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和他的母亲谢观音

 dwt6889 2018-03-20

谢燕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名言,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忧国忧民的热切情怀。他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故而朱熹称他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他不仅文采与政治才能两相媲美,而且武略又与之三足鼎立,故而《幼学琼林》说:“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他不仅才能高超,而且品行高洁,犹如金玉,故王安石称他:“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人们知道,一个伟人的背后,都能看到一个伟大的女性的身影。立在范仲淹背后的,就是他那平凡而一生却充满传奇的母亲。

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僣,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从上可知,范仲淹的母亲有记录而无姓氏。据《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载:范仲淹“端拱二年已丑生,二岁而孤,母谢夫人贫无依,更适池州长山朱氏。”原来范仲淹的母亲姓谢,只不过因为“更适”以至正史沉默。

谢观音(963-1026),宋建隆四年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真定府韩家楼乡高平村(今属河北省正定县曲阳桥镇),为富室独生女。父亲谢东霖(914-977),字南海,籍贯待考,为刘家上门女婿,多才多艺,善于治家,入赘不久便成为方圆最富裕的人家,被人们尊称为“谢员外”。母亲刘氏,富室独生女。夫妇婚后接连生过几个孩子,皆不幸夭亡,谢观音幸运而生。谢观音二十六岁成亲,二次婚史。先赘范氏婿生一子范仲淹,后嫁朱氏生三子。殁于天圣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享年六十四,初封为颖川郡太君(四品),先后追封吴国太夫人、秦国太夫人(一品)。

(一)

谢观音一生不平凡。她不仅生养了范仲淹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且一生充满传奇和巧合。

她出生于观世音菩萨生日这一天,因而得名。她父母又是在头一年观世音菩萨生日那天去许愿所得。

她出生在“高平村”,逝世后葬在河南伊川“高平陵”。她的孙子范纯仁、范纯礼被分别封为“高平侯”和“高平男”。谢观音自从携儿于范仲淹于端拱二年(989)腊月初八日离开正定高平村后,就再也没能回去拜祭自己的父母。范仲淹不会忘记自己的出生地,在文章落款均有“高平”字样,故他的的学生也自称“高平门下”、“高平讲友”。就是他与戚同文所创学派也打成“高平学案”。

庆历七年(1047)十二月,挈友韩琦徙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范仲淹的曾托他去高平村看望过。他给韩琦信中说:“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韩琦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

她与母亲刘氏都是独生女儿,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三代都是上门女婿和准上门女婿。范仲淹婚后寄居岳父家。

她出生后二十六年儿子范仲淹出生,逝世后二十六年儿子范仲淹逝世。

她谢东霖活了六十四岁,自己活了六十四岁,儿子范仲淹也活六十四岁。

她大龄晚婚,一生二次婚姻,逝世后两起夫家祖坟均不相容,无法与丈夫葬在一起,由儿子买地别葬,一个也不见。她一生生育了四个儿子,一范三朱,死后却全葬在她身边,一个也不少。还有范家四个孙子,以及一个侄孙、九个曾孙、六个重孙,以及两个重孙媳妇,全部安葬在她身边,直至宋室南渡。

她怀胎十五个月,孕期超常。她最少在当年七月十五日发现自己怀孕,那么她应在六月十五日之前就已怀上了,至次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下范仲淹,孕期已达四百五十天。一般孕妇怀胎十个月,合二百八十天左右,那么范仲淹在谢观音肚子里至少多呆了一百五十天,合五个月之久。据说晚产婴儿天资特别聪慧,故而孕育了一代盖世英才范仲淹。

她分娩生下范仲淹这一天,母亲刘氏老夫人却在同一天突然去世。一生一死,悲喜难辨。

谢观音为“母以子贵”的典型。虽然死无葬身之地,后却累受皇上隆恩,诰封一品夫人,灵位进了祠堂,画像上了族谱。

按照常理,范墉既然已入赘谢家,那么即使自己改不了姓,但总可让儿子从其母姓谢。特别是当范家不认她们母子时,谢观音本可让儿子谢姓。为什么她没有这样做,其中必有隐情。

谢观音从朱家回到范仲淹家生活后,有时间陆续将自已的身世告诉了有文化的儿媳李氏。李氏又将这些家事告诉了给了娘家侄女,她是天章阁待制李肱的女。这个侄女从小与姑母李氏要好,且跟随姑母长大,后来又嫁给同年范纯佑,成了李氏的儿媳。李肱的女儿再将家世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范正臣夫妇,以后就依次传给了范直隐夫妇,范公武夫妇,范良遂夫妇,范持家夫妇,范邦佐夫妇,范国兴夫妇,最后由他们带到河北南宫农村。

元天历三年(1330)正月,范仲淹的云孙范国俊根据他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编撰写《范文正公年谱》。范国俊在《范文正公年谱》跋中说:“先公生北宋端拱,薨于皇佑,始终际极盛之时,明良康义,克展忠尽。勋业在朝廷,威望在边疆,惠泽流子孙。太史有传,墓道有碑,巨公名贤,论赞称述,焯示不朽。惟年谱未刻,非缺典欤?国俊忝奉祠事,仅命工刊梓与文集,奏议并行,览者庶有考焉。”

范国俊与范国兴是五服以内的昆仲,他们的曾祖父范之柔和范良遂是亲兄弟。范国俊的一脉宗亲为范仲淹、范纯佑、范正臣、范直隐、范公武、范之柔、范孟家、范邦翰、范国俊。

(二)

宋建隆三年(962)二月十九日,值观世音菩萨生日这一天,谢东霖夫妻双双来到真定府龙藏寺大悲阁,拜倒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座前,烧香磕头,虔诚地许下自己想生男育女的心愿。

龙藏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宋太祖敕令在寺内铸造铜佛并大兴土木,从而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佛教建筑先后落成;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先后两次进行过大规模的翻新和扩建。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名隆兴寺,俗称大佛寺,为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1953年在此成立了专门文物保管机构,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以来已有数十多位国家领导人莅临参观。

宋建隆四年(963)二月十九日,又逢观世音菩萨生日这一天,刘氏生下一女。为此夫妇给爱女取名“谢观音”,以感谢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当然也希望菩萨保佑谢观音平安长大。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生日,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十九日,是她为人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跳火坑的日子,九月十九日是她成佛的日子。

