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的春分 最美的诗词

 飞仙翁 2018-03-22

春分,二月中。

分者,半也。

此当九十日之半,

故谓之分。


春分,

古时称“日中”“日夜分”


一是指一天时间昼夜平分;

二是古时立春至立夏为春季,

春分正好位于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春季。


3月20日前后,为春分节气。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代,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一候,玄鸟至

“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

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燕来还识旧巢泥”


二候,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

雷为振,为阳气之声

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


三候始电

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

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们

在春分时刻为这迷人春色

创作了不少诗词歌赋


跟着川宝一起来欣赏吧~



春分 · 习俗

🌸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传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我国很多地方举行立蛋比赛,春分成了立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孩子们在春分期间放风筝是很古老的春季娱乐活动。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蛰伏了一个冬天,每逢春分时节走出家门,沐浴着春光,奔跑着放飞风筝,与生机勃勃的早春时节相得益彰。

🌸 吃春菜、太阳糕

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太阳糕是昔年北京人祭祀太阳神所用的主要供品,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又满足了人们食疗的要求。

🌸 犒劳耕牛、祭祀百鸟

江南地区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部分内容综合央视新闻

编辑 杨昕 设计 周桐

校对 王博尔 

审核 曾东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