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蝎射手奇葩男:郑板桥

 来来永胜 2018-03-23

当时间轮转入天蝎座的末尾时,产出了一种叫天蝎射手人的奇葩。天蝎的外冷内热和射手的外热内冷风格迥然不同,在这个天蝎射手人身上矛盾地综合着。


他们傲娇又任性,冷清又骚动。


1693年11月22日出生的郑板桥就是这么一个天蝎射手奇葩男。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皇帝爷仨儿一个个躺下去,郑板桥却一步步爬上来。


可惜郑大人命运多舛,做了进士却不走官运,当了县令却还是个穷逼,父亲穷死儿子也饿死。



傲娇又任性


他一会儿弄弄这一会儿弄弄那,隶书不认真写,楷书也没认真练,写个隶书硬要搞个六分半。


郑板桥【难得糊涂】

郑板桥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小字部分内容: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古代隶书章法讲“八分说”。关于“八分”解释有三种:一种是“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一种是像“八”字的造型那样“分”清笔势向背;还有一种是写的字有八分大小。


至于郑板桥另外一分半是什么?大概就是郑板桥不受技法所限的傲娇奇葩劲儿。


写字儿兴许就应留得这股“不认真”的劲儿,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和苏轼【寒食帖】中的涂涂改改,妙不可言且意味深长。郑板桥不认真的傲娇劲儿画画上更明显。


北宋有个大文人叫文同,竹子画得逼真传神,“胸有成竹”这一词也因他诞生。巧的是,郑大人也爱画竹,还老被用来比较,于是郑板桥就非要自创“胸无成竹”,题词也相当傲娇。


宋 文同 【墨竹图】

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郑板桥在【竹石图】中就题:“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竹之有成竹。”不但如此,郑板桥题字时还常往石头中填。古人题字儿放画两边或首尾,这个小老头儿非要放画中,老子喜欢哪儿就写哪儿。


郑板桥【竹石图】

小字内容: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板桥郑燮。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竹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歴,草草怒生,有莫知其然而肰者,盖大化之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


题诗完,还评论一番。郑板桥多幅竹图都如此,乍看还以为被乾隆爷收藏过。



冷清又骚动


郑板桥年过半百,才做到山东小县令,一生穷不拉几,只能靠卖画为生。


大概这就是清官的命吧。


这位清官在公堂之上,随手写下的判书,后为李一氓所藏,曾载于文物出版社《郑板桥判牍》一书。书中可见当时的民情,有改嫁的、有纠纷的、有悔婚、有闹矛盾的,老百姓的感情生活真是千古不易。家长里短,清官难断的纠纷,郑板桥都一一批阅和化解,毫不含糊潦草。看内容,颇有趣味;看书法,无意书写,却是佳作。


《郑板桥判牍》片段

牟兆珏于牟昌吉过继兆仁之时,何不出尔理阻,至今三十余年,突欲告争,无此情理,不必过慮。

阴雨连绵,水淹到处都有。所称潘儿莊挑筑新堤,与尔莊妨碍,何不早禀,至今日水淹始控乎?况尔莊八十余家尔一人出头,明系挟嫌,借端生事,不准。


说到判词,有名的就是,郑板桥判过的“僧尼私恋案”: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说他们私通。原来二人未出家时私定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老财主做妾。女儿离家奔桃花庵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动了恻隐之心,遂判他们可还俗结婚,提笔写下判词:“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


虽不知故事真假,但通过留下判词集一看,可信度颇高。


《郑板桥判牍》片段

郑生瑞等果将粮食、器具私载潜逃,该庄何止尔一人呈控?明有别情,不将实情说出,不准。

据称王小胖出外五年不归,究在何处?作何生理?有无音信?夫妇大伦未便因贫而费。着王振先同原媒据实覆夺。


郑板桥在做县令时,遇上饥荒,多次为民请赈。61岁时得罪了大官,被免职。老百姓怀念他,竟为他建了生祠。


照理说,郑板桥为官七年,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然他罢官之日,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惟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苦逼清官。


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题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这个老头儿罢官后,来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扬州,开始卖画度日。幸好他文章了得,画也不错,和另外几个奇葩书画人士搞了一个组合叫“扬州八怪”,在艺术圈风生水起。


67岁的郑板桥开始自定书画润格。当时文人忌谈钱,这老头儿不但谈,还写出来贴家门口。不信瞅瞅他家门口的字,明码标价,还注明收钱不收礼。


郑板桥 【润格】

题字内容: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壹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做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



郑板桥穷困潦倒多年。30岁时因考科举屡屡不中,意志消沉,家境窘迫,父亲穷死。不久,徐氏为他生的儿子也饥饿而死。


从痛苦中走出的郑板桥率性而为,无所顾忌。后三十年的郑板桥,虽身价名声大涨,晚年却在友人李鱓别墅“浮沤馆”旁的小院,无人送葬,凄惨离世。


他很苦逼,却把好玩的故事留于后世;他很不幸,却是艺术的大幸;他很奇葩,却是一个我不想形容的矛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