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七市(州)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昵称15221501 2018-03-20

2018年七市(州)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恩施州教科院 向贤琼

一、试卷整体评价

本试卷从形式设计到内容选择,符合语文高考全国卷的一贯传统。考查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要求,注重了试题的继承性与稳定性,便于学生的复习。题目类型、命题角度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富有科学性。试题坚持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并举,并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总体上是一份优质试卷。

1、紧扣大纲,试题难度适中

2018年考纲延续了2017年的要求,只在部分词语及概念表述上做了更科学的调整:关于能力层次要求将“归纳整合”作为整体概念提出来,有强化的意味;关于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把“概念”变成“词语”,更符合文学类文本的特点;关于写作方面将“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一点,表述也更科学一点。

本次命题单位在研究2018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紧扣高考大纲,整体上延续了2017年的试卷命制格局,同时又注重了难易适度,以恩施地区为例,语文平均分为95.2,难度系数为0.63,符合高考要求。

满分

参考人数

最高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150

20454

128

95.20

0.6346

11.7535

0.1850

2、选材经典,注重人文关怀

此次命题,材料选择契合了新高考关于对经典文化传承的要求,如文言文选自《明史》、作文材料的“汉语盘点”、言文字运用中的古人情怀和风流、古诗阅读中的唐宋诗词等等,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经典文化的传承,注重人文关怀,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3、时效性强,洋溢生活气息

在命制前期,命题人员收集整理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智慧医疗、冰花男孩、《妖猫传》等社会热词集中进入学生视野,契合时代特点,时效性强,处处洋溢生活气息。

白璧微暇之处,一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三个选择题选项过于简单,能完全从文本中摘取答案;二是审题还不够严谨,第14小题题干“这首词”表述有误。

二、答题情况分析

小题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得分率

标准差

区分度

01

3

2.02

0.6737

67.37%

1.4066

0.4307

02

3

2.78

0.9255

92.55%

0.7879

0.1514

03

3

2.43

0.8095

80.95%

1.1782

0.2651

04

3

0.89

0.2962

29.62%

1.3698

0.0896

05

5

2.26

0.4526

45.26%

0.8494

0.1254

06

6

2.39

0.3977

39.77%

1.0859

0.1675

07

3

2.29

0.7619

76.19%

1.2777

0.4083

08

5

2.44

0.4871

48.71%

1.6341

0.2035

09

4

2.30

0.5742

57.42%

0.7992

0.1515

10

3

2.44

0.8128

81.28%

1.1703

0.3312

11

3

1.42

0.4745

47.45%

1.4981

0.2499

12

3

1.98

0.6599

65.99%

1.4213

0.5980

13_1

5

2.18

0.4364

43.64%

1.0668

0.2344

13_2

5

1.91

0.3812

38.12%

0.8433

0.1564

14

5

3.17

0.6347

63.47%

1.8104

0.3517

15

6

1.81

0.3024

30.24%

1.3713

0.2003

16

5

3.25

0.6506

65.06%

1.6167

0.4285

17

3

1.63

0.5435

54.35%

1.4944

0.2837

18

3

1.97

0.6572

65.72%

1.4240

0.5180

19

3

2.13

0.7104

71.04%

1.3608

0.4103

20

6

2.06

0.3441

34.41%

1.4061

0.2823

21

5

4.49

0.8973

89.73%

1.0754

0.1137

22

60

44.12

0.7353

73.53%

5.5698

0.0662

5题失分点:a.很多的学生不能把握文体特征,把散文当做小说来理解,并且把它当做小说的作用来解答b.学生不能紧扣文本回答,随意的杜撰答案。
    6题:该题设题平稳,简洁有力。学生失分点:主题阐述浅显,只谈到热爱大自然,要有一颗听海的心,并未上升;主题阐述错误,如保护环境,对自然的敬畏等;学生不明文体,误认为是小说文本,答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只写行文线索,揭示主旨,并没有具体分析说明;学生未认真审题,理解成了“听海的心”的含义了;

9题 :该题重点考察学生筛选、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不连续文本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对于题目要求理解基本到位,但语言表达方面仍有欠缺,主要问题有:1.不分点作答,答案缺少条理性。2.答题时只描述现象,不概括本质。3.各答题要点交叉重复。4.语言啰嗦繁复,影响得分。

13-1:本题主要对“赉”“绌”“录”三个实词的考查,全句赋分5分,平均得分3分左右,难度适中。2、从0分到5分均有分布,试题区分度较明显。存在的问题:1.通假字看不出,“绌”通“黜”;2.省略主语看不出,翻译时未作补充;3.随意改动原来句式,不少考生用被动句翻译;4.书写错误,如“记录”误写成“计录”“纪录”。

13-2:本句翻译情况较差,大部分同学把“鞫”误译为”“捉拿”“缉捕”“逮捕”等;大部分同学没有直接翻译“宥”;很多同学翻译时,没有注意整个句子的句意逻辑。“鞫”“宥”在文言文中,是比较常见词语,学生翻译得并不好。所以,在后期的备考中,要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尤其要加强实词的记忆积累。

