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预言家,中华老字号 说道北京,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全聚德烤鸭」,这也成为不少外地人对北京美食的印象。 不过,最近大火的排行 App 「盖得排行」却在推荐北京烤鸭时,占据榜首的却绝非全聚德。 资本市场上,全聚德也是屡屡受挫。11月9日,“烤鸭第一股”(也是唯一股)全聚德股价达到下半年高点,但次日便开启了下跌之旅,到“双12”当日,全聚德报收17.70元,市值54.6亿,已蒸发约10亿元市值。 历史悠久却转型艰难,创新不足,竞争激烈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品牌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烤鸭分为两种,一种是挂炉,另外一种则是焖炉。全聚德烤鸭是挂炉烤制,对选鸭、填喂、宰杀,到烧烤几个步骤要求都极高。 如此外烤内煮,鸭子便烤好,外皮呈油黄。吃在口中,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酥肉嫩,并伴有浓郁的果木香味,常吃不厌。 可是现在年轻人却并不买账。 烤鸭食品较为肥腻,虽有特定的历史概念和地域加成,但与当前年轻人的要求和“大健康”趋势相违背,烤鸭市场的下滑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全聚德等老字号的“硬伤”。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全聚德还要面对严酷的竞争,菜品创新、店面升级方面投入不足,加上价格偏高,降低了消费者的到店频次。 京市场上竞争者众多,既有同为老字号的“便宜坊”,又有定位更高端、善于创新的“大董”,最近几年还出现了诸如“四季民福烤鸭”等新餐厅。 成为游客店,中华老字号共同的困境更为严峻的是,全聚德正在逐渐沦为「游客店」,全聚德如今更像是“游客店”,除去商务宴请和带外地朋友“尝鲜”外,“在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口味只能算是普通,在体验和服务上也不接地气。” 身边的老北京朋友没有人推荐去全聚德吃烤鸭,这也让北京的符号全聚德有点尴尬。 不仅全聚德,张小泉、五芳斋、吴裕泰、咀香园、赵李桥、玉川居、莲香楼、新新麻糖、凤城老窖,这些大名鼎鼎的中华老字号其实去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你还记得哪些老字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