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应该看着这张图面壁思过

 SKY6923 2018-03-25



我发现个很有趣的现象,经常有人留言问:


老钱,我手里有点儿积蓄,你说该咋投?


咋投?我哪知道!我回:


太宽泛,回答不了。你预期收益是多少?


很多时候,对方答不出来,自己心里都没数。可能都想的是越多越好吧~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你完全不清楚自己的收益预期。用我们东北话说:你到底想咋地?


我们曾经统计过一组数据,长周期来看,炒股的最高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是:复合年化18%已经非常顶尖了。


但这还不够具体。我做了张图:



如果一辈子呆在蓝线以下,太亏了,财富会被M2慢慢腐蚀。


如果一直在黄线附近晃悠,还不错,能力圈止步于固定收益,稳稳的幸福。不过这条线的斜率会越来越低。


我重点想说的,是绿线。把起点和终点用一条虚线链接起来,就是股票和基金的投资的最终斜率。


非常不错,虽然有波动,但最终回报要好于固定收益理财。


但绿线也有它的致命缺点—过程太难受。


实际投资起来,绿线的收益大概率不如黄线。因为很多人会在波动的低点杀跌割肉,收益平平。


还得出结论:炒股不赚钱,我再也不碰了。


即使绿线的收益大于黄线,很多人也不会满意。因为他的收益预期在红线,也不知道自己想赚多少钱,就想上天!


请记住一句话:收益和风险挂钩,预期收益越大,要承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这里的风险=波动。其实波动本身不是风险,可你承受不起的波动,就是实打实的风险了。


很多人都想系统地学习投资理财,然后下海赚钱。


顺序完全搞错,应该先系统地认识自己。


投资前一定想清楚,在这张收益预期图中,你到底想在哪条线呆着?


你到底有没有魄力拿出相当部分的资金去参与波动?


如果没有,把大部分资金放在黄线以下。可以炒股,但请押小注。


如果有,那就拿出真金白银,好好感受波动,亏损能让你更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偏好。


拿一年的工资去投资,年化收益15%,差不多给自己发了2个月年终奖。


拿一个月的工资去投资,年化收益15%,没怎么花时间倒还好,就怕天天盯着,仔细想想,你这一年真的赚钱了么?


我非常提倡重仓固收和波动更低的指数基金定投。虽然看起来没啥技术含量,但性价比真的很高,风险收益比真的很棒。


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市场,也无法通过基本面完整了解公司,但充分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难事。


承认投资收益的天花板,承认自己的能力圈,降低收益预期,了解自己的持股耐心,知道自己面对亏损的忍受范围,放眼长期回报。


在自己的回报区间里老实呆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