谢观音自幼聪明,性格沉静,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因家中别无子女,而被当作男孩来培养,以便日后继承家业。

谢东霖从小便亲自教习女儿识字算数,也传授她常山蛇阵、常山战鼓之类知识。真定,古称常山,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为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皆很发达,民众文化素质较高。

常山蛇阵,见《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常山战鼓,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广场表演的一种民间锣鼓。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谢东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此时谢观音年仅十五岁,只好艰难地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传承谢氏香火,她贸然作出决定,走母亲的老路招婿入赘。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因谢观音人才出众,有如鹤立鸡群,远近难以有人匹配,故一拖就拖到二十六岁,尚无合适快婿上门,这急坏了母亲刘氏。

(三)

宋端拱元年(988),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的原配夫人陈氏,在生孩子后大出血而不治身亡。范墉拉扯几个孩子,既当爹又当娘,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因而急需续娶继妻,来照料这两个年幼的儿子。

范墉(?—990),字佛克,又字德防,祖籍河内,生于苏州吴县高平里卧龙街灵芝坊(今苏州市范庄前街),原仕于吴越王钱俶,归宋后历任武信军(遂州)、成德军(正定)、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后以范仲淹贵赠枢密副使,追赠太师周国公、开封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官宦世家,为唐宰相范履冰后裔。妻陈氏、谢观音,具封夫人,生五子,范仲滔、范仲温、范仲洿、范仲滋、范仲淹。

武信军,即遂州,见《读史方舆纪要》:“天佑二年(905),王建请置武信军,孟氏因之。宋仍为遂州,亦曰遂宁郡武信军节度。”

成德军,唐置,治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擅有恒,赵,易、深、定、赵、冀、德,棣,沧等州;后分地为二,恒,冀,深,赵,德,棣六州为成德军,易,定,沧三州为义武军。五代唐改为真定府,宋因之。

武宁军,唐置,随着运河的开发,徐州因地处运河与淮河的交通枢纽,故地位大为提升,特别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徐州的固守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唐贞元四年(788)于徐州设立节度使,领徐、泗、濠三州,唐元和四年(809)增领宿州。宋朝也在此设立武宁军节度使,后废。

掌书记,官名,唐景龙元年(707)设置,秩正七品,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要。

范履冰(637—690),字始凝,祖籍河内顺阳人(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家桥),于唐贞观十一年生于怀州(今河南省武陟县),唐显庆元年(656)丙辰科进士及第,垂拱二年(686),任鸾台(门下)侍郎、天官(吏部)侍郎,升任春官(礼部)尚书,同凤阁(中书)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永昌元年(689)十月丁卯日,被酷吏来俊臣逮捕下狱,天授元年(690)五月戌子日,周兴诬告其所举荐过的官员中有人犯有对武则天忤逆之罪,由武则天亲自下令而杀害,尸首被埋在长安灞桥万人坑墓,终年五十四岁。后经宰相姚崇、狄仁杰奔走,于太极元年(721),由唐睿宗李旦下诏给予平反昭雪,并对其后代给予抚恤,封其后代世袭一品上柱国公。着有《列女传》、《臣轨》、《百寮新戒》、《乐书》等传世。

妻赵氏,一品诰命夫人。生有三个儿子,范冬芬、范冬菁、范冬菖,俱进士第。长子范冬芬,字秀桂,官朝中通判,迁徙南阳(即今河南南阳市)肇基,为南阳范氏始祖,妣戴氏,封夫人,生二子,范平其、范平和,官宣州刺史。次子范冬菁,字天香,唐长安三年(703)中癸卯年庐逸榜第二十九名进士及第,任范阳通判,从而举家迁徙范阳郡。妻张、李两氏,具封孺人。生二子,范鸣鹤、范鸣鸾。三子范冬菖公,字利成,唐睿宗景云元年(710)登进士榜。妻吴氏,封夫人,生一子,范从温。

范冬菁长子范鸣鹤,字翔高,官侍御史。妻韩、骆两氏,具封恭人。生二子,范季春、范季明。

范冬菁孙范季春,字景和,官监盐场行瞻军酒库。妻何氏,封孺人,生二子,范居中、范居伦。

范冬菁曾孙范居中,字德正,官观察使,后迁汾州(今陕县),妻邵氏,封夫人,生二子,范传正、范传规)。

范冬菁玄孙范传正,字维天,以恩补太庙斋郎,官至刺史。妣顾氏,生二子,范隋、范隆)。

范冬菁来孙范隋,字以亨,以将士郎、上柱国公任幽州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主簿,咸通十一年(870)庚寅四月月十一日,升任处州丽水县丞(正八品)。妻俞氏,封夫人,生三子,范质、范贽、范颀。范隆,中原离乱时随迁于四川成都开基。封华阳侯。生一子,范彦朗。有孙范绍温。

范冬菁晜孙范质,字琪中。范贽,词人,与文学大家尚书右仆射陶谷齐名。据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说:“近秀水冯柳东登府好用僻曲,然观其词,意为辞掩,颇觉晦涩,乃叹范贽之记云仙,陶俗之录清异,稍资谈柄,不是仙才。”范颀,字为中,号日均。妻吕氏,生一子,范梦龄。

范冬菁仍孙范梦龄,字文襄,事吴越,为中吴节度使判官,后以范仲淹贵赠枢密副使,累赠太师徐国公。妻陈氏,封诰命夫人,生五子,范禹谟、范浩谟、范光谟、范赞谟、范候谟。

范冬菁云孙范禹谟;范浩谟,官授秘书省校书郎;范光谟;范赞谟,即范赞时,字汝节,生长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九岁举神童,授秘书监正字,历官朝散大夫、检校少府少监、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终秘书监,以范仲淹贵拜枢密副使,赠太子少傅、太子太傅、太师、曹国公、累赠太师,追封唐国公。妻钱、吴两氏,具封贤德夫人,生六子,范坚、范垌、范墉、范埙、范埴、范昌言;范候谟。

范冬菁耳孙范坚,从钱王归宋后授职谏议大夫。范垌,镇守睢阳,着有《吴越备史》等书传于世。生四子。范墉。范埙。范埴,号五郎。范昌言。

范冬菁十一世孙范仲温(985—1050),字伯玉,宋景佑二年(1035)以恩例补将作监,调越州新昌尉。庆历七年(1047)知黄岩县,以太子中书舍人致仕。皇佑二年逝世,年六十六。

