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握 原 则 1确保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无论哪种描述方法,都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影像片中的影像特点。 ① 描述中以通用的准确医学用语为准。 ② 解剖部位要准确规范。 ③ 对病灶的大小应尽可能测量出具体数据,无法测量的病灶,可以实物大小来参照描述。 2书写报告要注重全面性 影像学阅片和诊断报告书写的原则是:全面观察,重点分析,结合临床,做出诊断。首先就是全面观察,要求观察成像区域内的所有结构、器官。如实质性病变,描述要体现出病变的部位、大小、密度(信号)特点,是否有空洞,边缘是否光滑锐利,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以及病变的发展变化、增强扫描时的密度(信号)的变化等。这些病变的所有特点均有利于疾病的定性及鉴别诊断。 所以,阅片要全面,报告书写也不能偏废。 3注意报告内容的通俗性 所写报告内容一定要注意通俗易懂,通俗有序的影像描述也为非影像科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的阅读理解和交流提供便利。 所以,除了应用规范的、大众化的医学用语或缩写(如超声、CT、MRI 等)外,尽量少用或不用缩写和代码之类的词汇,让我们的诊断报告大家都能读懂。 怎 样 描 述 影像学描述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有序。在一个成像范围内虽有众多的结构、器官,但他们的临床意义不同,描述上着墨多少要有差别。 主要结构先描述、详细描述;次要结构简要描述,不重要的结构可一笔带过。 不同的成像技术形成的图像数量及图像的形式各不相同。下面以CT、MR图像说明影像学的描述方法。 1以成像序列为中心描述 比较直观,常被影像专业初入门的医生采用,描述浅显易懂,也适宜于临床医生阅读。 如胸部CT首先,描述肺窗(肺组织)的影像,再描述纵隔窗的纵隔各器官、淋巴结、肺内实质性占位、胸壁软组织的表现,最后描述胸椎骨质的表现。头颅MRI片,首先描述各断面T1WI的表现,再描述T2WI的表现,必要时还有水抑制像、脂肪抑制像等序列的结构表现,以及增强扫描各断面的对应图像的表现。 2以病灶为中心描述 在全面观察图像的基础上,经过观察者的综合归纳和逻辑思维,以病灶为主线进行描述:首先对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分布、形状、数目进行描述,然后描述病灶周围的改变(间接征象);存在多个病灶时,应依次对主次要病灶进行描述。 结 合 病 理 例如,我们观察胸片时发现肺实变的影像学表现,此时,病理学肺实变主要是由于正常肺泡内的气体被渗出的液体、蛋白及细胞所代替,从而形成实变,多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及肺泡癌等也可产生实变,报告描述都一样,但在做疾病诊断时,思考范围明显缩小。 影像片的表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疾病本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如何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是阅片和报告书写必须掌握的方法,掌握了这些特点,描述的用词就有一定的倾向性,合理分析产生异常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必经之路。 诊 断 意 见 诊断意见是报告书写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精华部分,是临床医生、患者等优先关注的部分。因此,诊断意见的书写一定要恰当、准确,而且要简明扼要,要以影像片所见为依据,结合临床和有关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诊断意见书写要求 部位诊断要尽量准确;要尽可能做出定性诊断,不能确定性质时,要表述出倾向性意见;对于超出影像学诊断能力之外的不能定性的病变,可以只做出征象诊断。 2诊断意见的书写顺序 (1)主要病变、危及生命的、范围广的病变、诊断明确的放前面; (2)有老片者应对病灶做治疗前后的对比; (3)要回答临床申请单提出的问题(哪怕是正常表现)。 掌握报告书写思路和方法,就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
来自: 昵称42715024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