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产品是地产人的智慧产物,早些前,办公楼很难卖,地产人提出了商住的想法,“SOHO”概念的诞生和发展让公寓产品在全国遍地开花。此后,“公寓”这个名词逐渐为官方和购房者所接受。 然而,毕竟是40年商业性质的产品(有些地区是50年产权),有着难以解决的五大劣势:商业水电、无法落户、物业费高、公摊较大、交易税费高,另外还有无阳台、不通燃气、首付比例高等次级劣势。 随着土地市场理念的转变,很多土地的出让条件就硬性要求配置一部分的公寓产品,这让开发商尤其是营销部门的管理层头疼不已,导致现在多数开发商都囤积了大量的40年公寓产品,引发滞销难题!
今天我们来好好谈谈公寓产品的营销问题—— 壹 客户为什么拒绝公寓?
说到公寓的产品抗性,很多人都会提到前文提到的诸多劣势,其实,这些问题根本不是核心问题,因为—— 时代在变,购房者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我们所认为的“公寓抗性”其实是个伪命题,而公寓产品真正的核心抗性是——增值速度没有住宅快!
那么大家想想看,为什么公寓的价格增长速度没有住宅快呢?
以沃尔沃轿车为例,在中国的C级轿车市场中,沃尔沃的保值率居奥迪、宝马、奔驰、皇冠、凯迪拉克之后,为什么?因为持有的人太少,在未来的二手车市场中不占优势。而“BBA”三大品牌汽车的占有率一直处于霸主地位,难以超越。 公寓产品亦是如此。
而这种情况在短期内绝对不可能改变,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住宅产品的存量以及未来开发量是公寓产品无法企及的。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沃尔沃亦是如此,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豪华车品牌特性研究白皮书》来看,沃尔沃车主的学历是最高的,客群更加注重生活品位和精神追求。这就是沃尔沃的改变:不再盲目追求富豪阶层,而是更加注重对高学历人群的传播。 所以,公寓产品的营销重点就是:找到追求财富平稳增长的客群,而不是冒进的投机者! 贰 公寓客群有哪些特别之处?
那么,追求财富平稳增长的客群到底有哪些?
根据笔者多年的操盘经验,总结出了公寓客群的“READY”法则—— 从全国公寓产品的客群来看,70%—80%的客群为投资客,仅约20%为自住客,深圳的万科云城、龙光玖云著、卓越前海壹号等项目均为如此。这样粗暴地分析客群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细分:
1. 资源占有者(resource possession)
一般来说,公寓产品都会占有优质的城市核心资源或自然资源,很多人购买公寓产品的动机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不管了,先占着这么好的地方再说”是他们的口头语。
2.教育(education)
很多中产阶级在拥有了第一套住房之后,尤其是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之后,开始重点考虑孩子上大学问题。他们习惯性的做法是购买教育基金或是购买房产,但是大宗房产他们支付能力有限,购买小公寓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3.养老(aged)
中国人看似进入了“延迟退休”时代,但是有危机感的中国人在40岁—45岁之间就开始考虑退休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了。他们深知通胀的道理,不会选择购买理财或基金,而是选择购买一套可以长期收租的公寓。
4.中产阶级(middle class)
中国的中产阶级有很深的焦虑症,他们的投资渠道非常窄,既想着要多赚钱,又想少承担风险,他们大多有“在家门口投资”的想法,或者有的中产阶层有创业的想法,他们暂时买不起写字楼,公寓成为首选,因此,他们是购买公寓产品的中坚力量!
5.年轻一族(young people)
这里讲的“年轻一族”特指到经济发达城市打工的人群,他们受政策影响或资金的影响,会选择先购买公寓产品居住用于过渡。
另外,如果是高端公寓,外籍人士(foreigners)也是购买主力,因为他们不在乎土地年限、不在乎户口、不在乎学区,而是将生活配套、居住品质与舒适度放在首位。
叁 如何进行公寓的产品包装?
首先请记住一点:除外籍人士外,根本没有人将公寓产品看做“房产”,而是看做“投资品”或“收藏品”!
既然不是房产,那么,对公寓产品的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包装的核心就是:让租金更平稳,让增值更快速!
这里,我们讲述三个案例:
1.YOU 公寓
YOU 国际青年社区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面向现代都市青年居住、生活、创业的社区。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寓行业领导品牌。 YOU 汇集了真诚、快乐、分享、奉献等社会生活急需的正能量元素,整合有创意的租住方式、多元化的青年人群、互补性的创业资源,塑造一个有趣、信任、开放的社区生态,并通过共享经济和社群经济影响一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让生活于此的都市青年找到灵魂休息的温暖港湾。 该公寓最核心的词是“玩儿”,他们发明了“家友”一词,定义了住在这里的年轻人们之间的关系。入住YOU ,就是加入这个大家庭,感受家的温暖。真诚、快乐、分享、奉献是这里每个家友的属性,在这里,租户总会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另一半。 2.米公寓
“米公寓”出自万科云城,操盘者首先考虑的是区域价值,提出了“六大价值体系”,由于该项目有巨大的产业支撑,所以提出了“创新中心、商业中心、顶级人文、产业高地、急速交通、复合生态”六大价值。 在公寓产品的设置上,强调智能、分享和服务。由于套内面积很小,所以他们将公共部分做到极致,专属的100兆超快网络体验、健身中心、机器人咖啡厅、恒温泳池、屋顶花园、公共会客厅、公共厨房、公共洗衣房等设施,让住户享受休闲、娱乐、交流等多元生活空间。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订座订票、预约打扫卫生、洗衣、就餐等生活服务,更搭建了经验分享、生活分享、社区交友等交流平台。
3.YU系列公寓
义乌的新光控股集团针对公寓产品做了一系列的产品战略,他们称之为“YU系列”:
如“寓系列”,针对闲置商业或存量资产进行改造,目标客群是都市白领、职场精英;“玉系列”是专门针对时尚高端白领的女性用户;“育系列”是利用公创空间概念打造创意办公社区,让更多草根创客拥有自己的创业空间;“娱系列”是以低碳及灵活集装箱建筑为主,打造住宅创意建筑。 不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客群,将客群研究到极致,才能将产品细节做到极致!