宋端拱元年(988)年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这一天,范墉一看到谢观音才貌双才,成熟而通情达理,且家境富有,经人一撮合,于是就放下七品正印身份,带着几个孩子,入赘为婿。从此范墉每天骑快马往返于成德军与高平村之间,二地行程仅二十八里。

然而入赘后应改名换姓一事,却确难于落实。谢观音了解了他的为人,又得知他显赫的家世详情,改姓必须经过皇上亲自批准,只好作罢。后来她母子被范家抛弃,在走投无路时,才让儿子改名朱说,儿子一功成名就,就积极支持他复姓回名。

宋端拱元年(988)七月十五日,前不久谢观音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告诉丈夫而接到真定,夫妻一同来到龙藏寺,双双拜倒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脚下。

范墉问道:“我夫人腹中孩儿是男还是女?”主持代答道:“奇儿一位做高官”,范墉又问:“高官?能做到宰相吗?”答道:“否。”范墉于是说:“既然不能做宰相以安邦治国,那么就求菩萨赐儿以医术,让他做个良医为民疗痛吧。”回答是:“还是让他当官保朝吧!”并补充说:“佛祖赐相保朝。”这就是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故事。

据说许愿后范墉立即履行诺言,抽调三千名士兵参与了隆兴寺观音大悲阁的修建,于是住持送上偈言:“修观音阁。观音菩萨送子,生在娘生之处;建摩尼殿,释迦牟尼收儿,死在爹死之所。”如果是真,倒是应验了,此是后话。

宋端拱二年(989)六月,范墉出差饶州回归时,路过池州,造访青阳长山朱文翰,被留宿交谈。

宋端拱二年(989)八月二十九日丑时(一说八月初二),谢观音所怀第一胎分娩,范仲淹降生。因为是过分高兴抑或是过度劳累,谢观音的母亲刘氏老夫人,在外孙出世的同一天竟然突然去世了。谢观音只好强忍这大喜大悲的复杂情感,不慌不忙地处理好了后事。

宋端拱二年(989)九月二十八日,范仲淹刚满月,谢观音带着儿子来到成德军府邸,准备在这里举行范仲淹满月庆典。

宋端拱二年(989)十二月八日,范墉接到枢密院钓旨调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于是夫妇果断地变卖了真定的所有家产,带着全家人一齐去上任,途中路过无锡望亭。一路上因为天寒地冻,风餐露宿,车马劳顿,范墉受了风寒,得了肺病。

宋端拱二年(989)十二月二十三日,半个月之后谢观音全家到达武宁军治所徐州。由于原掌书记尚未搬走,一家五口只好暂时寄住在驿馆。欢度新年之际,范墉却在驿馆治病。

宋淳化元年(990)一月七日,范墉病情恶化,没有上任便病逝驿馆。初来乍到,举目无亲。范墉的突然病逝,留下了一堆孤儿寡母,让她谢观音确实感到无助而困惑。回正定么,路途遥远,且家中房屋已卖掉,于是决定去范墉老家苏州。在办理抚恤手续时,她请求武宁军节度使派兵去正定,将范墉前妻陈氏夫人的灵柩直接运往苏州。

宋淳化元年(990)一月十六日,谢观音便带着几个孩子,扶着丈夫的灵柩,前往苏州。因为事情太突然,一行生人的到来,让范家与陈家均感到突然。二付棺材到来,让他们更是不能接受。因为多年不通音信,也没有证人,不愿接受这个大包袱,还对谢观音母子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

时任平江府推官的朱文瀚,第一次看见友人范墉的儿子范仲淹时,便产生了怜爱之心。他被这个异乎寻常的小孩吸引了。闪烁着黑黑的眼珠撇着小嘴对自己笑,认定“孺子真可教”!

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治所苏州,治吴县、长洲,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及张家港、太仓、吴县、常熟、昆山、吴江等市和上海市的嘉定、宝山等区地,宋代平江号称东南都会。

推官,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朝时三司下各部每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品秩不等。

朱文瀚(?—1015),字苑文,安徽池州青阳县朱家庄人,才学瞩目,文武兼备,儒道通之,宋端拱二年(989)进士,官秘阁校书郎(从八品),平江府推官(正七品),淳化四年(993)湖南安乡县令(正七品),咸平元(998)年任过淄州(淄博市)长史(正七品),景德元年(1004)任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县令(正七品),大中祥符(1008)时,历盐铁度支判官(从六品),官至户部郎中(正五品),知宿州(今安徽宿县)事,摄河中府(今河南永济县)事,以平江府刺史(从五品,宋朝为虚衔,任者并不赴任)致仕,大中祥符八年(1015)病故,葬于长山杏山。朱文瀚素来自视甚高,自比李靖,年青时常常背负长剑,悠游天下,广交有识之士,曾拜见希夷先生陈抟,受益匪浅。

据《长山朱氏家谱》载:“始祖文翰,字苑文,宋范文正公之继父也。太宗端拱二年(989)进士,江南平江府推官,召考试馆职授秘阁校理。真宗即位,拜户部郎中。景德初,出为淄州长史,历盐铁度支判官,知宿州,摄河中府事,迁平江刺史,解组归。仲淹以继父长育有恩,常思厚报,及贵,用南郊所加恩,乞赠太常博士,岁别为享祭。配初氏,赠恭人。葬城北杏花村庄东南。继配谢氏,即仲淹之母。”

宋淳化元年(990)八月二日,武宁军派往正定的士兵已将陈氏夫人的灵运到了苏州,大家商议将范墉与陈氏灵柩合葬于吴县天平山范氏祖坟地。经范、陈两大家族合议,同意将陈氏所生的孩子留下,由族里抚养。

至于谢观音、范仲淹母子则弃之于不顾。面对如此窘境,谢观音实在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儿子范仲淹去为丈夫守灵。他们就住在天平山咒钵庵内,守孝三年。

天平山,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山势峭峻奇险,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着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咒钵庵,尼姑庵,重修,在清乾隆御赐“高义园”汉白玉牌坊的西侧。

