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小儿感冒,这套推拿法学起来

 渐近故乡时 2018-03-20

小儿脏腑娇嫩,特别是肺脏,且脾常不足,肝肾的排毒功能弱,对外界气温刺激的屏障功能差。每当气候变化、寒温失调,或饮食太过之时,均易引起感冒。本文所述保健手法具有增强体质、促进消化、帮助排毒、预防感冒的作用。


通用取穴


补脾经150次(见图1),补肺经150次(见图2),按揉迎香30次(见图3),搓揉耳垂1 min(见图4),摩腹150次(见图5),捏脊3遍(见图6)。



补脾经 部位在拇指末节桡侧缘,属线状穴。用大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脾经;离心推为泻,称泻脾经;来回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泻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清脾经能运脾消积。


补肺经 部位在无名指末节掌面正中线,属线状穴。用拇指或示、中指推,向心推为补,称补肺经;反之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能补肺益气,清肺经能宣肺止咳化痰。


按揉迎香 部位在两鼻孔下外侧,属点状穴。用示、中二指端分别按于两鼻孔外下方并揉之,称按揉迎香,又称黄蜂入洞。按揉迎香有发汗解表,通鼻窍的作用。


搓揉耳垂 耳垂穴位于耳垂前面中点。用拇指、示指相对,在耳垂穴周围搓揉,称为搓揉耳垂。搓揉耳垂有疏通经络,活血散寒,调理脏腑的作用。


摩腹 部位在腹部,属面状穴。用掌或指摩法,称摩腹。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能消食、理气、通便,逆时针摩能健脾止泻。


捏脊 用双手拇指和示、中指相对,做捏物状手形沿脊柱两侧,自腰骶捏起皮肤不断向上捏至大椎处。每捏3下,需用力提1下。


加减取穴


早产儿、病后体虚 加补肾经200次( 见图7),揉上马150次(见图8)。



补肾经 部位在小指端螺纹面,属面状穴。用拇指旋推或直推,旋推或向心推为补,称补肾经;离心推为清,称清肾经。肾经宜补不宜清。补肾经有补肾壮阳,强健筋骨的作用。


揉上马 部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间指掌关节凹陷中,属点状穴。用拇指揉,称揉上马。揉上马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消肿的作用。


汗多 加揉肾顶150次(见图9)。



揉肾顶 部位在小指尖顶端,属面状穴。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肾顶。揉肾顶有收敛肾气,固表止汗的作用。


体肥唇红 加清肝经150次(见图10),清天河水50次(见图11),清小肠100次(见图12)。



清肝经 部位在示指末节掌面正中线,属线状穴。用拇指或示、中指,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清,称清肝经。此穴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可用补肾经代之(因肾属水,能生肝木)。


清天河水 部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一直线,属线状穴。用示、中指推,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清天河水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安神养阴的作用。


清小肠 部位在小指尺侧缘从指尖到指根的一直线,属线状穴。用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小肠;离心推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能滋阴利水;清小肠能清泄湿热,分清泌浊。


便秘 加退六腑50次(见图13),推下七节骨50次(见图14)。



退六腑 部位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的一直线,属线状穴。用拇指或示、中指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退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推下七节骨 部位在第四腰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属线状穴。用拇指或示、中指自尾骨端向上推,称推上七节骨。自命门穴向下推,称推下七节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清热通便。


注意事项

适量户外运动 特别应在冬季进行,以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抗寒能力。


衣服不宜过厚 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以不宜重衣厚被。


保持空气新鲜 居室常开窗通气。


饮食荤素搭配 不宜过食高蛋白饮食。


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应少去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超市等。


饮食顺应季节 夏季宜食绿豆、百合及时令水果。冬季宜食红枣、红豆、银耳。忌过食生冷,少食膨化食物及包装饮料。


作者: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任现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