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精神慰藉 雕塑精品 ---欣赏《中国金铜佛像艺术大铜章》

 玖玖家政 2018-03-20

佛教传入中土,膜拜的佛像及雕塑艺术也随之发展。佛像由最初的泥塑、石雕,发展为玉雕、崖刻、金铜铸造等。有史考证的金铜佛像,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成熟的雕工技法,精品叠出,开创北魏佛教鼎盛的新纪元。



历史长河中,佛教被广大善男信女坚守,顶礼膜拜佛塑雕像,亦将佛像雕塑艺术,推上艺术的巅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北魏早期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质朴、劲健、浑厚的造像作风。中期造像风格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晚期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清新典雅的艺术形象,成为后期的显著特点。


富足的唐朝,佛像造型有着世俗化,家庭化,多样化的特征,丰腴圆润,将时代衣着特征融入佛像的塑造之中,精彩纷呈,材质趋于高档,有纯金,象牙等。


盛唐之后的佛像,变化相对较少,传承着历史遗风。明代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不用纯金塑像,但却能将金铜的色彩,做得更为靓丽。时至清朝,训诂盛行,以研究、喜爱前朝风格和追溯探源为主,继承佛塑原有特征,只是衣饰有所变化。


金铜佛像铜章,突出传承千年的汉传佛教塑像特征,以浓郁的佛教氛围,用铜章的浮雕艺术,呈现出金铜佛像艺术的灿烂辉煌。


佛教圣物莲花的盛开图形,用流畅的线条,展现出美好愿望的佛光普照,有着习习生辉的动态感。笔力虬劲的“佛”字,凸显出高大的伟岸。坐姿菩萨,圆润慈祥的面容,将静心修为,普度众生的慈悲展现。“降魔印”的手势,将辟邪降幅的真意彰显。华丽流畅的佛衣,将塑像艺术,在中华大地的变迁和渊源讲述。主题文字的巧妙出现,点明章牌主旨,欣赏到用浮雕艺术,呈现出佛像造型的特征。



翻转章面,莲花瓣形的构图,分列八尊菩萨塑像。各异的形态,将佛塑的变迁娓娓讲述。中间的尊胜佛母塑像,将象征福寿吉祥的寓意呈现。凹面的章形设计,形成聚睛的凝视效果。穿插主题文字“佛佑一生,吉祥如意”,把善男信女虔诚拜佛,祈求平安的愿望表达出来。


铜章用浮雕艺术,展现出圆雕塑像的变化,讲述着佛塑在中土的传承和变迁。将金铜佛像艺术,这个珍贵民族遗产,呈现在喜爱雕塑艺术的藏友面前。拓展着佛塑的变迁知识,了解佛教在中土的传承和雕塑成就。


该枚章牌,由黄伟、顾锦芳设计,李进大师精心雕刻。章牌直径90毫米,限量发行金铜、紫铜169对;留边白铜和白铜各69枚,纯银章29枚。


== 您的关注与分享,将使更多人爱上章牌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