期间,谢观音手把手教范仲淹识字,用树枝在地上教儿子写字,还传授父亲谢东霖教她的常山战鼓鼓点,用土块演摆常山蛇阵。这种良好的学前教育,为范仲淹日后成为文学家、军事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谢观音是范仲淹第一任老师。

(四)

宋淳化四年(993)春,谢观音母子守孝期满,正在为下一步的去向和今后的生活而忧愁之际,正准备赴任湖南省澧州安乡县令的朱文瀚来到天平山游玩,他们不期而遇。

此时朱文瀚的夫人初氏不久前病逝,留下几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弄得焦头烂额。在咒钵庵朱文瀚看到范仲淹已经长成一个聪明俊逸的小男孩,确实与众不同,心里非常喜欢。

朱文瀚见谢观音知书达理,有林下之风,突然心生爱意,于是便请师太为之作伐。而谢观音看到朱文瀚一表人才,气度非凡,特别是发现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于是重新点燃了久已熄灭的生命之火,经热心的师太从中说合,这两个不幸的家庭,终于合并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谢观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与朱文瀚结合了,谢观音母子拜别了苏州范氏家族,改嫁给朱氏,并随之赴湖南安乡上任。为了儿子在朱家不受歧视,谢观音毅然将范仲淹的名字改成“朱说”。

于是谢观音对儿子既慈爱又严厉了,常常叮嘱他:“在为人处事中,一丝一毫都不可轻视,谨言填行,一点也不得马虎!”

她自己也身为表率,凡事遵循礼数,勤俭持家。因为她待人诚恳,发自于心,更能善待前妻的儿女,且胜于己子,这一对侠义夫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把所重新组织的家庭建设得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为了能让范仲淹受到更好的教育,谢观音又将正定变卖家产和徐州所给的抚恤金的余资,在岳阳附近的云溪,以儿子朱说的名字,购置了一处田产,共有良田数十亩,水塘几方,房屋十余间,这就是所谓“安乡读书台”。

宋至道三年(997),谢观音夫妇将年方四岁的范仲淹,送到洞庭湖畔的太平兴国观,拜德高望重的司马道人为师启蒙读书。

这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非常丰富,真可谓是地灵人杰。范仲淹在这里受良师益友的熏陶和教益,纳天地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为此日后他写下了脍炙人口、天下闻名、气贯古今的《岳阳楼记》。

宋咸平元年(998)九月,朱文瀚升任淄州长史,全家随之北上赴任。

淄州,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所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唐天宝元年(742)改置为淄川郡,宋干元元年(758)复为淄州。

宋咸平元年(998)九月十五日,一家数口平安到达淄州,住在颜神镇秋口(今属淄博市博山区),范仲淹也就在秋口上学,期间他拜朱文瀚好友崔遵度为师习琴。

崔遵度(954—1020),字坚白,本江陵(今属湖北)人,后徙淄川,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和川主簿、太子中允、太常丞、直史馆,编修两朝国史,累官左司谏、寿春郡王府友,储宫建,加吏部郎中兼左谕德,古琴家,所著《琴笺》琴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宋景德元年(1004),朱文瀚任长山县令(今山东省邹平县),谢观音一家便从秋口迁往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从此范仲淹便长山上学。

时值北宋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宋朝三路官军全面溃败,战乱殃及淄州。先是溃散败兵沿途席卷蚕食,继而是辽朝南京留守耶律休哥所部骑兵部队的追杀虏掠,让这一地区的百姓受尽其苦。朱文瀚积极组织百姓进行自卫,使长山县免遭烧光杀光之灾,也让难民有了一席生存之地。

景德四年(1007),范仲淹考取秀才。

大中祥符二年(1009),朱文瀚正常退休,寄籍长山。此时谢观音已与朱文瀚生了三个儿子,据《朱氏三支二门支谱世表》载:“朱文瀚,子元文,原配初氏,生二子,继配谢观音,又生三子。”

朱文瀚的前妻初氏生有二男三女,五个儿女,范仲淹在朱家排行第六,加上谢观音生了三个儿子,那么朱家便最少有九个儿女。

这么一个大家庭,生活和经济负担都很重,从小就过惯艰苦生活的范仲淹自然知道节俭。然而朱家本来已是长山有名的富户,其它朱家兄弟也就不一样了。他们从小奢侈惯了,范仲淹却看不惯。面对他们那种觉得无所谓的样子,便多次进行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后更是不以为然。说得多了,有一次竟然老大还脱口而出:“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范仲淹听了突然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起来,这时才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你是母亲带到朱家的。”这事使范仲淹内心颇受刺激而震动,于是下决心要脱离朱家,云过自己独立的生活。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谢观音让范仲淹休学去当学徒,以学习经营商贾技艺。但是干了一个来月,因为看不惯商人们的虚伪和奸诈,便回家请求母亲允许他继续求学。继父朱文瀚得知后,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夸奖他,并积极支持他继续读书。

由于当地学塾已经不能满足范仲淹的求学的需要,正好县城里传来消息,说长白山醴泉寺从京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于是范仲淹决定去进山求学。

这样他便与同学刘生赶了五十多里山路来到醴泉寺,拜见到这位高僧宝志。一番攀谈后,宝志对这个志向远大、谈吐不俗的青年产生了好感,决定收留他在寺中读书。功课之余范仲淹还会主动兼做一些打更报时与巡逻护寺之类的工作。

长白山,位于邹平、长山、淄川、章丘四县交界处。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内西南六十里的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突有一泉涌出,为唐中宗赐名“醴泉”而得名。据《嘉庆一统志》载:“长白山,在邹平县南二十里,山阿有醴泉寺相传志公卓锡之地,宋范文正公读书寺中,有上下二书堂,在黉堂岭下,皆宋代所建。黉山,在淄川县东北十里,相传郑康成注诗书栖迟于此。醴泉寺,相传僧宝志卓锡于此,又曰范公泉,盖宋范仲淹读书处也。”

范仲淹体恤到母亲的难处,不愿向家里多要开支,于是坚持每天只煮一碗粥,等粥凉了后把它划为四块,再撒一点盐和菜末,拌上点醋,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他“划粥断齑”故事的来源。

范仲淹的这种刻苦精神,不仅感动高僧宝志,就连寺院的住持也被他感动,决定每天奖励他四个烧饼。据《章丘县志》载:范仲淹“见窑金不发,及为西帅乃与僧出金缮寺。”

