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巩何以疏远了王安石

 黑龙江波涛 2018-03-19
王安石与曾巩,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入仕,很大一个程度上是得益于曾巩的引见,正是曾巩才使王安石得遇了自己仕途上的第一个“贵人”——欧阳修。曾巩的出仕,也是源于欧阳修的赏识,照说,这两个人间应当关系密切,而为什么曾巩在王安石声誉大振之后,却对其疏远了呢?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载,王安石“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由此可见,曾巩喜欢王安石的文笔,佩服其才学,所以才拿了王介甫的文章来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爱其文才,便利用自己的得力条件,“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正是由此,王安石才踏上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这两个人,应当说都是有恩于王安石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曾巩最终还是疏远了王安石呢?


    我们再来看一看,有关王安石人品几何的相关史书记载。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一卷载:


   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借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


   “安石与光素厚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欧阳修乞致仕,冯京请留之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


    结交“巨室”“以取重”;“不乐”“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覆劝”的素厚之友司马光;“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的皇帝面前诋毁自己入仕的第一个“贵人”欧阳修,这位王介甫先生的为人与人品,还需再费多少笔墨吗?!


    笔者说此话,或许主观了些,未必是曾巩想说却没有说出的真实看法,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曾巩是如何委婉的解释自己为什么疏远了王安石的。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中,载有宋神宗与曾巩间,评价王安石的一段对话: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吝于改过”,当为曾巩疏远王安石的原因所在。


    笔者有叹:“吝于改过”,实非曾巩疏远王安石的惟一原因。王虽文笔过人,才华出众,而为人人品差劲,当是曾巩最终远离的真正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