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发病率排在前几位的肿瘤包括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在女性当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第一。 那么引发肿瘤的因素是什么呢?来听听专家的分析吧,点击文首播放键可以收听专家音频哦! 医学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肿瘤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可以确定跟以下几类因素关系比较密切,概括地称为内因和外因。 外界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病的最常见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如烟草中含有数十种有致癌毒性的化合物,长期吸烟就可能增加肺癌患病率。 另外,不新鲜的蔬菜中有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中有黄曲霉素。
例如花生、大豆,放时间长了,都会觉得有一种异味儿叫哈喇味儿,这种异味儿就是由黄曲霉素产生的。
黄曲霉素实际上跟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肝癌)的关系比较密切。 物理致癌因素,长期接触射线,如x线,就有可能增加肿瘤的患病率。
而长期在日光、紫外线下暴露,比如说晒日光浴,有可能增加皮肤癌的发生率。 生物致癌因素指的是外界的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
比如感染了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如果长期迁延不愈,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到最后发展成为肝癌。
再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是在人的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致病菌,跟胃癌的关系比较密切。 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肿瘤实际上了都跟环境致癌因素有关。 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生活方式。 首先是遗传因素,肿瘤的遗传性不必过度担心。
临床上经常有一些病人,得了肿瘤以后担心会不会遗传,担心自己的孩子得肿瘤的几率会不会比较高。
有一部分肿瘤,如乳腺癌、一些特殊类型的结直肠癌,是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遗传在肿瘤的发生中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不用对此过度恐惧。 ![]() 免疫力低下会给肿瘤留下可乘之机,因为免疫系统相当于体内的警察,发挥监视和清除体内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致癌物)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失去了监视、清除作用,就会导致体内一些细胞发生恶变,甚至累积,最后发生肿瘤。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成为肿瘤生长的土壤。
实际上,生活方式也涵盖了内因和外因。 ![]() 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有三大类——饮食、心理和运动。
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肿瘤,特定的肿瘤可能跟病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有关。
如,食道癌往往与吃一些粗糙的食物、长期饮酒、长期吃比较烫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有一些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这一类病人,在得肿瘤之前,往往长期伴随抑郁、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
再如,很少做体力运动的人,得肿瘤的机会也比爱运动的人相对略微增加。 ![]() 总体来说,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并非单一的因素致病。
所以,要想有效地预防肿瘤,就需要从机体的内外两方面都引起足够重视。 听医生的话,分享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