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古堂藏书曾达20万余卷

 七彩阳光3109 2018-03-23


湖南图书馆旧址大门。资料图片

  民国初年,长沙城的苏家巷南靠天心阁、背倚南门口。这天风和日丽,大文学家王闿运悠闲经过一条石板路,走进一间民宅,只见门口上方高挂三个大字——观古堂。这间“观古堂”正是当时国内三大藏书家之一的叶德辉的藏书楼。王闿运到此,乃是与叶德辉品茶览书来了。如此雅韵的气象持续数十年。1938年,观古堂没有逃过文夕大火的劫难,在火海中付之一炬。
  
  如今,与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相邻的苏家巷依然静寂。但昔日的观古堂,却早已没了踪影。“三湘读书月”之际,记者采访了长沙知名地方史专家陈先枢,追寻关于观古堂的记忆。
  
  观古堂藏书达20万余卷,1368箱
  

  “可以说,观古堂是当时国内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敌得过公共图书馆,王闿运、王先谦等人都在那里借过书。”
  

  “民间藏书者,首推叶德辉。”在办公室内,陈先枢一边品茶,一边向记者讲述:叶德辉,长沙人,少时就读岳麓书院,21岁乡试中举,28岁会试中第九名进士,官吏部主事。然而他不久就弃官归里,开始营造“观古堂”。
  
  在陈先枢看来,叶德辉对图书广采博收,不遗余力。“在京城应会试时,每天到琉璃厂、隆福寺等书肆访书,得到不少初印佳本。”陈先枢说,光绪十年(1884)以后,一些大藏书家的书陆续散出,叶德辉倾其全力收购。到民国反正那年,观古堂藏书已达20万余卷,全部分装于1368个书箱之中。
  
  叶德辉花费24年,编定15部著作
  
  “叶德辉留下大量著作,民国著名学者杨树达称他为‘旷代之鸿儒’。”
  
  众多图书在手,叶德辉得以博采众长,加之其专心学问,他在版本目录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叶德辉先后花费24年时间,校勘编定15部前人所撰的书籍目录著作,合称《观古堂书目丛刻》。其中《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是一部较重要的宋代官修书目。



福胜街叶德辉公馆旧影

  
  一场文夕大火,藏书楼付之一炬
  
  “假若观古堂没有遭遇大火,长沙一定会多了一张独特、厚重、悠远的文化名片。”
  
  作为当时长沙最大的藏书家,叶德辉在城内声名远扬,远近文人墨客争相到观古堂作客。不过,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观古堂付之一炬。“好在大火之前,叶德辉的儿子已将大部分藏书卖给了日本人山本,现藏日本国家图书馆。”
  
  如今,观古堂踪影不再。这里的人们,不知道脚踏处曾是长沙文化气息集散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