有一天刚送来了四个烧饼,晚上饿了想吃时发现少了一个。这时发现一只白毛大老鼠,正叼着烧饼往外逃窜,他连忙赶了过去。老鼠跑到院子里后钻入了地下一个窟窿,他取来了工具,才挖了一尺多深就碰到一块青石板,用力掀开石板一看,洞里面竟藏着不少白花花的银子。他先是吃一惊,立即冷静下来,用泥土和石板将重新填好,既不声张,也从不放在心上。过了数十年长白山醴泉寺大殿遭受了大火,殿宇焚毁。主持想修复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银两,僧人们不约而同想起了范仲淹。认为他已经居“庙堂之高”,便拾掇老和尚派人到京城去找他。范仲淹对来人予以了热情款待,但并没有赠予什么银两,也没有给地方官写信,只是送给茶叶一包,来人悻悻而归。回来后众说纷纭,有人说范仲淹忘恩负义,不知报答。数日之后,主持用所赠茶叶拿来待客,发现茶中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东院有地穴,中藏一匣银,半数修寺庙,半数施孤贫。”这时僧人们半信半疑,连忙取来工具挖地,果然从中掘出白银数百两。于是庙宇修成了,还在寺侧面盖了一座“范公祠”,以作纪念。余下的银两则救济了方圆穷苦的百姓。这就是“窑金捐僧”的故事。

范仲淹进山求学的第一年,正遇上县里举行科考,范仲淹便去应试,被举为学究,以博闻强记名声大振。

学究,为一科举科目名,唐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称为“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

据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说:“范仲淹字希文,早孤,从其母适朱氏,因冒其姓,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少尪瘠(瘦弱),尝与众客同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遂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年二十余,始改科举进士。”

说的是曾经做过监察御史对人非常严肃的姜遵,一眼就看出谢观音的这个儿子相貌非凡,前程远大,单独留下带到后堂,郑重介绍给自己的夫人,拿出酒来盛情招待,如同骨肉亲情,真是慧眼识真才。

姜遵(963—1030),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宋咸平三年(1000)进士,为蓬莱尉,大中祥符中累迁监察御史,知滑州,充京东路转运使,换京西路。天圣四年(1026),拜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六年,为枢密副使。七年,迁给事中。八年卒,年六十八。

大中祥符元年(1008),朱文瀚在长白山醴泉寺认识了“应天双文” 之一的戚舜宾。

戚舜宾,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应天书院的奠基人戚同文之孙,太常少卿戚纶之子,应天府书院主事。

(五)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秋,应天府(商丘)新建书院建成,由戚舜宾主持书院事务。

应天府书院,原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城,后晋时杨懿曾在此建南都学舍,教授生徒,戚同文曾在此就读。杨懿逝世后,戚同文继承老师事业讲学于此,聚徒百余,称为睢阳学舍。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当地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杨悫)先生之庐”。大中祥符二年(1009),曹诚就其地筑学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广招生徒,并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以曹诚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赞赏。大中祥符二年(1009)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天圣四年(1026),晏殊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执教,整饬学风,成为“中州一大学府”,宋初兴学之风自此开始,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

范仲淹拜别父母,前往免费的应天府书院求学。行前谢观音将云溪庄园田地的契约交范仲淹,让他自己管理。朱文瀚则另修书一封交范仲淹,让他去安徽池州青阳县朱家庄老家替分朱氏的家产。

范仲淹到青阳朱家庄替分家产,曾留在读山读书。据《江南通志》载:“读山,在青阳县东二十里,有洞如垂铎,石皆青黛色,宋范仲淹读书于此,故名。”“范仲淹书堂,在青阳县东二十里读山之阳。”“范公祠,在青阳县学内,祀宋范仲淹。”“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范仲淹荐其才,擢左司谏,谪监池州酒税,乐九华之胜,于云外峯下,筑书堂以居。”据《嘉庆一统志》:“读山,在青阳县东二十里,相传宋范仲淹读书于此,上有读山、秀岩二洞,其北为长山。滕宗谅墓,在青阳县东十里金龟原。三贤祠,在贵池县城内,元郡守王兴祖创祠,以祀宋范仲淹、包拯、赵昴。正德中易名崇贤祠。襃忠祠,在石埭县南,祀宋丁黼。”

自此一别,就是八年。期间谢观音坚持吃斋烧香拜佛,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她的儿子在外平平安安。因为思虑过度,加上长期吃素而缺乏营养,导致神经衰弱睡不好觉,以致眼睛几乎失明,加上白发苍苍,显得衰老异常。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秋,范仲淹参加了科考,试题为《置天下如置器赋》,《君子以恐惧修省》诗,《顺时慎微其用何先》论。范仲淹回到青阳朱家庄,在读山读书,等待发榜。

大中祥符八年(1015)春,范仲淹登蔡齐(988—1039)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进士。同科进士有庞籍、滕宗琼、谢绛、吴育、昊遵路、魏介之、明镐、周骙、王丝、王渎、王焕、朱贯、沈周、沈严、郭维、萧贯、张昪、王益、欧静等。

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荣赴了御赐的宴席。记得大中祥符六年(1013),宋真宗赵恒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朝拜太清宫。商丘到亳州仅一百六十多里地,同学们都去瞻仰皇上尊容,就范仲淹却不为所动,有人问时他说:“要见得上金銮殿见”。这就是范仲淹读书应天府书院时“独不见皇帝”典故。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牡丹盛开,琳琅满目。新科进士们执长鞭跨骏马,在一片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举进士后他偕滕宗谅来到青阳长山(读山)和九华山游玩。滕子京爱青阳、九华山这里水秀山美,眷恋范仲淹友好情深,曾有言“爱彼九华书契”终归于青阳。逝世后其诸子遵其志,葬滕子京于青阳。

