扇面画。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6,可园博物馆新馆大厅内的大型根雕《孔雀开屏》。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7,新馆内莲池中的“游鱼戏莲图”。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8,这一对老人带着孙儿看了展览后,在莲池喂食观鱼。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19,锦鲤嬉水

东莞行——“二居”与可园20,可湖畔,可园博物馆新馆一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