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作为西方普及的销量最大的画种为大众所熟悉。在国内,版画已走近大众,走进生活。从画廊、艺术博览会到拍卖都有版画的身影。对版画的欣赏也将会成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鉴赏版画除在了解版画的历史外,还要具备版画品种、版画家、惯例规范等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较深入地认识版画的内涵与艺术价值,从而得到更多的审美和精神享受。 ![]()
凸版版画,表现形式以木刻为主。包括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等形式,起源于中国的雕版木刻版画。黑白木刻语言简练概括,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操作简便,是国内比较普及的版画品种。其他形式的木刻各具特色,风格多样。 凹版版画发源于14、15世纪的德国和意大利。由于制作多在铜版上进行,所以也称为“铜版画”。主要有雕刻、蚀刻、飞尘等技法。传统铜版画沉稳厚重,细腻深刻,以写实风格为主。现代铜版画技法多样,风格各异。以铜版画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如:伦伯朗、戈雅、佐恩等,为我国广大艺术爱好者所熟知。 平版诞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由于工作原理首先在石材上试验成功,并且很长时间内保存了这种工作方式,所以称 “石版画”。平板印刷离大众的生活最近,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都以平版方式印刷而成。当然,这样的商业印品有别于平版印刷的版画作品。石版画问世后曾风靡世界,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和艺术家都有大量的石版画作品存世。2005年在国内巡回展览的《毕加索版画展》中就有大量的石版画。石版画语言直接、自由,绘画性较强。 漏版版画通常指丝网版画。在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 1915年于美国研制成功感光丝网版技术,使其成为现在流行的制作方式。丝网印刷于世纪、年代走入艺术家的视野,年代被推向高峰。著名的艺术家有,伯鲁兹、安迪 ·沃霍、劳森伯等。作为版画品种中最年轻的版种,丝网版画具有更多的现代气息。作为具有复数性的艺术,版画在市场流通中形成其特殊的签注规范。一般会注明印数、题目、作者和创作年代。在画面下方左侧以分数形式表示印数,如:5/10表示作品一共印刷了10份,这张作品是第五份中间是作品的题目右侧是作者的签名和创作年代。通常以铅笔标注。作品印刷次序与质量和价值无关。签注中所提供的信息为欣赏者将作品还原到历史背景中,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作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收藏者提供了良好的评价基础。 ![]() 版画的鉴赏在充分认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家及历史背景外还包括对作品制作水平的品评。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对初识者而言。将艺术风格、欣赏者个人好恶诸因素排除在外,与制作水准相关的就是纸张、材料和印刷精度了。西方版画材料专业化水平高,有专业的版画用纸和适应性材料。为更好地展现版画艺术效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持。国内的宣纸受世界认可,其保存时间也经过历史的考验,是很好的选择。其他材料相对匾乏,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印制上要求色度饱满,层次丰富,对版精确。版画具有复数性,原作不止一份,印刷数量对版画自身的经济价值与收藏者的利益关系紧密。不同地区的版画印刷数量也有所差别。国内以印制20张左右居多,欧美以50份为主,日本相对会多一些。版画的价格一般遵循套色高于单色,大画幅高于小画幅,第一次印刷高于第二次印刷的原则。以上是对版画一些基本常识和规范的简单介绍。当然,对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远不止于此。还需要鉴赏者对版画有更多的认识和更广泛的眼界。读得多了自然会体味出其中的真趣,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因为版画是一门值得关注与认知的艺术,是一个精彩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