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旧书者的四种痴迷

 江山携手 2017-12-30

淘旧书者的四种痴迷

博尔赫斯说,“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在文人眼中,幸福安谧的境界可能真的只有在书海中出现。与张元济、郑振铎在抗战时期出于抢救保护中华文献藏书不同,当代文化人出于研究往往会涸泽而渔地打捞种种相关资料,而在这四处搜寻的过程中,单纯对书的执著往往会超出对内容的渴求,表现出形形种种的痴迷之态。

淘为所专者仅为内容用

这一类型的淘书者在文化人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淘书、藏书往往有明确方向,不论品相不论版本,仅要内容可用便收入囊中,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振鹤便是其中之典型。

周振鹤藏书有两条“三不”原则,一是图书馆不收、目录学不讲、藏书家不重。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批古旧书长期得不到重视,但却对某种学术研究具有特殊价值,如科举时代的“教科书”以及老双语辞典、老工具书等。很多人以为随着语言的变化,老双语辞典已没有使用价值,但它却是反映中外语言接触史的重要资料。“凭借搜集到的老双语词典,我完成了中外语言接触史的相关专著。”周振鹤说。另一条“三不”是不求全帙,不论品相,不论版本。有的书并不完整或没有特殊版本的意义,但只要遇到所需的应立即买下,毕竟藏书还是以所藏内容为首要。

沪上另一位此派学者是专攻近现代文学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在世界各地讲学,陈先生每到一处,都必先找朋友带其去当地的旧书店逛上一圈。因其学术方向,陈先生所藏大多为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对他而言,在淘书中更有种不断发现研究对象散落佚文的乐趣。他介绍说,他的藏书主要集中在鲁迅、郁达夫、张爱玲等研究对象的各个版本的著作,张爱玲、鲁迅等人版本流变方面的研究,他已靠淘书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陈先生另一类藏书对象是与他有过交往的文坛前辈的著作,这些前辈很多已经离世,在旧书市上看到他们的著作如同见到故人,出于一种情感的需要收藏他们的著作。陈子善向记者讲述了一则他的淘书故事,北京有个京派散文家南星,他与上海的王辛迪是好友,都曾在北京的甘雨胡同6号居住,当时常有北京散文家、诗人聚集于此谈天说地,文学气氛浓厚。1947年南星曾出版过一本《甘雨胡同6号》记录当时的氛围,该书印数很少。2003年,陈子善竟然在香港逛旧书市时发现了这本书,而且是南星赠给王辛迪的签名本。他立即买下一本想回上海后找辛迪先生签名,没想到王辛迪竟于那时去世了。“每一本旧书都有一个旧时的故事,挖掘每本书后的情感,也是我的淘书之乐。”

淘为所写者专为写书话

这类书痴往往由第一类转化而来,最初由搜集资料之需一头扎进故纸堆,时间久了便不知不觉迷恋上了那种剖析版本、寻觅一本书漂流路径的感觉,最终在藏书的同时,成为专写书的故事即“书话”这一特殊题材的作家。

由淘书而迷恋上讲述书话故事的,最著名的是现代文学研究家、藏书家唐弢他在《晦庵书话》中专给书话定义为“我写的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作为题跋式的散文”。它“需要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此派淘书人还有黄裳、姜德明等人。

江苏作家薛冰介绍说,自己早年专事以南京为背景的写作,为此开始在旧书摊上搜集南京地区的各种史料,又因南京与明朝的关系甚密,开始搜集明朝历史资料,以及明清两代、民国时期没有重印的学术著作,乃至成为旧版收藏家,其收藏范围逐渐拓宽。在搜寻的过程中,遇到版本方面的问题,便求教于古旧书业的行家,久而久之,对书籍本身产生兴趣,逐渐专事版本研究与书话写作。曾主编《版本文化丛书》,并亲写“插图本”一章,其书话著作《旧书笔谭》使其跃升为知名书话作家。

淘为所藏者痴迷于载体

我国历代拥有私家藏书楼的楼主均为此类代表,他们对书的癖好,显然已超越书所承载的内容的范畴,专为书籍这一载体而痴迷。他们往往同时是版本学专家,对种种关于书的学问了然于胸。

商界成功人士兼大收藏家韦力也许是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他曾与国家图书馆竞买古书,并获得成功。据悉,他每年花在买书上的钱至少300万元,为安放藏书,花费巨款于郊区盖起了藏书楼。自1980年代起,韦力至今藏得经史子集善本、孤本、珍本达5000册,其中唐、五代、宋、辽、金、元之本亦有所藏。

据藏书界人士透露,韦力并非发家致富之后附庸风雅之人,而是藏书习惯从青年时养成,后因无经济实力购书而投身商界,最终成功后继续起最初的藏书之好。韦力并非锦衣夜行,而是将珍籍考据研究后,撰文公开发表。为普及线装古籍鉴赏知识推出《古书收藏》一书,又视搜寻古时藏书楼为己任,于今年推出《书楼寻踪》一书。

淘为所乐者迷恋于形态

淘为所乐者往往为书的形态而迷恋,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怀旧情结令一批读书人对纸式形态的书籍心生特殊感情。他们的淘书不在使用、不在研究,甚至不为收藏,只愿以触觉、视觉、嗅觉、听觉,欣赏书籍之美。

浸淫书业20余年的台湾书业编辑钟芳玲,对书的喜欢已从内容发展到实体,一本《书天堂》将她置于知名淘书人的位置。她的淘书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感性胜于理性,奇特的开本、优美的版式,甚至独特的书香都能成为吸引她的理由。她曾在拜访高档古董书店时翻看摩洛哥皮装订、羊皮纸印刷的珍本古书后,专程前往美国南加州亨廷顿图书馆,只为了“瞻仰”世上仅存四十多本的古登堡《圣经》。西方的古书店、古书展、古书拍卖会甚至手工印刷厂都能成为她拜访书籍的胜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