当然,除了以上的产品包装之外,市面上还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如“多变空间”概念,效仿日本对小户型的改造经验,利用五金构件将家具改造,根据主人的需求进行空间的变换。
市面上使用最普遍的产品包装并不是针对产品本身,而是将公寓包装成“投资品”,酒店往往是最佳选择,如途家的“管家服务”和“托管服务”。
“管家服务”指的是开发商向途家引进斯维登酒店品牌,酒店为客户提供管家式打理服务,开发商在销售给购房者的同时捆绑服务进行销售;“托管服务”其实是一种升级版的“带租约”式的服务方式,业主可以将房屋委托给酒店方打理和经营,酒店按照一定的比例与业主进行分成,此外,业主还可以通过途家平台享受到全国房源的“交换入住”服务。 肆 公寓优点的深度解读
公寓的优势有很多,最核心的优点有三点(按重要程度排序):租金回报率高、投资门槛低、装修标准高(收房即收租)。 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三大优点讲得透彻,我们先说说租金回报率的问题——
1.租金回报率
“大猫财经”曾经对全球一线城市的住宅产品的租金回报率进行了总结与对比: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中国北上广深的住宅租金回报率都在1.5%左右,和排名前列的城市相差3到4倍,也就是说中国的住宅投资主要看房产增值,而不是租金收益。
而公寓产品就不一样了,公寓产品虽然面积小,但是其租金收益至少是住宅产品的1.5倍以上,苏州核心位置的公寓租金收益是住宅的3倍左右。数据胜于一切,公寓的租金回报率是国内所有投资品种最具优势的。 2.投资门槛低
再说说投资门槛问题,国内一线城市品质型的公寓主力总价在500万—800万之间,品质一般的公寓主力总价在200万左右;二三线城市品质型公寓主力总价在150万—300万之间,品质一般的公寓主力总价在60—100万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30万—100万撬动一座公寓产品,如果你认为这个投入还是过高,那么,你可以到金融公司或投资公司看看,他们金融产品的起售价都在100万以上,此类客户比比皆是。 门槛低的不止是总价(或首付),他们还省去了装修费、家电费,由于周边配套齐全,还节省了交通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公寓的价格一般比普通住宅低30%—50%,是不动产中“价值远大于价格”的最佳体现! 3.装修标准高
装修标准的高低没有恒定的标准,而且我们也不会向购房者单独报装修的标准,装修标准的高低不是与同类型产品相比的,而是与业主装修同等标准的房子所需要的花费相比的。
只要是集团性采购和集中式装修,无论是建材饰材的价格,还是人力成本(有的时候人力支出会大于材料成本),绝对会比业主自己装修便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伍 公寓营销该怎么做?
公寓营销似乎与住宅项目无异,笔者在此不再累述,而是有几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1.分析客群,精准拓客
公寓客群的量总体上来说其实比刚需项目还要大,其客群特征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做了重点讲述,我们很难锁定所谓的“投资客”,因此,拓客地图势必要增容,除了普通项目所使用的拓客手法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如下拓客方式: 2.投资回报,不能妄下
公寓产品有三种销售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销售,开发商直接销售给客户,不承诺任何的投资回报;第二种模式是“投资增值销售”,即开发商销售时为业主提供各种形式的投资租赁服务;第三种模式是返租销售,即承诺业主每年以固定的比例进行回报。
有很多开发商喜欢第三种模式,但是,笔者曾经与多位资深投资者沟通,发现他们对此模式并不认同。记得有一位投资客跟我说:“100万买的公寓,回报率是6%,每年我会拿到6万的租金。但是3年之后,如果房子涨到了150万,我还拿6万租金,那么回报率就只有4%了。这还不如购买银行理财呢!”
这就是典型的投资客思维模式,他们看重的投资回报率是动态的,所以,建议大家采用第二种模式为佳!
3.储客要多,开盘必火
公寓套数一般在300套以上,有的项目达到1000多套,在销售上以快速销售为主。这就要讲究前引,即通常在开盘前积累势能。通过与蓄水客户的沟通,基本已经了解客户需求,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这时候确定开盘价格,制定价格策略,确定产品核心定位和销售主线。
公寓属于投资品,需要营造火爆的氛围才能调动客户的下定积极性,如果现场冷清,转筹率势必直线下降。 4.产品展示,下足功夫
投资客的思维是“花少钱,办大事”,自住客的逻辑是“门槛低、性价比”,所以,我们在样板房展示方面一定要下功夫,通过样板房告诉客户可以做成什么功能,做成什么风格,告诉客户公寓也可以做成“豪宅”,也可以做成办公,可以容纳二人世界,也可以适应三口之家,甚至可以容纳多人聚会。 5.广开渠道,整合资源
公寓的客群量非常大,成交率不高,需要大量的来访才能达成“开盘必火”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和一切有利于项目销售的个人和单位合作,渠道公司、电商公司、中介机构、媒体单位、编外经纪人、合作方等均要合作,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管控、激励等制度。 结束语:
公寓产品的确属于全国性难题,但是作为地产营销人必须去攻克!
结合以上所述,我们用32个字作为总结:
特殊客群、稳健投资;战略定位、产品为先; 卖点解读、直击痛点;广开渠道、蓄客为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