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④ | 谁的成功不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瘦金体123 2018-03-23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遇见有趣的灵魂。


十点人物志开启了“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领读人总结提炼出经典人物传记的精华,带领大家欣赏、分析书中的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一部传记共有10天的精华领读内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请期待。


文 | 古月 



亲爱的小伙伴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昨天我们读到村上春树所认为有效地训练写作的方法,就是坚持读书、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不选择自己无法驾驭的气势恢宏的题材。那么正式进入一部作品的创作中,村上春树又是怎样工作的?他有怎样特殊的写作习惯?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六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1

如何开始长篇创作


在我这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写过各种篇幅长度的小说。采用多长的形式来写,都由当时的心情决定。

 

不过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基本上是“长篇小说家”。我认为写长篇小说就像长跑一样,需要超强的耐力,因为你需要把细碎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使其变得立体。

 

长篇小说对我而言是生命线,也是我创作的重心,我想通过长篇小说来谈谈我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做充足的心理状态和物理状态的准备,你要把自己逼进一个固定模式里,按照循环周期进行工作,才有可能创作出长篇小说。

 

决定开始写长篇小说时,要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其他的工作尽量放下。

 

从某一时期开始,我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写小说,就是为了可以心无旁骛地创作。或许会有人问,在创作长篇小说期间该如何维持生计。

 

我曾经在创作期间,做一些与写作完全无关的体力活动,赚取生活费。没错,写长篇小说确实是个艰苦的工作。

 

这也就需要你有为了写小说而义无反顾的心,因为这的确是背水一战。


我之所以可以写出长篇小说,绝非只靠运气,其中还有我破釜沉舟的决心。


2

规律性是重要基石


在写长篇小说时,我会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天写出十页稿纸,不论当天的状态如何。因为做一项长期的工作,规律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就像每天考勤打卡一样,固定每天就是十页稿纸。这听起来,很不“艺术”,像在工厂上班一样。

 

的确,这样很不像艺术家的作为。可是我们应该按照最轻松的方式去创作,而不是背上“艺术家”这个沉重的枷锁。

 


在创作过程中你必须做个自由人,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伊萨克·迪内森曾说过:“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我也是如此,早晨起床后,沏好咖啡,开始伏案工作,完成计划好的十页内容。

 

就如《海边的卡夫卡》,我是在夏威夷考爱岛创作的,那里真的是一无所有,还常年下雨,所以创作非常顺利,三个月便完成了。

 

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结束,从这里开始才最津津有味的部分。


3

修改的力量


第一稿完成后,我会稍微放一段时间,便要进入第一轮修改。我总是喜欢从头进行一次彻底地修改,一般都是尺度相当大的对内容进行调整和变革。

 

不管我要写一部多么复杂的小说,我都不会提前制定计划,而是想到哪就写哪,让故事即兴推演下去。

 

因此,真正的小说雏形在第一次修改后才初具规模。这过程中会对有些部分进行扩充或者删掉。

 

这轮修改大概会进行一个月,这个流程结束后,我会再搁置一周,再进行第二轮修改。这一次的修改也是从头开始,但这次重点是放在细节上。

 

长篇小说篇幅较长,所以情节进行的节奏很重要,每个部分都很急促紧绷,读者会喘不过气,时不时应该在某个地方松弛下来。这就是需要调整的整体与细节之间的平衡。

 

长篇小说就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某种程度上,粗枝大叶、松松垮垮的部分是必不可缺的。

 

第二次修改结束后,我会给自己放个长假,去做与写作无关的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去忘掉有这么个东西的存在。

 

这就好比工厂的生产流程中的一道工序叫“养护”。只是安静地放置在那里,让空气和时间穿过。

 

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读,文章是否有深度也就可以辨别了,因为此时我的大脑也得到了很好的休养,可以以更清晰的立场去看待自己的作品。


 

两番自我修改后,我就会让第三个人介入我的作品,这个人一般是我的太太,她会通读我的作品,然后给出一些建议。

 

对于妻子的建议,我也不是全盘接受,甚至有时候因为与她意见不合而争论。

 

但只要她提出意见的地方,我一定会有所改动。如果我完全不接受她的意见,我就会选择往她建议的反方向修改。

 

因为既然该部分被别人特别提出来,那就说明那部分一定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我非常理解创作出一个作品时,作者对其珍视的程度,即使自己知道不完美,但也会视若瑰宝。

 

可无论什么文章,必然有改进的余地。在修改阶段一定要尽量抛开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的热度适当冷却下来,摆好足以抵御外来批判的态势。

 

总之,在修改上要多花时间,倾听周围人的意见。这不意味着对别人的建议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修改”这个工作本身,朝什么方向修改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


4

做时间的朋友


时间也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长篇小说,“备料”至关重要。要在自己的心中培养“想写小说”的渴望。

 

充分运用自己素材库中的内容,将小说的雏形在内心充足的发酵,再将写出来的内容放置,反复校验,锤炼敲打。

 

这每一个环节所花的时间都会体现在作品的信服度上。是否下足工夫只有作家本人知道。

 

因此,当自己的作品出版后,就算受到再严厉的批评,我也不会垂头丧气,因为我始终坚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

 

世上一些东西唯独时间才可以证明,我只需竭尽全力,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时间。郑重谨慎、礼貌周全地善待时间,就是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就像对待女性一般。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让时间完全地掌控你,而是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时间,明确地制定自己的日程表,主动出击。

 

至于作品是否出色,有多出色,都交给读者去评判。

 

如果读者可以从我的作品中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暖意,那才是令我最喜悦的事,因为这就是我不断读书、听音乐进而追求的“真实感”。


结语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们读到村上春树创作以及修改长篇小说的方法。那么村上春树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又是如何评价小说家这项工作的?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的共读。


今日话题


村上春树一部作品出炉需要经过数月甚至几年的捶打,你是否曾为一件事情或者一项工作,苦心孤诣地坚持着?最后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结果?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