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诗里蕴涵着我们审美情趣的演进

 wenxuefeng360 2018-03-20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比西方认识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要早很多。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受和表达也不断丰富,形成了一株绮丽多彩的中国古典文学山水美感话语之树,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萧驰的《诗与它的山河》一书,对从谢灵运到白居易这424年间15位诗人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深入考掘,为读者清晰呈现中国山水美感话语的生长过程,并为探讨中国早期山水画和园林景观观念的形成提供了线索。

山水化情,谢灵运使自然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原始人不能真正地发现自然,主要靠幻想征服自然。到了先秦两汉,《诗经》《楚辞》中的自然只是被当作“比兴”的材料,或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陪衬。如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是巫山在梦中的化身,其对“茂矣美矣”神女之貌的描述算是对山水美的赞颂了。

东晋以降,自然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谢灵运是我国最早大量写作自然风景的诗人,他模山范水寄托情趣,并将山水诗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品类。

谢灵运自小负才傲俗,不能取容当世。政治上的不如意,使得他将自然作为自己倾吐郁闷的对象,即藉山水化解情累。于是他不顾世俗冷眼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向大自然去疏散心灵,寻求知音。

谢灵运在永嘉做太守时,登山临水是他任上的主要内容。一年半的任内,他游遍了永嘉的灵山秀水,写出了《过始宁墅》《寓春渚》《登池上楼》《游南亭》《游赤石进帆海》等传世作品。

谢灵运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在一首诗中,往往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如《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这种结构形式中的言理部分,明显地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

虽然玄学对谢灵运山水诗有很大影响,但谢灵运的山水诗始终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的韵味,一改此前山水书写点缀附庸的地位,使山水诗成为一种诗歌品类,从而为中国山水审美意识与山水文学的发展开辟出新路,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

化物为我,王维给自然景物注入了人的气质

隋唐的统一,使发轫于南方的山水隐逸文学在北方蔓延。李唐的政治中心长安在秦岭北麓的渭河平原,而数十里外的终南山却是隐逸者的世界。政治上的不如意,使得王维一生几度隐居。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精心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写入诗中,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

王维的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注重形象实感的优点,又能以禅入诗,使山水诗从直叙跨进到形神兼似的新阶段,为中国诗开拓出了从未有过的山水美感话语。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寥寥几句便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娴静。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体现出画诗的构图,还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进一步拓展了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他后期写的《辋川集》,呈现出空灵境界,是他的山水诗达到极致的一个标志。

宛自天开,白居易开启园林景观观念的形成

公元829年,白居易做了《中隐》一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 隐在留司官。此时,正值白居易外迁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这样三品的闲官。官场失意之后,他将自己比喻为“中人”。中隐是一种吏隐,是在小隐与大隐间找到的一条折中之途,既可躲避朝堂纷争,又能在山水登临中享受欢乐闲适。

白居易亲手建构的私家园林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白居易在洛阳的中隐之地是履道里。十六七亩的宅子,水池就占去十余亩,还有千竿翠竹,台榭舟桥。不出门的时候,白居易坐在青石上,酌酒听歌看舞,或在池上泛舟采莲。他还与诗友来往,刘禹锡、李绅、舒元舆、皇浦镛等文人名士先后在洛阳与他在一起饮酒作赋。如《春尽日》——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

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

白居易的中隐生活不但解决了仕与隐的矛盾,还让园林具有了实用的属性。可以说,白居易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中非常重要的个案。白居易每到一处任职,决不会忘记种植花木,营造园林,更留下了大量的园林诗文,为我们了解唐代的园林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园林是城市山水,体现新的审美情趣。“看山上个篮舆,问水拖条枥杖”,中国私园的造园者不像欧洲人那平面展开,而是在位移的过程中不断展示空间的变幻,其景物、其风格、其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使各种建筑形式风景景观的结合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白居易开启了华夏山河中一道美景——江南城市景观。与此同时,白居易在相关诗中,摒弃了传统的居高俯瞰的动机而融入城市生活,且采用了更为晚近的语体和诗体,体现了一种脱离中古传统而趋于近世的精神。

此后,中国的造园艺术,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至明清大成,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王云峰

新媒体编辑:张艺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