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外医院梁岩等调查北京急诊快速心律失常处理:房颤占七成,70%用胺碘酮

 精分症 2018-03-24

阜外医院刘明名、梁岩等对北京市一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和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共250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些医院急诊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大多数处理与目前指南保持一致,但在药物选择和房颤抗凝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该研究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房颤,占68.8%,其余依次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心动过速(4.6%)和室性早搏(2.0%)。

非瓣膜性房颤/房扑:口服抗凝比例仅15.7%

该研究中,应用胺碘酮占需处理的房颤人数的70%左右。在应用胺碘酮处理的房颤/房扑患者中,52 例(45.6%)患者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但ESC指南推荐,左心室射血分数≥40%时,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一线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洋地黄类等。对于急诊房扑的心率控制,优选静脉注射地尔硫卓。

研究者表示,抗凝药应用不当或提前终止抗凝治疗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普遍。

该调查中,非瓣膜性房颤/房扑患者虽然在急诊处理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占67.3%,然而对于CHADS2-VASc评分为2分的患者,急诊口服抗凝药的比例仅占14.4%。在院及出院后非瓣膜病房颤/房扑应用口服抗凝药物者仅有25 例(15.7%)。

室上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应用广泛

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60.4%用普罗帕酮处理,终止比例达72.4%。我国《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中,推荐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作为终止室上速的首选药物。美国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指南仅将口服普罗帕酮作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长期治疗用药。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上速患者,各指南均推荐迷走神经刺激和腺苷作为首选用药。

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终止室上速的有效性在64%~98%,用于无预激且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该研究中应用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 例和5例,转复成功率分别为50%和80%。

室性心律失常:处理大致符合现行指南

本次调查中,1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2例采用电复律治疗,6 例用药物转复。在血流稳定的患者中有8 例在用药无效后行电复律治疗。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中对于需电复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大致符合现行指南规范。

对于血流动力学可耐受的持续性室速,该调查显示,胺碘酮是用于室速/宽QRS心动过速最普遍的药物(80.0%),其中终止发作占72.2%。

指南也建议,无结构性心脏病(如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氟卡尼、β 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胺碘酮可选用。

本研究入选三家医院250例患者,平均年龄64 岁,经过接诊医生处理后,最终56.0%患者的心律失常终止,40.0%好转,10.0%无变化或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