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其生机蓬勃,常言道:雨后春笋。它十分符合中医养生中提倡的“春生”的意义。春笋味道鲜美,但有些人一不小心吃得太多,不但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伤害自身健康!据媒体报道,杭州有位中年子女,吃了一次春笋后开始拉黑便,之后继续吃了几天,竟突然呕出一斤血来。 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难以消化,导致贲门撕裂出血。医生介绍,很多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都有吃笋的习惯。每年一到春季,做胃镜检查的病人比其他季节要多20%,这其中除了春季早晚气候温差变化大引起胃肠道不适的原因外,主要与食用春笋有关。 春笋好吃,但真的不能多吃哟。我们先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春笋的营养元素,之后再具体说说哪几类人不能多吃春笋。 春笋有“荤素百搭”的美誉,嫩的部分可以做馅吃,根部老的部分可以炖、煮,怎么烹饪都随心所欲。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镁等,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是其他蔬菜不可替代。 笋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在肠道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不仅能防治便秘,而且可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笋不含脂肪、淀粉少属于天然低脂、低热量的食品,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1、4岁以下儿童别吃春笋:4岁以下小孩肠胃功能相对较弱,他们消化吸收能力、咀嚼能力都较弱,很可能会直接吞下去。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吃一些,但也要控制摄入量。 2、尿结石患者别吃春笋:春笋含有较多草酸,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草酸钙,最好焯后食用。如果本身就患有尿结石,那就更不要吃啦。 3、肠胃疾病患者别吃春笋:春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患有胃肠疾病及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不良后果。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春笋吗?你怎么用什么烹饪办法来制作春笋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饮食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