滕宗谅(990—1047),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泰州军事判官,任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奉调入京任掌殿中丞,调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今江西上饶),景祐二年(1035),年调池州监酒。宝元元年(1038),调江宁(今江苏南京)府通判,徙湖州(今浙江省湖州)知州,官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任泾州(今甘肃州泾川北)知州,立有战功,任庆州知州,贬知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后又贬虢州(今河南灵宝)。庆历四年春,贬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谪守岳州三年任内,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据《涑水纪闻》载,滕宗谅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约一万缗,就用于修建岳阳楼。据《岳阳县志》载,新修的楼台规模宏大,极为壮丽。滕宗谅写信给范仲淹,请他作记,随信附上《洞庭秋晚图》。范仲淹即应邀执笔,写下了名闻遐迩、广为后世传诵的《岳阳楼记》。庆历七年(1047)初,调任苏州,三个月后病逝于苏州任所,葬于苏州,后其子孙迁葬于青阳县城南金龟源。据《宋史》说:“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说:“庆历史,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

范仲淹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

广德军,北宋置。太平兴国四年(979),升广德县为广德军(治安徽广德桃州镇),仅领广德一县,属江南东路(治升州,今南京市)。至道三年(998),广德军改属江南路(仍治升州。仁宗时,升州升为江宁府)。天禧二年(1018),广德军复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南宋建炎四年,广德军属江南路建康帅府(仍均治今南京市)。绍兴初(约1131后),广德军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 绍兴初(约1131后),广德军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

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范仲淹虽然官职卑微,却敢于坚持正义,坚持原则,期间留下“怒写屏风”的故事。初入仕途的范仲淹,虽然只有二十七岁,但却处处显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从政才能。他以民为念,公平执法,一上任便天天仔细审阅诉讼案件,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案情,还亲自到狱中了解犯人情况。凡发现案情有可疑者,一定要重新审理,对于冤假错案积极平反纠正,为此常与太守意见相左。每每自以为是的太守,以势压人,对他大发雷霆,但范仲淹刚直不阿,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每次都争辩得面红耳赤,范仲淹在理,太守亦无可奈何。回到住处,范仲淹便将与太守辩论的案情与各自的言论主张,记录在迎门的屏风之上,以便常常观看,省察自己。等他离任的时候,偌大的一个屏风上,密密麻麻全都写满了字,太守闻听此事,心中忐忑不安,往深远长久处思之,行为收敛了很多。

范仲淹在广德任职三年,廉洁自守,两袖清风。在天禧元年(1017年)调离广德时,连盘缠都没有,只得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卖掉,当作盘缠,从安徽西北到东南,行程一千多里,徒步赴任。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谢观音收到儿子范仲淹的喜报,得知“礼部选第一,皇上亲典第七名进士及第”和“任广德军司理参军”的任命,高兴至极,速报知丈夫朱文瀚。朱文瀚平时心脏就有病,得知养子考上了进士,并授了官,一时兴奋而发病,经救治无效而去世,葬于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杏山。知道范仲淹新官上任,一时无法回家,谢观音就亲自料理完朱文瀚的丧葬之事后,才给儿子去信,并嘱咐儿子三年后再来迎接母亲,决定自己在家给丈夫丁忧守灵三年,尽心尽责。

据《长山县志》载,范仲淹“性至孝,虽改姓还吴,仍念朱氏顾育恩,乞以南郊封典,赠朱氏父子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官者三人……”“在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范仲淹归族后,也不断地用自己的薪俸(恩例俸赐),对苏州范氏族人进行经济上的接济和补偿,并决定开办“范氏义庄”。但是即便如此,母亲谢观音百年后的归宿问题仍无从解决,依然成为和苏州本族之间解不开的一个结。

(六)

大中祥符九年(1016)冬,范仲淹在广德司理参军任上,游览广德的太极洞,亲手题写了“跫然岩”,仍署名仍为“宋进士朱说”,此遗迹至今保存完好。

宋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官升二级,升文林郎,权(代理)集庆军节度推官。时年二十九岁,决意复姓更名。

集庆军,即毫州,又称谯郡。推官,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沿袭唐制。宋朝时三司下各部每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开封府所属设左、右厅,每厅推官各一员,分日轮流审判案件;临安府设节度推官、观察推官各一员;诸州幕职中亦有节度、观察推官。节度推官,从八品。

宋天禧二年(1018),范仲淹遵母嘱专程去把谢观音接到亳州与自己同住。接着母子二人一起去与朱氏家族交涉,但范仲淹归宗复姓之事受阻未果,“族人有难之者,公坚请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始许焉。”范氏家族中的掌权人一口否认20年前来过的谢观音母子,就连苏州居住的唯一最亲近的人,同父异母兄长范仲温也持“不记得了”态度,当从口气中听出涉及到家产,范仲淹毅然明确的表态“只为恢复我本来的范姓,不要一点家产”,但也没有被感动,当时只有范仲淹的嫂子丁氏(范仲温之妻)替范仲淹说了几句公道话,但也没有起作用。

于是直接上奏皇上,范仲淹在《奏请归宗复姓表》中说:“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他引用了范蠡、范睢的故事,终获朝廷批准,从此朱说便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字希文,并把母亲接来赡养。

宋天禧三年(1019),范仲淹升秘书省校书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至天禧四年(1020)。

校书郎,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定书画。明清废。

宋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任盐仓监官,监督淮盐贮运转销。期间,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作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具体全面负责治堰,至天圣二年。

1023年,年已三十四岁的范仲淹在谢观音的催促下,经好友李肱的介绍,迎娶应天府楚丘人太子中舍李昌言的长女、李肱的堂妹李氏为妻。

李昌言,宋州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太平兴国三年(978)进士,曾知应天府,官至太子中舍。其父李运,官太常卿。其兄李昌龄,官参知政事。其子李晋卿、李仲卿、李耀卿,皆进士及第。李晋卿,官秘书丞,女婿郑戬(字天休,吴县人)、范仲淹。李昌言素来家教严格,要求女儿择婿必于寒素之门,郑戬、范仲淹均少孤困窘,苦学成才,深得李昌言的赏识,便分别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们。郑范二人又是同乡,私交很好,性格也很相近,都固执己见,嫉恶如仇,彼此互相支持。宋夏开战以来,郑戬积极支持范仲淹筑城固守的御夏方针,当时范仲淹在麟修筑青涧城,在环庆修筑大顺城,郑戬都参预了。当时赵元昊尚在作乱,范仲淹得知自己和韩琦同授枢密副使时,却上奏朝廷要求继续留任边境,一连上了奏折五次,宋仁宗都不允许,只好取道赴京,推荐郑戬前来接任。

