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裴永清学治湿热病

 思明居士 2018-03-20

作者:代晓红 辽宁省凤凰医院

裴永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京城名医。他虽为伤寒大家,但治疗湿热病证的“先定其性,再明其位,分消走泄”辨治思路,使吾受益颇多,今总结如下。


定湿热之性

《湿热论》提出“湿热病,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乃湿热证提纲。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非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津不升则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湿为阴邪,重着黏滞,若湿邪停留肌肤、筋骨、关节则头重、身困、关节肿痛、重着,湿阻气机则胸闷脘痞,大便不爽,小便不利。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困脾阳,阻碍运化而见食少纳呆,呕恶便溏。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临床可见尿浊阴痒湿疹,带下量多、质稠等症。湿性黏腻,与热合邪则如油入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裴永清教授常言:临证时要从舌、脉、症抓机而定湿热之性,不明其性,何以立法。今人多嗜食肥甘辛辣之品,致痰湿内生,日久蕴生郁热,湿与热合,阻遏气机,外证常表现为畏寒、四肢发凉、面色暗滞无华等似寒湿、阳虚之象,实则是阳被湿遏,气机不畅,阳不外达,内有郁热之故。不能妄投以温热之剂而犯虚虚实实、热热寒寒之戒。临证时常要察舌脉,往往舍证取舌、取脉,而舌象更为重要,以求辨证之本,识湿热证,辨湿热之性。

明湿热之位

湿热之邪亦有在表在里之别,在表可分在头面、四肢、胸腹之不同,在里又有上、中、下三焦之侧重,且在里多与脏腑密切相关。故裴永清教授常言:先定其性,必明其位,位异则药异矣。如临证时在头面部湿热病多以普济消毒饮加减,皮肤四肢湿热证则以薏苡竹叶散加味。在里之湿热根据部位不同,结合脏腑辨证,上焦痰(湿)热壅肺常以自拟肺热咳喘方加减,中焦脾胃湿热证以清胃理脾汤为主,胆郁痰(湿)热互扰者常以温胆汤为底方,痰(湿)火扰神者以礞石滚痰丸加味,肝胆湿热多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下焦湿热常用四妙散、白头翁汤、八正散、加味苍柏散。三焦湿热弥漫者,以湿热之多少,孰轻孰重,时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随证治之。裴永清教授言,内伤外感,湿热多寡,孰实孰虚,临证抓机,异病同治,又在医者临证时权衡矣。

分消走泄,顾护脾胃,兼以祛瘀

分消走泄是治疗湿热病的大法。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篇》云:“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裴永清教授常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引起的发热证而见奇效。这类发热的病人有四个特点:一是虽发热数日不退,然口不渴;二是病人潮热汗出而热不退;三是体温每于午后有增高之势;四是舌苔腻、脉濡细。且裴永清教授常言:“凡湿热之病,当以治湿为主,湿去则热亦除”,即叶天士所云“湿去则热势孤矣”。且强调上焦之湿宜芳香化湿,中焦之湿宜苦温燥湿,下焦之湿宜淡渗利湿,即分消走泄的具体应用。

裴永清教授同时还强调在临床治疗湿热病时要注意几点:1.要固护脾胃,要以脾胃为中心,畅达气机,因此临证时常加以焦三仙、枳壳等。2.根据湿与热孰轻孰重,结合临证,或以祛湿为重,或祛湿与清热并举,或清热兼以利湿,但慎防过用寒凉清热之品以冰伏湿邪,使病深难解。3.湿热为患易夹瘀,因而临证之时根据瘀之轻重常合活血化瘀之品,如莪术、丹参、赤芍、丹皮,或以抵挡汤加之。

病案

杜某,女,67岁。初诊日期2017年8月4日。主诉“全身发冷,胃至咽有冷气感9个月”,曾先后就诊多家医院,医生多以温阳散寒附子理中汤、四逆辈等治之无效。2017年7月曾在日本全面体检无异常再次回国求诊,就诊时自诉全身发冷,现盛夏着厚棉衣而至,自诉从胃到咽部有冷气出的感觉,且痰多,焦虑不安,时彻夜不眠,痛哭流涕难以自控,右膝关节疼痛,纳谷不馨,大便略溏,小便偏黄。舌质暗红、苔厚腻罩黄,舌底脉络瘀曲,脉弦滑而数,予以温胆汤合抵当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茯神30克,陈皮10克,竹茹6克,枳实10克,郁金15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6克,苍术12克,川芎6克,生栀子12克,豆豉10克,炒神曲15克,生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炒山楂10克。四服,日一服,分早晚两次口服,忌辛辣肥甘之品。

二诊:自述服上方后,后背凉已无,食欲改善,右膝痛减,舌质暗红,苔白腻,舌下瘀曲,脉弦滑数。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茯神30克,陈皮10克,苍术12克,厚朴12克,焦三仙各10克,生栀子10克,豆豉10克,生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夏枯草20克,珍珠母30克(后下)。四服,水煎服,日一服。

三诊:自觉发冷感缓解,但仍感觉肠胃中寒,便软,日二行,睡眠改善,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略数。

处方:法半夏12克,茯神30克,陈皮10克,竹茹6克,枳壳10克,郁金15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生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三服,水煎服,日一服。

四诊:药后食欲增,全身已不觉冷,可以穿短袖衣就诊。查舌质暗,苔白微腻,脉沉弦滑。

处方:法半夏12克,茯神30克,陈皮10克,竹茹6克,枳壳10克,郁金15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生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远志6克。七服,水煎服,日一服。

按:本案特点有三:患者全身畏寒,从胃中至咽部有冷气感;盛夏着厚棉衣不能减;痰多,胃纳不馨。患者表现为一派寒象,故前医多以温阳散寒、大辛大热之品治之。然详查其舌脉,舌质暗红苔厚腻罩黄,舌下脉络瘀曲较重,脉弦滑而数,且有心烦焦虑,夜不能眠,难以自控之征,追问其因,患者平素嗜食肥甘,易伤脾生痰湿,久则湿阻蕴热,湿(痰)热互结,阻遏气机。气机郁闭,血行瘀滞,终致湿、热、瘀互结。气机闭阻,阳气不通而致内湿热外假寒,定性为湿热夹瘀,病位在肝胆、脾胃及三焦。故立清热化湿(痰)、理气和胃、活血化瘀,以通阳气之法,以温胆汤合抵挡汤加减进退,共十八剂而愈。温胆汤方出自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惊悸证治》“温胆汤,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悸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方中以二陈汤加竹茹、枳实以清化痰热,和胃而通阳明,合以栀子豉汤清三焦之郁热,佐以石菖蒲、远志以化湿和胃兼以宁神定志,焦三仙以顾护脾胃,合抵挡汤以祛瘀,使邪祛正安。今以上方合用治疗本案,实则扩大了温胆汤的适应证,同时也体现抵挡汤活血化瘀之功甚好,且无伤正之弊,可谓“有故无殒,亦无殒矣”。(代晓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