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⑩ | 谁说普通人不能成为小说家

 瘦金体123 2018-03-23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遇见有趣的灵魂。


十点人物志开启了“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领读人总结提炼出经典人物传记的精华,带领大家欣赏、分析书中的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一部传记共有10天的精华领读内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请期待。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第10天 来自十点人物志 10:03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沙漠之狐 领读


文 | 古月 


亲爱的小伙伴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昨天我们读到村上春树走出日本来到美国开辟新的市场,虽然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读者们的青睐。那么在本书的最后村上春树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又是怎样评价自己作品的呢?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十二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1

河合先生


在我的印象中,我很少称呼一个人某某先生,唯独对河合隼雄,每次都不由自主地叫他河合先生。

 

“河合先生”这个具有社会使命的身份,常常被河合隼雄本人分离开。我与河合先生曾经多次见面并且亲密地交谈过,但“河合先生”这种姿态从没有改变过。

 

我觉得我与河合先生见面时,不管私下的关系多么亲密,彼此却从未脱去“小说家”和“心理治疗师”的戏装。这倒不是因为生分,而是彼此的处境使然,不得不完成各自的使命。

 

我第一次见到河合先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因为我的太太是河合先生的粉丝,她告诉我,河合先生的书不是非读不可,但是人还是有必要见一见。

 

初次见面,我们交谈了大概三十分钟,第一印象觉得河合先生沉默寡言,两只眼睛黯然无神、深不见底。小说家就是喜欢观察别人但不妄下结论,所以第一次见面我只是记住了那双眼睛。

 

而且那一次,河合先生几乎没有主动开口,只是静静地听我说,我也不是个话多的人,与其说那是谈话,不如说沉默占据了更多的时间。

 

不过到了第二天再见面时,河合先生好像性情大变,变得很欢脱,说起话来也是眉飞色舞的。那双眼睛也变得清澈见底了。


 

我瞬间明白了,昨天这个人是故意将自己置于被动状态,大概就是抹杀自己将自己接近于无,试图让自己彻底地走进对方的领地。

 

我非常明白这一点,尤其在做采访时,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聆听对方的发言,抹杀掉心中意识流的东西。做不到这样的转换,就不可能一丝不苟地听别人讲话。

 

河合先生总是讲一些无聊的笑话,但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行为,恐怕这就像是“除魔”。河合先生作为临床心理专家,很多时候要陪同患者一起下降到灵魂最黑暗之处。

 

这种陪伴往往伴随着危险,弄不好就是迷失自我,从此便陷入无穷尽的黑暗沼泽里。

 

这些无聊的段子,就稀释了这些黑暗的影响。就如同我一样,跑步就是我的“除魔”行为。

 

河合先生是至今我认为,唯一可以与我产生深层共鸣的人。我们的交谈可能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可是我们共同分享了某些东西,也就是所谓故事。

 

故事就是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也是理应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这就像一种气味,我们虽然都没有说出口,但却了然于心。

 

最后,我希望河合先生可以长寿,哪怕多一点点,只多一天也好。


2

 自发性的自传


本书收录的一系列原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想来大概五六年了吧。

 

很早我就想对自己小说写作、以及作为小说家坚持写小说的状态作一番总结,所以就趁工作间隙,断断续续、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一些内容。

 

从一开始就属于自发,不妨说这些是写给我自己的文章。起初的文章是用平常的文体,不过写完重读一遍,却发现文章有些生涩缺乏流畅感。便开始试着用演讲稿的感觉来统一文章。

 

我还没有将这些内容真正拿来演讲,除了最后写河合先生那一章。原因是我觉得还为时尚早,我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还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在这层意义上,我最初写的稿子和现在手头的比起来,氛围和基调都大有不同。

 

可从另一层面来讲,这么多年我坚持创作的基本姿态和思维模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我以前写过的内容,可能在很多年后你们可能会看到相似的内容。

 

就结果而言,本书会被当做“自传性随笔”,尽管起初我并没有打算这样写,我只是想尽量具体地、真实地记录下自己成为小说家走过怎样的路,又是抱着怎样的想法走到了今天。

 

我是个过于自我主义的人,我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我无从确认,还有一点还望诸位谅解,我只是个恰巧有一些写作天赋的普通人而已,只是凭着执着坚持到了今天。

 

或许这本书会给你些许方向,也或许这本书完全不适合你,这些都由你们自己衡量和评判,于我而言,若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一点点帮助,我也会为之高兴。


3

你是这样的村上春树


该书作为村上春树第一部自传性作品,为我们从多个维度介绍了这样的村上春树。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虽人到中年,却突然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且恰好老天赐予了他超越他人的创作天分。

 

可他却没有恃宠而骄,而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对于创作一丝不苟,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他是富有个性的,他的作品偏离主流,拥有其他作家无法模仿的色彩。可自出道以来,并不是全是称赞。

 

而面对质疑,他却选择接受不辩解,但依然坚持自我,从不怀疑自己,只是说有些东西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他热爱自由,为了创作他飞往世界各地,寻找一片可以安心创作的净土,甚至丢弃收入可观的小店。

 

而留在日本,足以带给他生活上的自由,他却选择从零开始投入美国市场,只是因为压力可以刺激他创作的神经。

 

这样看似矛盾的他,却让我清晰地看到那个热爱文学的村上春树。我们与其说他是为文学而生,不如说文学孕育着他的生活,不愿与之分离。

 

在该书中,村上春树不止一次提及“幸运”,他说自己这个幸运的普通人,这当中虽然蕴含着他的谦虚,却也体现着傲气,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幸运。

 

可谁的成功又是随随便便,只是靠运气指引呢?有时候,一切总是来得让你措手不及,不是幸运没来,而是你并没有准备好而已。

 

所以,请努力吧。不是幸运没有来找你,而是你还没有足够的闪光点可以让幸运找到你。

 

结语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共读就到这里了!你是否还意犹未尽呢?没关系,明天我们将踏上新的共读之旅,我们明天再见哦!


今日话题


读完这本书你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吗?村上春树的分享是否让你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