李夫人(?—1037),极为贤达,于景佑四年逝世。范仲淹晚年在《告子弟书》中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范仲淹一生中仕途坎坷,因直言上谏参宰相吕夷简三次被贬。范仲淹四十七岁第三次被贬徙润州,途中妻子李氏在饶州病逝,便将妻子李氏的灵枢停放在瓜州寺中,写信给朱氏子侄说:“六婶(范仲淹在朱家排行老六)神榇且安瓜州寺中,悲感!悲感!”此时,李氏已为范仲淹育有五个儿子,大的才十二岁,小的才五岁。范仲淹公务繁忙,无暇照料他们,只好将他们送回宁陵家宅由几位同母朱氏兄弟抚养。

宋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升大理寺丞,仍在西溪盐仓任上。长子范纯佑出生。

范纯佑(1024—1063),字天成,性英悟自得,尚节行。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父苏州,首建郡学,聘胡瑗为师。范纯佑尚未到年龄,常常要求入学,年龄最小,尽行其规,诸生随之,遂不敢犯纪,自是苏学为诸郡倡。宝元中,西夏叛,率兵驰据其地,夏众大至,且战且役,数日而成,一路恃之以安。事父母至孝,未尝违左右,不应科第,荫守将作监主簿,又为司竹监,得疾昏废,卧许昌,凡病十九年逝世,年四十九。有子正臣,守太常寺太祝。

为了避免母亲随自己频繁调动而奔波,范仲淹将家安在应天府。自己在这里读书五年,妻子一家都在这里,便把职田被分在这里。宋朝官员的俸禄制度为官佃制,一理功成名就,便有了俸禄,也就是说能分到自己的职田。

作为孝子的范仲淹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对母亲所说过的“登第来迎亲”,于是他把母亲接到应天府宁陵职田来赡养,并把同母异父朱氏兄弟也接来管理职田。从此谢观音一直住在应天府儿子的家中,与儿媳李氏、孙子范纯佑,以及两个孙女在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这八年来,谢观音将其丈夫范墉以及范墉原配陈氏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一生的经历,通过日常闲谈,全都告诉了知书达理的儿媳李氏。

宋天圣三年(1025)秋,范仲淹知兴化县事。他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在滕宗谅的协助下,修筑捍海堰,虽因暴风雪而一度停建,但其首倡之功甚伟。

天圣四年(1026)春,范仲淹徒监楚州(淮安)粮料院。

(七)

天圣四年(1026)八月二十九日,谢观音病故,享年六十四,被追封为颖川郡太君,后追封吴国太夫人,秦国太夫人。

范仲淹丁母忧期间,为母亲安葬而奔波于商丘、苏州、长山之间。此时苏州范氏家族以改嫁为由,拒不承认谢观音与范墉夫妻的合法性,干扰他们合墓;长山朱氏家族,主要是朱文瀚与初氏的儿子,以谢观音为续妻,且又被范氏接走为据,拒绝谢观音与朱文瀚合墓。在无办法的情况下,范仲淹将其母谢观音暂时葬在应天府宁陵职田(河南商丘)。

天圣五年(1027),服丧期间,范仲淹回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当时南京留守晏殊,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于是邀请范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范仲淹慨然领命,在宁陵和应天书院之间往来走动、居住、讲学。

天圣五年(1027)六月,次子范纯仁出生。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谥忠宣,人称“布衣宰相”。仁宗皇佑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殁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哲宗立,除给事中,元佑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徽宗立后,复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觏,以目疾乞归。着有《范忠宣公集》。

天圣六年(1028)七月,历时近二年的兴化捍海堰终于修成,因范仲淹首倡之功,后人誉之为“范公堤”。

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范仲淹守丧期满,经晏殊推荐,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

天圣七年(1029),秋,范仲淹以秘阁发解主持头试于太常寺,拔张问(995—1046)策论于高等。

天圣七年(1029)十一月冬至,上书谏宋仁宗率百官行拜贺太后寿仪,后又疏请太后还政,疏入不报,遂自请补外,出为河中府(山西永济)通判。

天圣八年(1030),任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通判。

天圣九年(1031)三月,迁太常博士,在河中府视察水利时,发现刘太后大修宫殿征集木料,上奏朝廷,要求停止修宫殿,被迁陈州(河南淮阳县)通判。

范仲淹在由河中府去往陈州(河南淮阳县)的途中,途经南伊川万安山高平陵拜唐相姚崇墓。受姚崇的启发便也在这里买地半亩作为母亲的墓地。范仲淹买好了墓地,赴陈州报到后便请假将母亲移葬于洛阳伊樊里(伊川县)万安山下高平陵。

后范仲淹学习姚崇,在去世后也葬在母亲的下首,永远陪伴着自己的贤良母亲。同时,上书皇上乞将磨勘恩泽迫赠父母。当年三子范纯礼生。

范纯礼(1031—1106)字彝叟,一作夷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哲宗元佑中,召为光禄卿,进给事中。后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出知亳州。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擢尚书右丞,罢知颍昌府。崇宁中,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移单州。五年,提皋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谥恭献。

(八)

治平二年(1065),范仲淹去世后十三年,由淄州长山县县令韩泽倡导,修建了全国第一座的范仲淹祠堂,并亲自撰写《范文正公祠堂记》说:“公家世姑苏,幼而孤弱无父所怙,而后随其母氏来居兹土,留而不出,遂为邑人。公没之后,邑里无传焉。噫!古之人有德行节义,取而旌之,犹能以厉其风俗,况有功扵天下者乎!治平中,泽出宰是邑,访公之迹,得公之实,因谓邑中诸君子曰:范公爵位如此其逹,功烈如此其显,岂非兹邑之胜事耶?何久而不为之祠?诸君从容而语曰:今日之议允符夙昔之愿,盖邑素有是心,而患在位者未尝注意。旣闻泽言,翕然乐从。治平二年三月四日记。”

