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路感染时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3-21

        尿路感染的用药原则为药物毒性小,治疗效果可靠,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1)要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在尿培养结果没出来之前,可试用复方新诺明、呋喃坦啶、氟哌酸、氟嗪酸、氨苄青霉素等。如果3至5日不见效,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它药。

(2)尽量单一用药。如果出现严重的尿路感染,则需要联合用药,以二联为好。

(3)避免使用有肾毒性药物,特别肾功能不全者。肾毒性强的药物有二性霉素B、多粘菌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轻度肾毒性药物比较多,头孢类第一代抗生素都有程度不同的肾毒性。

可以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许多。经常用的抗菌药主要有:

(1)青霉素类:

1、青毒素G:是细菌繁殖期的杀菌剂,对大部分球菌有效,大剂量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碱杆菌同样有作用。青霉素G主要由肾脏排泄。用法为肌注80万单位,每8至12h1回。

2、氨苄青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都有效,对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也敏感。一般口服剂量为2g至4g/d;儿童为50mg至100mg/kg体重。氨苄青霉素在尿里浓度非常高,对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羟氨苄青霉素的抗菌谱和作用和氨苄青霉素相同,口服吸收好,剂量也相同。

(2)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1、先锋霉素Ⅳ:抗菌作用较弱。

2、先锋霉素V:对革兰阴性球菌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作用非常强,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产气杆菌同样有效。在肾组织里浓度最高,主要由肾脏排泄。一般对肾脏无损害,个别病人可见尿素氮升高和蛋白尿。治疗尿路感染剂量为1g至2g/d,分回肌注,亦可2g至4g,静脉注射;儿童每天剂量为20mg至40mg/kg体重。

3、先锋霉素Ⅵ:对革兰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都有比较好效果。口服吸收好,用后在肾组织的浓度比较血清高8倍。本品几乎全部由肾脏排泄,非常适于尿路感染,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尿路感染经常做为首选药物。剂量为2g至4g/d,分4回,口服;儿童剂量为50mg至100mg/kg体重。也可以肌注或者静脉注射。

比较经常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哌酮(先锋必)等,亦皆是广谱抗生素,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对革兰阴性杆菌效果特别好。但是价格较昂贵。

(3)氨基糖苷类: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效果。但是此类药物毒性较大,尤其是对肾脏及第8对脑神经有较大毒性。经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

1、乙基西梭霉素,每天剂量为1.5mg/kg体重,分2至3回肌注或者静脉注射。

2、丁胺卡那霉素,成年人每天剂量为200mg至400mg/d,分两回肌注或者静脉注射。

3、妥布霉素,每天剂量为1.5mg/kg体重,分2至4回肌注或者静脉注射。本品对绿脓杆菌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

上述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的功效依次为:

1、>2、>3、,其肾毒性依次为:3、>2、>1、。本类药物在肾功能减退时必需慎用或者禁用。

(4)磺胺类:

1、短效制剂:磺胺异噁唑(SIZ)抗菌作用非常强,尿里浓度比较血中浓度高数十倍,非常适合治疗尿路感染。每天剂量为4g,儿童为25mg至50mg/kg体重,分4回,口服。

2、中效制剂: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抗菌作用和SIZ相似,它和抗菌增效剂(TMP)合用,其治疗效果能够增强数倍。复方新诺明就是SMZ和TMP以5:1组成的。

3、长效制剂:有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2、6-甲氧嘧啶等,这些药物的特征为剂量小,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

治疗尿路感染时磺胺类药物可做为首选。使用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磺胺类药物以口服为主,服药的时候多喝水,久服时要加用碳酸氢钠,以避免发生血尿与结晶尿。

2、妊娠后期(最后3个月)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禁服。

3、TMP自身为广谱抗菌药,和磺胺类药合用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可增效16倍。TMP可透入前列腺分泌物内,对前列腺炎引起的尿路感染更为合适。

4、要注意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5)喹诺酮类:当前已发展到第三代。经常用制剂有:氟哌酸、氟嗪酸、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它们皆是广谱抗菌药。

(6)其它药物:

1、呋喃类:有呋喃坦啶。该药口服吸收迅速,在酸性尿里可以使肾小管重吸收增多,有助于治疗肾盂肾炎,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都有较好治疗效果。

2、四环素类:有四环素。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沙眼衣原体、尿素支原体等微生物引起的尿道综合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