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银行业务结构优化成效初显 净利润逾37亿

 扫地僧一一 2018-03-21
文/重石
3月16日晚间,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63.HK)发布2017年业绩公告,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重庆银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7.64亿元,同比增长7.5%;总资产增长13.3%,达到4227.63亿元。
细看重庆银行业绩公告不难发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强监管的背景之下,银行业不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作为银监会确定的12家城商行“领头羊”之一,重庆银行也在不断顺应市场变化进行业务变革,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重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626.24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占比上升8.3个百分点,至35.3%。发力个人贷款业务迹象明显。
图片
发力个贷成效显著
“重庆银行主动调整了业务结构,优先满足个人客户信贷需求,重点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且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0.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9.3%,在个人贷款中占比快速上升到47.9%,优化了个人零售贷款的产品结构,有效分散了业务风险”重庆银行个人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表述。
除了个人消费贷款外,其信用卡业务也得到较好发展,2017年重庆银行信用卡透支业务较上年增加7.98亿元,增幅23.5%。
重庆银行将个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归因为两点:一方面依托于产品的不断创新,重庆银行先后推出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捷e贷、薪e贷、幸福贷等市场反响良好的产品,积极融入到消费金融生态链中,与多家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在场景、渠道和技术上深度合作,增强在流量和风控技术上的能力。
另一方面,该行不断完善金融科技设施和体系,搭建了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科技设施,满足实时、高并发、大批量数据加工处理需求,在个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转型使得重庆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个人贷款余额为626.2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为677.21亿元。贷款、存款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图片
大数据产品破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作为一家立足地方的城商行,重庆银行在小微业务上,一直颇有建树。不断推动小微业务产品创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2017年,重庆银行加快“好企贷”业务迭代升级,实现“秒批”、“秒放”功能,服务范围覆盖四川、贵阳区域,截止2017年12月,“好企贷”已累计申请13598笔,获批3621笔,目前余额已达13.27亿元;同时聚焦“三农”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开发“新六产助农贷”产品,重点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制定准入量化标准,简化贷前、贷中、贷后流程,实行批量营销、批量审批、批量贷后管理模式,“新六产助农贷”目前余额达到3.58亿元,客户数1337户。
重庆银行在西南地区率先推出了首个在线小微信贷产品“好企税信贷”。“好企税信贷”是基于重庆银行搭建的小微大数据风险评分模型,同时结合工商、司法、税务、人行征信等多维度大数据推出的针对小微客群的“好企贷”系列产品之一。
传统小微业务没有系统的信用评价体系,“好企贷”通过不断的探索及实践,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以科技金融的方式介入传统小微业务。自2016年7月面世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发展,现已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产品多样化、覆盖多元化的在线小微信贷产品。其中“好企税信贷”于2017年7月正式在贵州地区投产,2017年12月在四川地区试运营;2017年11月“好企贷”系列产品之抵押版“好企税抵贷”在重庆地区进入试运行。
在谈及未来重庆银行如何继续支持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时,重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2018年,一是将继续做大做强“好企贷”系列品牌。拟于年内落地陕西版好企贷,实现好企贷业务版图的进一步扩张,不断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打造金融科技实验室,建立全新的、可支撑多场景、多产品、全流程的智能化信贷支撑体系,并拟于年内,以上线1-2个场景化的产品为平台的落成标志,为未来产品的迭代升级、快速研发搭好基础设施。三是将以业务为导向,强化数据治理、深化大数据应用,将数据应用渗透至未来的产品研发、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等经营领域。”
图片
持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作为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内陆城商行,重庆银行上市后不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在2014年5月,即被纳入MSCI指数。而在2017年6月14日,标准普尔(S&P Global Ratings)公布了对重庆银行的评级报告。给予重庆银行“B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以及“A-3”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给予重庆银行“cnA”的长期大中华区规模评级及“cnA-2”的短期大中华区规模评级。国际顶级评级公司给予重庆银行投资级评级,即是对该行长期稳健发展的肯定。
而在2017年12月20日,重庆银行境外优先股成功发行,并于2017年12月21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重庆银行本次境外优先股的发行股息率为5.40%,募集资金总额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5亿元),在有效补充重庆银行一级资本的同时,也打开了该行通向海外债券市场的战略通道。
本次境外优先股的成功发行也创造了中资银行系境外优先股发行的多个先例:票息成本最低的中资城商行境外优先股发行;定价利差最低的中资城商行境外优先股发行;从初始价格指引到最终定价收窄幅度最大的中资银行优先股发行。
资本市场对重庆银行的认可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