北宋靖康之变,北方许多族姓大户纷纷南逃,淄州长山县朱氏族人也逃往池州青阳老家,同时带去朱氏族谱及朱氏与范氏的某些遗物。

据金翰林学士邹平刘仲元《范文正公书堂记》说:“傍邹邑山也,黉山处其东,长白峙其南,圣王诸山连峯委㑹于其西,圣王之南有山曰会仙,其峰壁立特起,苍翠可爱,其中有堂故基,曰书堂,世傅以为文正范公之别墅也,公复有上书堂在会仙之南,黉堂山之上,黉堂之得名者,亦以公尝读书于其上故也。仲元忝为邑人,求游堂下,慨然有感于中,乃为之歌曰:邹邑之阳兮耸列群山,会仙特起兮秀色可飡,有峰兮峨峨,有水兮潺潺,松风兮萧飒,白云兮徃还,公之㳺兮水曲,公之居兮山颠,公之诵兮林下,公之歌兮云间,瞬千古兮易徃,仰高风兮莫攀,德巍巍兮山之高,心休休兮云之间,凛兮孤松之操,渊兮巨浸之澜,谁复继此遐踪兮,跻斯民于寿域之安?”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青阳县令丁木经过仔细调查访问,得知距县城不远处长山有朱氏家族,其《续谱》中有范仲淹生母谢观音画像。既然事实确切,又有实物可考,因此决定在青阳长山为范仲淹修建祠堂,并邀请当时在朝廷担任朝请大夫的池州籍官员丁黼作祠堂记。

丁黼《池州范文正公祠堂记》说:“文正范公以劲饰大志,盛德壮烈,卓然为宋名臣。凡宦游人怀其惠,莫不有祠。池阳(安徽贵池)虽非公所仕之地,而亦祠之学宫,盖以其少长于长山朱氏也。《国史本傅》及欧阳公撰《神道碑》俱云:公生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适长山朱氏。然人漫不知长山为何地?朱氏为何人?而公之寓于其家几何时也?”

“天台丁君木宰池之青阳,政成暇日,讨究先贤遗事,慨然慕之。长山去县仅十五里,朱之族故在,遂访求其家,得公之《续谱》遗墨,及公与母谢夫人之画像。又从好古博雅之士,根据其本末源流,既毕,委故人程君爚(程爚,南京北城兵马指挥?门人程爚侍疾,朝夕无惓容,先生以《明心》、《明性》二说及《孟子》、《毛诗》解授之。)过黼而言曰:将为祠堂,愿有述焉。黼谢不敢,其请益坚,有不得辞。凡公之立言立功,具载方册,不必赘叙,独以其在长山之事言之,谨稽诸记录。”

“公之父墉从吴越钱氏入朝,历成德、武信、武宁军掌书记以卒。元妃陈氏、继室谢氏。其卒于徐也,归塟于吴中之天平山,陈氏祔焉。谢氏无以为生,改适朱君文翰。公生于端拱二年,犹在襁褓,而鞠于母。朱氏云:族有在应天府者,故公以及冠,辞母絶江逾淮,学于应天,盖景德之末祥符之初也。阅五六岁登进士第,则在祥符之八年,欲便亲飬。授广德军司理叅军,迎母以徃。”

“公之从朱姓,几四十年。朱氏之《谱》,则文翰以景德初(1004)尝任淄州长史,后以公赠兴得太常博士。公之手帖与博士之孙延之,在明道二年乃改郡至丹阳时,犹称延之为秀才,而待以子侄礼。又一帖在庆历五年者,则称之为官人,盖巳受公奏补。而帖中颇及延之兄之子求异姓恩泽事。由此观之,公留止徃来长山,历时最久,其亲爱顾念朱氏情义最笃,皆以母故也。”

“择地之爽垲,且与朱氏附近,为屋十楹,有室以奉遗像,有堂以严祭享,委学职王震董其成,朱氏近族守其祀,”

“去长山数里,有滕子京待制墓,公与滕为同年进士,生尝荐诸朝,死尝铭其窀,欲以配祀。”

“绍定二年(1229)九月二十有二日,朝请大夫丁黼记。”

据《范文正公褒贤集》说:“长山,在池州青阳县东十五里,公幼读书之地。……池人以公随所养父淄州长史朱文翰之长山,非读书于长白山。”

丁黼(1166—1236)字文伯,号延溪,石埭(安徽省石台县),乌石乡乌石村丁家坂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迪功郎崇德县尉,转承直郎升州录事参军,改奉议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迁司农寺丞。嘉定十六年(1223),被诏赴行在,累官军器监。直秘阁知信州吉州,诏迁提刑,寻充四川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以右文殿修撰充广西副制置使,守静江。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工部侍郎、成都知府。端平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员不足七百,他多次上疏告急,又遣亲子赴京求援,然而援军却未至,他二次出城应战,临阵说:“职在守土,将安之!”然而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于成都城西南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敕令在石埭建的“褒忠祠”以祀。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范墉晚子,生于宋端拱二年乙丑岁(989)八月初二丑时,殁于宋皇佑四年壬辰岁(1052)五月二十日辰时,享寿六十四岁,葬于河南洛阳伊樊里万安山。苏州天平山葬衣冠冢,名“万笏朝天”,壬龙入首,干山巽向,左水倒右出禄,存丙胎位而去,山砂回作城阁。世居苏州吴县,二岁而孤,随母谢氏从于淄州长山朱文瀚家,遂以朱姓,取名说。初住长白山僧舍修学,缺衣少食,生活十分清苦,后又居南都郡学舍。“断齑粥”,继续苦读,终于在宋祥符八年(1015)举乙卯科进士,礼部选为第一名,初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天圣四年(1025)钦授奏事参政兼大学士侍讲,官至辅宰,封汝南公。所至均有惠政,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不少地方的老百姓还立像建生祠,香火奉祀,先儒有论“本朝人物,公为第一,佐宋皆圣贤,事业白璧无瑕,光彩照人。”宋仁宗欲大用公时,公却病疾逝世,宋仁宗曰:“范仲淹方始大用,如是惜哉。”谥封“文正”,赠兵部尚书,追封楚国公,赐碑曰:“褒贤之碑”。赐庙额曰:“忠烈庙”。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岁(1716)清帝降诏全国各省、州、县,配祀圣庙在先儒司马光之上,皇帝遣朝廷六部官员于同年正月十三日奉入圣庙崇祀。妻李氏,太师李昌龄公之女,封诰命夫人,又妻彭氏,彭氏谥“仁肃”,封为一品太夫人,生四子,长范纯佑、次范纯仁、三范纯礼、四范纯粹。立从子范纯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