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

 吾莫 2018-03-19

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男性生殖系统:
1.睾丸(主要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3.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子很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4.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二、女性生殖系统:
1.卵巢(主要性器官)——产生卵和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卵: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3.子宫——胚胎\胎儿(胚胎发育到第八周末初具人形,称为胎儿)发育的场所
4.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三、胚胎发育过程:

1.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最初的胚胎形成的部位:输卵管

2.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的部位:子宫 

3.胚胎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的结构:胎盘

注: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四、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体重明显
2.肌肉、心、肺、脑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

注:脑的质量在5岁时已与成年人一样,但脑的调节功能在青春期大大增强

    性器官在胚胎时期就已形成,但在青春期时性器官才开始生长发育


五、青春期的性发育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

1.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2.青春期年龄段:12——23岁

3.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男生从10——14岁,女生从10——12岁 
4.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是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首次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注:除了首次遗精、月经初潮,遗精和月经属于第一性征


六、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1)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卵子未受精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怀孕的女性月经停止。通常情况下女性45岁左右的停经。


七、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1.骨的煅烧实验(图一)过程及结论

(1)过程:有机物在酒精灯上燃烧有气味产生,剩余的是灰白色的的无机物,轻敲易碎。

(2)结论:骨中的无机物(如钙盐)使骨脆硬。

2.骨的脱钙实验(图二)结过程及结论 

(1)过程:无机物被稀盐酸泡掉有气泡产生,剩余的是有机物可以打结。

(2)结论:骨中的有机物(如蛋白质)使骨柔韧





                         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1.糖类、蛋白质、脂肪:此三种为大分子有机物,都能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储能物质。

2.维生素、无机盐、水此三种为小分子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注:维生素是小分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无机物,它们都不供能

3.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除维生素)都是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
4.蛋白质: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更新修复受损细胞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鱼、肉、蛋、奶、豆

5.糖类:淀粉也属于糖类,淀粉遇碘变蓝。
6.脂肪:同等质量糖类、蛋白质、脂肪,脂肪释放能量最多;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7.人体需要量最多的是水,需要量很少的是维生素(维生素也是有机物)和无机盐

8.水的作用:构成人体,调节体温,排泄代谢废物。

9.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 

注: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10.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


二、消化系统:

1.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胰、肠腺(其中肝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2.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过程: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淀粉不能被清水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因为馒头块内部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注: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对脂肪的乳化,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5.营养物质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1)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淀粉是在口腔,蛋白质是在胃,脂肪是在小肠。
2)最终被全部、彻底消化的部位:小肠

6.参与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消化液:

(1)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
2)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

(3)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不含酶,进行物理性消化)、肠液、胰液

注:“万能的液”是肠液和胰液,内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各种酶

7.小肠内的消化液种类:胆汁、肠液、胰液

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的起始端)。胰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
8.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9.吸收过程:各种小分子营养物质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运往全身。
10.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1)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2)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注: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余的物质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3)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11.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12.小肠适合吸收的结构特点:

(1)长:小肠一般有5-6米长

(2)大:小肠内壁结构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的内表面积

(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3.小肠适合消化的特点: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1)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2)均衡的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谷物类、果蔬类、肉类、乳制品类、脂肪类。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应多补充蛋白质,多吃膳食宝塔中的肉类和乳制品类食物

(3)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2.饮食卫生和安全
(1)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2)不吃有毒的食物(变质饭菜、毒蘑菇和发芽的马铃薯);

(3)购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