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活着,就要一意孤行

 来来永胜 2018-03-21


扶植学术、激励创新、铸造精品、传播知识




来源:人文在线
编辑:小文





今天是9月26日,在64年的今天,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他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


于传统学悲鸿尤推崇任伯年,自说是任伯年“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岁去世,徐悲鸿也只活了五十八岁。


徐悲鸿喜欢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于徐悲鸿不愿卖画,生活拮据,见到任伯年画,只能拿自己的画和别人交换。他的一生非常执着于作画,他的认知中没有什么东西比绘画还要重要。



在他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亲,但他不满这门婚事离家出走,后被父亲抓回来结婚。18岁生子取名为劫生,意即“遭劫而生”,但家人为他改名为吉生,后早夭。徐悲鸿不愿被家室拖累,到上海学画。


后来徐悲鸿爱上了蒋碧薇,两人一同私奔到法国留学,他希望蒋到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后,爱上艺术,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徐悲鸿攻美术,蒋碧微学音乐。二人彼此尊敬,互相鼓励,当时在留法同学中不知引得多少人羡慕。


然而好景不长,徐悲鸿流连于书店和画店,对艺术的如醉如痴的追求,使蒋碧微敏锐地看出,徐悲鸿只爱艺术,并不爱她。一对情侣刚刚开始共同生活的时候,就投下浓重的阴影。 


后来徐悲鸿与蒋碧薇离婚,但是徐悲鸿也不曾亏待蒋碧薇,并且答应了蒋碧微的一切要求:现款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悲鸿的作品一百幅,作为她今后的生活费,此外,还须将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作为儿女抚养费。


虽然两人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争吵,但是徐悲鸿对蒋碧薇还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在徐悲鸿的眼中:爱情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不能被替代。


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



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傲骨,是一个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不可以贬低与践踏的,不做一些庸俗卑贱的事,在失败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面对冷眼不气馁。就是怀着这个信念才让徐悲鸿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转而聘齐白石为教授。


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木匠出生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可惜,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一片冷嘲热讽。



但是徐悲鸿却亲自乘坐四轮马车到齐家邀请齐白石去北平大学任教,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


“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的个性,给中国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流。其实,无论是走在人生的路上抑或其它,如若我们肯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去看自己的路,也许会洒脱一些。


不必为凡物扰了心思。如若我们能如徐悲鸿般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许更能做好自己。


不去管别人的看待,是荒谬也好,绝伦也罢。随性而为,率性而活。这般多好。因为这个世界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无论怎样的变化,却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