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面的由来、寓意暨中华孝道文化

 易禅浮屠 2018-03-23

 

                                     ——荷禧司仪李永利

 

 

一、长寿面的由来

 

长寿面通常指瘦而长的面条。

面条的名称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宋以前叫做汤饼。明末的张岱在《夜航船》中说:“魏作汤饼,晋作不托。”汤饼其实就是面片,后来又演化出“索饼”,很像今天的宽面条。到了晋朝,汤饼就有了细条状的了,这是叫做“不托”。唐代依然称为“不托”,到了宋代,始见面条的称呼,而且作面的方式也有很多种,除了煮之外,还有炒、焖、煎,面条的浇头更有了很大的扩展,各种荤素菜都可以拌面而食,和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生辰之日吃面条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代。《唐书-王皇后》说:“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阿忠脱衣换面,为的就是要在生日的时候吃上面条。其实,古时民俗是在伏日吃面,为的是辟邪。生日那天吃面条,源于“弄璋之喜”。古时,生了男孩称为“弄璋”。男尊女卑,生了儿子自然要庆贺一番,大宴亲朋好友,朋友们也争当“弄璋之客”,弄璋之宴主要是吃“汤饼”(面条),刘禹锡有诗云:

忆尔悬孤日,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

麒麟,麟儿,男孩已。但为什么要在弄璋之时吃面条(汤饼)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命’面也。”就是说面条在当时已经成为祝福新生儿长命百岁的象征了。此习俗慢慢延续、演化,来碗“长寿面”就成为生日之餐的必备品了。

 

二、长寿面的寓意

 

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婴儿降生后三日有洗三仪式,吃洗三面祝愿婴儿“长命百岁”;过生日时照例吃“长寿面”,谓之“挑寿”,寓意“福寿绵长”;人死三日的初祭谓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来宾并表示对亡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断。

我国传统寿诞及汤饼筵所食之面条,寓长命百岁之意。 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长寿面》:“凡寿诞及汤饼筵,宴客必用面,南北皆然。南人至是,亦以面为正餐矣。而呼之曰长寿面者,宋*马永卿《懒真子》所载‘汤饼即今长寿面’之语也。”。我国民间寿礼,吃长寿面的仪式由来已久,至今依然喜闻乐见。请寿星吃长寿面体现晚辈祈福寿星福寿绵长的孝道。

 

三、长寿面的传说

 

长寿面的由来也非常有趣。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节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此外,面条寓意着“长寿”。长寿面瘦而绵长,有“长寿”的口彩,寓意寿域绵长。

 

四、长寿面的吃法

 

寿诞长寿面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最能代表中华孝道文化,祈福长辈洪福齐天的吃法是:

寿星子女孙子女先每人盛上一碗长寿面,寿星面前摆好一个大空碗,上面搭一根葱。首先由寿星伴侣或长子为寿星添汤汁。然后子女孙子女,依长幼之序依次把自己碗中的长寿面挑一根最长的放入寿星碗中,搭在寿星长寿碗的葱上。然后寿星最先品尝长寿面,大家欢呼后依次品尝各自的长寿面。

 

最后,祝愿天下父母:福如瑶母三千岁,寿比彭祖八百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