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走近温阳散寒第一方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8-03-20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渴能康”?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用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肾强心,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少阴之寒邪。本方药仅3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临床运用机会颇多,远远超出了原书的适应范围,而可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病证。俗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 结合本方药对配伍,谈谈附子与麻黄细辛的配伍组方意义及应用。

1、单药特性

附子,《本经》曰:“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瘕积聚,血瘕,寒温,痿。”辛能行能散,温能散寒助阳,后世医家多用其温助阳气。《本草汇言》云其:“乃命门之要药”、“服之有起死生之殊功”。《本经》中记载其能“破癥瘕积聚,血瘕”,其本在于阳气虚衰,气血凝滞不通,故而产生积聚、血瘕。《本草崇原》曰:“癥瘕积聚,阳气虚而寒气内凝也。”附子温阳化气,使气血得运,自然不会再生癥瘕积聚。

麻黄,《本经》云:“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汗,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瘕积聚。现代医家对麻黄的认识多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其功效大致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类,而李士懋却强调其“发越阳气,解寒凝”的功效,也就是说麻黄不仅发散在表之寒邪,亦可以发散在里之寒邪,还可以助阳气的输布,消除因阳虚而产生的阴寒凝泣之象。

细辛,《本经》曰“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细辛的常用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而李士懋却认为其有“启肾阳,散沉寒,且能引麻黄直达于肾,散直入肾经之寒达于肌表而解。” 《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2、药对功用

附子长于温散里寒。细辛长于疏散表寒,止痛。二药配伍,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二者一攻一补,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使之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补中有散,扶正而不碍邪。麻黄还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附子具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合而使用,温阳利水消肿之功颇佳。另外,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里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麻黄、细辛均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药,然麻黄 辛开苦泄,重在宣发卫气,开通腠理,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主散肺与膀 胱经风寒;细辛辛温走窜,达表人里,外行孔窍,直透肌肤,攻逐表邪, 内走经络,宣泄郁滞,温通百节,可散肺与少阴肾经风寒,两药同用,协 同鼓动内外之阳气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此外,麻黄能宣肺平喘,细 辛能温肺化饮,配伍使用,又有温肺化饮,散寒平喘之效。

3、三药组方深意

附子善于温阳,麻黄善于鼓荡阳气,散寒凝,细辛能启肾阳,并能助附子、麻黄走窜于人身极细极微之处。三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温阳散寒之奇功。李士懋谓其为“温阳散寒之祖方”。钱潢《伤寒溯源集》卷9:“以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微发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