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正
![[转载]我读易传 <wbr>第叁章: <wbr>第二节 <wbr>坤卦(上) [转载]我读易传 <wbr>第叁章: <wbr>第二节 <wbr>坤卦(上)](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3/2416/128148682_1_20180324043307347) 下坤上坤
一、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而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坤:顺,地 元:善 亨:美
元亨:地有善美之德 贞:坚持中正
地有善、美、利物、贞正之德,但大地只有顺应天道,配合自然规律才能资生万物。母马属阴与地同类。君子做事会先迷惑而后得到赏识,这样才能顺利,挂上说西南有同类朋友,东北不顺,但只要能坚守正道,无论到何处都是无往不利的。
二、彖传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坤:顺,地 至:极 坤元:地德之善
承:奉,受 合:遝,及也 光:广
咸:皆 常:常道 朋:同类,君子交友就是讲习
庆:吉庆
彖意:地有善、美之德,其顺应天道变化,以生养万物。地有利人之厚德,普利万物而无边。地体厚包容,万物皆受之恩惠,受其熏染,都是好事。母马与地同类,即有运行的能力,又具有真正之美德。人在做事情时都会先迷惑失路,后而顺利,得到大人待见,走正路。所以只要安于正道,即是有不利的东西,也可适应广阔无边的环境,无往而不利。
提示:坤卦乃喻示下属、臣、妻子,古代重男轻女,地位歧视等禁锢思想在其中有所体现。但现代人在坤卦当中仍可以找到智慧之处。地养万物,配合天道,和谐共处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配合自然,和谐利贞才能继续发展。
三:爻辞、象传
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象传:象零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一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象二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象三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象四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象五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象六曰:龙战子野,其道穷也。
象七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1、象零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包容万物。
2、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一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初六意为:脚踩到了霜,而知坚冰风雪降至,应提前做好准备,有所警觉。
象意:“脚踩到了霜,而知坚冰风雪降至”说明气候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季节。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3、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二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直:正直;支持(上司) 立:端正,立场 大:广大,度量
六二意为:(1)具有正直、端正、广大的品德,即使不学什么,也不会有什么不利的。
(2)具有正直、端正、广大的品德,就不会学恶习,那就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意:六二这爻的行动时遵循大地的法则,正直、端正,即使不学什么也没什么不利,这就是地德的广大之处。比喻欲选德才,德字为先。
4、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三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含:内敛,深藏不漏,喻指自己有能力又讨好别人 或:疑惑
六三意为:有才华不显露,做事能恪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意:做事要谦虚谨慎,有才华而不显露,但还要把事情做好,如果能把握时机大显身手也要不居功,正才是智慧之举。
5、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四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括囊:扎井口带,比喻口风要紧。
六四之意:扎紧口袋,不说也不动,这样得不到称赞也免于祸患。
象意:说明小心谨慎是不会有害的,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6、六五:黄裳,元吉。
象五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文:饰 中:内
黄裳:指大人穿的内衣,黄色有很和谐,意在说明人内心有美德。
六五意为:有内在美的人最吉祥。
象意:穿黄色内衣最吉祥,比喻人要把美放在内心。
7、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六曰:龙战子野,其道穷也。
译:柔到极致就变成刚,阴气极盛与阳气交战于野外。
上六意为: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因为天玄地黄,所以天地相争,其血玄黄。
象意:人不要暴躁,不要发动战争,否则将会穷途末路。
8、用六:利永贞
象七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用六意为:人要永远保持中庸原则①。
象意:永远保持中正,目光远大,才会获得有力的结果。
注:①中庸:不偏谓中,不易谓庸。
不偏不倚谓之保持原则,中乃中正之德;不易乃是三易中不变之常理,庸乃常也。意为君子要保持中正的原则,但前提要遵循不变之常理,即自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