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3) 2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桂枝汤人: 形体消瘦 豆芽身材; 面色白皙(小鲜肉); 皮肤细腻 湿润,易出汗; 扁平腹,腹直肌虚性紧张,腹壁薄(少腹弦急); 脉浮而虚缓; 体力差,易疲劳; 性欲差(阴头寒)。 (2)龙骨、牡蛎证: 尺脉浮露; 脐腹悸动; 心悸;头晕; 汗出;失眠;多梦; 遗精 滑精。 22桂枝茯苓丸 基本条件:体格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 (1)脑证(颅内瘀血): 头痛、失眠、烦躁、易怒、头昏、健忘、头晕、思维迟钝、语言不利。 (2)面证(面部瘀血): 面红 或潮红 或暗红 (高原红)或发青; 面部皮肤粗糙,如橘子皮; 酒糟鼻(鼻翼毛细血管扩张); 眼圈发黑(熊猫眼); 唇色暗红; 舌暗紫或暗淡,舌下静脉怒张 迂曲。 (3)腹证(盆腔瘀血): 易便秘; 易发痔疮(肛周瘀血); 易发前列腺疾患; 易发盆腔疾患; 易腰骶酸痛; 下腹部充实 饱满 紧张 抵抗 有力,压痛明显,尤其左下腹。 (4)腿证(下肢瘀血): 下肢皮肤干燥,易起皮屑; 小腿易抽筋(芍药腿,下肢缺血); 下肢静脉曲张,不能久行; 下肢浮肿 或独脚肿 或独腿肿; 下肢肌肉有紧绷感; 下肢皮肤色暗 发黑 溃烂(老烂腿); 膝以下发凉(老寒腿); 足部易生冻疮; 足底龟裂 鸡眼; 易下肢疼痛。 (5)皮证(皮肤瘀血): 肌肤甲错,皮肤干燥 肥厚 粗糙 皲裂 溃疡 结节 囊肿 丘疹等。 便秘 腹痛,加制大黄。 腰腿疼痛,加怀牛膝。 皮肤病,加薏米仁。 23桂枝芍药知母汤 (1)外证未去,关节疼痛:桂枝汤; (2)祛风:防风;散寒:麻黄 附子 生姜;化湿:白术;清关节伏热:加知母;化关节瘀血:赤芍。 24葛根汤 (1)麻黄证: 神气不旺,嗜睡 疲倦; 体格壮实,肌肉丰满、结实; 体力劳动者或身体强壮的青壮年多见; 皮肤粗糙干燥,皮糙肉厚,不易出汗; 面色黝黑 黄暗 少光泽。 (2)葛根证: 葛根背(后背肌层厚实、致密,项、背部肌肉僵硬 酸困 不适,两侧竖脊肌按之有压痛)。 口中渴。 自下利。 (3)咽不红(排除里热,否则考虑葛根芩连汤)。 所治疾病: 性功能障碍、小儿遗尿、痤疮、肥胖症等。 用于卵巢机能低下引起的月经周期长、月经稀发、月经量少、闭经,本方似有激活性腺机能、活跃卵巢功能的作用,与温经汤合用效果更好。 25葛根芩连汤 见于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中年男性。 (1)葛根证: 体格肥胖壮实; 项背肌肉厚实,竖脊肌挛急 压痛,项背僵痛不适; 全身困重 疲惫 嗜睡; 自下利,大便不成型,易腹泻。 (2)黄连 黄芩证: 唇 舌 咽 眼红,满面红光; 舌苔黄腻; 心烦焦虑失眠; 口干 口苦 口臭; 大便秘结; 脉滑数有力。 26甘姜苓术汤 中年妇女多见。 (1)白术 茯苓证: 形体肥胖,尤其腰 腹 臀 大腿部肥大 松软 冷重。 平素身体困重,全身关节、肌肉酸困沉重。 易浮肿;易便溏;易汗出(水汗)。 水样分泌物多,清稀不臭。 (2)干姜证: 舌苔白滑水腻(干姜舌)。 27甘草泻心汤 各种粘膜病,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手足口病、白塞病、红斑狼疮、宫颈炎、宫颈糜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直肠炎、胃溃疡等。 (1)黄连 黄芩证: 粘膜溃疡、溃烂、糜烂、糜碎; 舌红 唇红; 心悸,烦躁,失眠; 脉滑数。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粘膜问题,可用小柴胡汤与甘草泻心汤合方治疗(小柴胡汤加黄连)。 28黄连解毒汤(参照人物:关公) (1)黄连证: 体格强健 结实。 烦躁 焦虑 好动 失眠 多梦 亢奋。 面色潮红 黑红,油光而亮。 粘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如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多。 口唇暗红 紫红; 舌体暗红,舌肌坚敛 苍老 有力;舌苔薄黄 黄腻,舌面偏干(黄连舌。只有这种苍劲有力舌象的人才能受得住黄连的大苦大寒之性)。 脉滑数有力(黄连脉)。 腹肌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 怕热喜凉,喜冷饮,抗寒能力强。 皮肤常生疖肿。 易腹泻 或酒后易腹泻(肠腑湿热)。 口干 口苦,常发口腔溃疡,咽喉常肿痛发炎。 29黄连阿胶汤 (1)黄连 黄芩证: 烦躁 燥热 失眠 多梦 焦虑。 肤白+唇红+咽红; 各处粘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皮下紫癜、鼻出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血色鲜红 质地粘稠,多血块。 易发口疮。 舌质深红如火,呈草莓样;舌体糜烂 溃破 裂纹;舌面干而少津,或呈镜面舌 花剥苔。脉细数。 (2)鸡子黄证:舌体消瘦,形体消瘦;皮肤干燥 粗糙 脱屑。 (3)阿胶证:出血。 (4)白芍证:腹痛;关节疼痛。 上:心中烦 不得卧,精神亢奋。 下:子宫、肠道热性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