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属春季的春笋,为何能征服中国人的胃?

 漫说健康 2023-04-04 发布于广东

要问春天的味道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中国人而言,没有春笋的春天,就等于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

作为早春之际的食材,春笋破土而出,在春雨中沐浴,代表着一种欢乐的心情,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一颗颗春笋剥去外壳,露出那细长白嫩的诱人身材,带着一点点清香,一丝丝鲜甜,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地告诉春日的到来。



春笋,有哪些健康益处?

第一,热量较低

春笋含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属于天然的低脂低热量食品,适合减肥。

还可以辅助治疗消化不良、水肿、糖尿病等症状,是一种典型的低脂、低糖、多纤维、富含植物蛋白的食材。

第二,预防便秘

春笋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存储量,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软,有利于排出,可以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此外,春笋膳食纤维还有一定的吸附功能,可以降低食物中糖分、脂肪、胆固醇的吸收率,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三,提高免疫力

春笋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



肾脏受损患者,为何不能吃太多竹笋?

由于春中含有大量草酸,这些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吸收,从而容易增加泌尿系统的结石。此外,草酸还会在胃中会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如果肾病患者本身有泌尿系统的结石,吃春笋容易出现病情加重。

同时,春笋中含钾量是比较高,食用后可导致体内血钾升高,导致心率失常、肌肉无力、心肌收缩力减弱等。

因此,肾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的竹笋,以免加重病情。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蛋白或者盐分高的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另外,肾脏受损的患者还应该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饮食调整,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咬一口春笋,满满的春光乍泄

春笋可谓是鲜味之极,随着春雷的惊响,突破泥土的春笋哗哗地生长。

人类的馋虫也随着这雷声一响,也弄的蠢蠢欲动,唯有吃上一口春笋,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春日。

无论是淮扬菜里的油焖春笋,还是老杭州人引以为豪的片儿川,又或者是徽州那盘咸肉炖春笋,还是川蜀一带的春笋腊肉......

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将春天的味道发挥极致。



春笋虽好,但也不能一次吃太多

传统医学认为春笋为“发物”,容易诱发陈年旧疾,所以吃春笋不宜一次吃太多,也不要每天吃,美味不可多吃,一定要控制量。

再加上春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这个粗纤维要比其他一些青菜的粗纤维要硬,相对难消化,吃太多会对胃肠造成刺激,产生胃痛胃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导致胃出血。

对于肠胃功能弱或是有肠胃疾病的人不宜吃春笋。

由于春笋不好消化,因此太小的孩子和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就不要吃了,一些有胃部疾病的人,尽量少吃或不吃春笋,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引起胃出血等情况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