15题:诗歌鉴赏题选材符合高考 “唐宋诗词中著名诗人的非流行作品”的趋势,文本较好理解,生活气息浓厚,引导考生注重人情世故,第14题选项巧妙勾连课本诗文。第15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抒情方式”,设题设问规范。
    本题得分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只有1.81,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但考生在答题中的问题明显,有些还是严重的常识性问题:1、对表达技巧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混为一谈、区分不清;2、容易答到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或者颔联答间接抒情、颈联说直抒胸臆;3、错得离谱的“抒情方式”有“回忆、记叙、引用例子、对偶、排比、起兴等”。
    16题:本次默写所选的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孔子的《论语》两名篇,学生的默写情况很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错别字严重,例如,一片神鸦社鼓中的“鼓”写成了“谷”,“古”,“射古”,把“愠”写成“蕴”或者“瘟”,等等。二是答非所问,记不住,对文章没有理解,答得张冠李戴。三是所填的句子对不上号,随心所欲的写,例如,可堪回首,这个空,填写得是五花八门,填什么“赢得仓皇北顾”,“烽火扬州路”,“一樽还酹江月”,等等,对于《论语》中的两句,很多学生记不得,填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日参省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填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因而很多学生只能得3分2分,得满分的较少,学生失分严重

20题:1、本题共6分,每句2分;2、第一句的句式可以用"也不应⋯"或"不止⋯",句式上,绝大多数学生填写正确,但内容上要切合范仲淹的作品,只有极少数同学能结合《岳阳楼记》完成句子;3、第二句的句式可以用"又有⋯"或者"也有⋯",同样地,绝大多数完成得很好,但内容上要合乎"魏晋风流"和"破解羁绊"的语境,比如陶渊明、曹操等,绝大多数同学填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完全没考虑"魏晋风流"的内容;4、第四句句式上要用"反而"来转折,内容上要与"现实"相对,比如"理想""本心"等,而且要仿照"泥淖",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在句式上有大多数同学用了"而且",没有注意后面句子是向相反的一面解说的,内容上就错的太远了,既没有与"现实"相对,又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总之,本题得满分的较少。

21题:考察学生对题目意思的理解学生的仿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细心程度。亮点: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得高分甚至是满分;失分点:学生找到了句式,但是在修改的过程中内容表述的不是很完整。

22题:作文采用双评,55分以上只有一人,52分以上全州只有32人,学生得分集中在44-45之间。平均分44.12.

亮点一是审题准确,离题偏题少选一个字词最好写,同时不存在离题现象,选两个字词就要注意其关联,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比较明智。二是拟题能抓住关键词

三、典型问题分析

1、散文阅读失分严重。总分14分,平均分只有5.3,尤其是第四题平均得分0.89。主要问题:一是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二是缺少正确的答题方法,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三是不能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鉴赏评价能力较低;四是概括能力差,不能准确表达。

2、诗歌文本理解不透。尤其是第15题,平均分只有1.81。诗歌鉴赏重在对文本的理解,读懂诗歌是关键,但学生对颔联、颈联的所记之事没有准确把握,导致不能答到核心术语,出现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混为一谈,甚至出现严重的常识性问题,平常训练不应重技巧,重文本才是王道。

3、作文质量不高一是思想的肤浅化不少学生写作停留在热点现象本身,就事论事,欠缺对现象、热点进行提炼,从而运用辩证思维,就事论理,关注本质问题,比如只谈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的成功之处,而忽略其存在的问题,只谈共享,而忽略共享方式与生活、共享与和谐、共享与发展、共享与幸福的关系,表现为思想的肤浅,浮在表面,难以沉下去看问题。二是内容的空洞化学生写作素材欠缺,对热点了解不够具体深入,难以举出具体有说服力的事例进行同类延伸,论述空洞乏力。三是语言的幼稚化写作语言要求语言简练、深刻、优美,再加上适当的专业化、成熟化,不少学生写作语言随意化、低俗化表现明显。四是结构的杂乱化部分学生写作没有严谨的结构意识,甚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缺乏对结构的写前构思,故而结构混乱或者没有结构。五是抄袭阅读材料部分考生在写“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时抄袭论述类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现象比较严重。

四、后期备考建议

1、研究考纲微量变化

  2018语文考试大纲虽然稳定,但信号强烈,所有大题具体分值有“约”,题量全部采用概数“左右”,非连续性例题增加题型变化,强化时事分量,突出归纳整合。

2、研究学情突出重点

文学作品简答题、诗词鉴赏、名句名篇、作文,这几块应该成为复习的重点,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二者并举,不可偏废,更要有文体意识。

3、保持训练速度强度

2018年高考阅读量可能会大大增加,文章变长,信息驳杂,需要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筛选、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因而组合试题时应首先保证试题质量,搞好限时训练,花样新题、老题交叉训练,加大训练强度。    

4、作文强化构架意识

临近高考,作文除最基本的审题立意训练外,应该强化行文思路,尤其是论述类作文,一定要有整体的构架,建议多递进、正反论证,少并列式的三段论,做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