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3)

 吾莫 2018-03-19

             十一章 人体内废物排入环境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肾脏:由肾单位组成形成尿液

2.输尿管:输送尿液
3.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注:尿的形成是不间断的因有膀胱贮存尿液,所以排尿是间断的

4.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的结构

1.肾皮质:肾的外层,鲜红时呈红褐色

2.肾髓质:肾皮质的内层,淡红色

3.肾盂:肾内测凹陷处,呈漏斗状

注:每个肾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

三、肾单位的结构
1.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2.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3.肾小管:肾小管与肾小囊腔相连通

注:肾小球和肾小囊共同组成肾小体,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内,肾小管位于肾髓质内

 

四、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过滤: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以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注:与血浆比较,原尿的成分少了大分子蛋白质;血液比较,原尿的成分少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注:与原尿比较,尿液成分少了葡萄糖


五、区别血液、原尿、尿液成分

六、尿液形成及排出路线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七、血液的流经路线

肾动脉(脏血)---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干净血)

注:从肾脏流出的血(肾静脉),比进入肾脏的血(肾动脉)缺少的成分是尿素

八、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九、废物的排出

(一)废物排出方式

1.排泄: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食物残渣及水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废物排出器官

1.排泄器官:肾、皮肤、肺

1)肾——尿液(、无机盐、尿素)

2)皮肤——汗液(、无机盐、少量尿素)

3)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

注:水的排泄途径有3条,无机盐和尿素的排泄途径有2条,二氧化碳的排泄途径有1条

2.排遗器官:大肠、肛门——食物残渣、

注:水的全部排出途径共有4条(与排泄途径比,多了一条排遗途径)

(三)人粪尿中的成分

1.无机物:水、无机盐(氮、磷、钾)

2.有机物:粪便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尿液中的尿素(小分子有机物)

注:人粪尿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含量做多的无机盐是氮

3.人粪尿不经处理,还含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

(一)组成:由内分泌腺组成,分泌物是激素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等)

甲状腺(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促进淋巴细胞发育的物质)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注: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消化腺、汗腺等)有导管

    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时只能答“胰岛”

(二)几种激素的作用:

激素名称

作用

分泌异常的表现

生长激素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侏儒症(幼年时分泌不足,智力正常
巨人症(幼年时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时期缺碘造成分泌不足)
甲亢成年时期分泌过多)
呆小症(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智力低下

胰岛素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分泌不足)

低血糖(分泌过多

二、神经系统

(一)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1):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小脑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脑干功能——有调节生命活动心跳中枢、呼吸中枢

(2)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面部感觉器官处的神经  
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皮肤肌肉处的神经

(二)基本单位:神经元

1.结构  
1)细胞体: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内有细胞核
2)突起:神经元特有的结构  
a.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b.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注:树突与轴突又称神经纤维(末端分支为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全身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组成一条神经 
2.功能

1)树突——接收神经冲动

2)细胞体——产生神经冲动

3)轴突——传导神经冲动

(三)灰质、白质与神经中枢

1.脑和脊髓都是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1)灰质:在脑和脊髓中,色泽灰暗的部分,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

2)白质:在脑和脊髓中,色泽亮白的部分,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注:大脑的灰质位于表层叫大脑皮层,脊髓灰质位于中央

2.神经中枢

1)最高级神经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有感觉(如视觉、听觉、触压觉、痛觉、冷觉、热觉)、运动、语言等最高级神经中枢

(2)低级神经中枢:

    位于脊髓灰质,内有排便、排尿、膝跳、眨眼、吮吸、缩手等低级神经中枢

注:灰质是细胞体密集的地方,内有神经中枢;白质是神经纤维密集的地方,神经纤维负责传输信息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

    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种类:两种反射同等重要

(1)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a.天生就有,不会消退

b.如缩手、眨眼、排尿膝跳、吃梅分泌唾液等

c.神经中枢是脊髓灰质或脑干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可以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

a.后天形成,需要学习强化,否则会消退

b.如听口令、谈梅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c.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注:抽象的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也是最复杂的反射

(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缺一不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