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天平之甍

 戈壁世界 2018-03-23

  楼耀福
  
  日本作家井上靖写过一本《天平之甍》,说的是鉴真大和尚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故事。“唐招提寺主要建筑物大体落成,是在天平宝字三年的八月。普照每次到招提寺,总是抬头望望金堂的屋顶,在这屋脊的两端,就安装着他送去的那唐式的鸱尾。”井上靖在书中如此描述。
  2016年冬日,我们去奈良。因为读过《天平之甍》,一下火车,我们直奔唐招提寺。这“甍”就是唐招提寺金堂屋顶两端的唐式鸱尾。
  绵绵细雨中,唐招提寺更显静寂。偌大的寺院里几乎没有别的游客。远离喧嚣,在安静中感悟恢宏庄严的气度,正是我们所求。
  进唐招提寺正门,一条青灰色砂道直通金堂。天色虽然有点灰蒙,但松柏掩映的金堂仍显庄严肃穆。屋檐的弧度优雅,最吸引我视线的无疑是屋脊两端的鸱尾。它们便是井上靖笔下的“天平之甍”,更恰切地说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历时十年的大修,这新换的一对鸱尾,应称“平成之甍”。
  一千多年里,朝代的更替已让平城宫不复存在,而唐招提寺的金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不凡风度。徘徊其间,脑际关于鉴真的传奇纷至沓来。
  天宝元年(742年),日本荣睿和普照等留学中国,访谒鉴真,恳请东渡传戒。鉴真问弟子有谁愿去日本国传法,无人对答。弟子说,日本和中国,隔着大海,路途危险,前往者很少能够安全到达。鉴真说:“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决心东渡,着手筹划,先后五次受挫。天宝十二年(753年)10月,鉴真最后一次东渡成功,是年66岁。前后有同伴36人死去,鉴真本人也已双目失明。
  天平宝字元年(757年),鉴真指导弟子们开工建筑唐招提寺,至天平宝字三年(759年)落成。从此鉴真在唐招提寺讲律传戒。天平宝字七年(763年)5月6日,鉴真圆寂,年76。他的遗体荼毗后,葬于唐招提寺东北角的松林中。鉴真生前,弟子们为他所制的坐像,供奉在寺中。
  千余年来,朝代更替,战争灾害,众生苦难,世事纷繁,乃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坎坷,都让我对鉴真心生无限感佩。
  我们行走在唐招提寺的庭院中,金堂右侧的那座小小的鼓楼,建于13世纪镰仓时代,供奉着鉴真从中国带来的佛舍利,因此也被称为“舍利殿”。一排长条的建筑是礼堂,有几位僧人在默默修复门窗,心无旁骛。
  再往里走,见御影堂,内供鉴真坐像,面向西方,双手拱合,结跏趺坐,团目含笑,两唇紧敛,表现了鉴真圆寂时的姿态。面向西方,向西,越过大洋便是他的故土。可惜我们去的那天御影堂不对外开放,无法瞻仰。
  沿御影堂左后侧林荫道行走,有一土墙围着的小院,那是“鉴真和尚庙”。院内是一片水杉林,地上长满青苔,沿小径走到尽头过桥有一土丘,土丘前置有石桌、祭坛,丘顶立有一座石塔。那是鉴真大和尚之墓。
  寺院西侧,又见一座小院,院落非常安静,院中立有一座以石块垒筑的方台。这便是唐招提寺的“戒坛”。
  唐招提寺的园林极为洁净。细雨霏霏中树林幽蓊,黑褐色的树枝上凝挂着晶莹的雨滴,宛若珍珠,在黄色的泥墙映衬下皎洁异常。一片幽静苔园是我们忘忧的另一境地。只见青苔遍地蔓延起伏,嫩翠欲滴。如碧纱封镜,秀草盖尘,似绿缎,若割绒,四周非常安静,微风吹过的声息都可以听得见。
  面对如此风景,我想,寻找天平之甍,我寻找的不仅是金堂屋顶的唐式鸱尾、伽蓝建筑的唐代风范,我寻找的更是久违了的清寂干净。在厌倦了当今各地不少名刹涂红抹金,表面金碧辉煌却嘈杂喧嚣、商业功利的氛围之后,能在东瀛感受唐招提寺的这份静穆,我着实感动。我更感慨这样的绝尘肃静之境,正是因为鉴真大和尚的造化,其本源来自千年之前的中国。我真想在鉴真大和尚的故土,能寻找这样的沉静。
  走出唐招提寺,只见一片稻田,一池清水。寺外依然是那么清寂安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