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介绍——西周利簋

 泊木沐 2018-03-25

大家知道,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历史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前的历史大都无明确的纪年,很多历史事件的年代众说纷纭。比如著名的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史书记载有其事,可是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却不得而知。为此,二千多年来,为搞清楚这一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各家均在考证推测,据不完全统计,结果竟有44个之多,早晚相差一百多年。

1976年在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出土一件利簋,该簋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虽很简略,却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利簋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过程中,碳14测年专家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给出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中所记“甲子”日“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记载的天象记录,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由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而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的说出那场战争发生的时间―――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而这个日期的确定,要归功于利簋铭文记载。利簋铭文虽然简略,却是有关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价值、意义非凡,誉之为价值连城都似嫌太轻。之前,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千百年来,史学界多有纷争,历代学者根据有关记载推算出的年代就有数十种之多。利簋的发现,除澄清了以往关于武王伐纣具体日期疑惑意外,还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1976年3月上旬,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今临潼零口乡西段村)的农民在搞水利建设时,于地下掘出了一个铜器窖藏和一批铜器。临潼县文化馆(临潼博物馆前身)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铜器的出土地点是一处周代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该遗址位于原零口公社驻地西北1公里的南罗村南、西段村东,在东距零河半公里的二层台地上。从农民们已挖掘的现场看,遗址耕土层下即为周代文化层,灰土堆积不厚,内含西周及春秋时期的陶尊、陶盆、陶鬲等残片。临潼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赵康民(后任临潼博物馆馆长)等人从断崖上残存的坑壁观察,出土地应为一个深2米、宽70厘米的窖藏。就在这个窖藏里,共出土了壶簋、盉等礼器5件,甬钟13件,斧、凿、铲、削、角刀、铲刀等工具23件,戈、镞等兵器7件,车辖、带扣、扣饰、马络饰等车马器105件,铜饼、铜器座各1件,青铜器利簋就在其中。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犹如现在的饭盆,饮宴时使用。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使用者一般为王侯贵族。是由当时称作“金”的青铜铸成。簋与老百姓无缘,那时穷苦百姓使用的大多是陶器。簋和鼎配套使用,盛装上食物、牺牲等供奉在神坛上祭祀天地祖先。周代礼制中对鼎用簋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九鼎八簋”是最高礼仪,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越级使用违反礼制,且有“问鼎之嫌”。

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深腹,双耳有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有方座,重7.9千克。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纹饰是以饕餮纹为主题;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纹带;方座面四隅加饰蝉纹;都用云雷纹为底来衬托主题。方座上的兽面造型与利簋腹部的主体兽纹相仿,兽面巨目凝视,森严恐怖。仔细观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还装饰有夔龙纹,呈二方连续图案绕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饰以蝉纹。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共同装饰在青铜利簋上,线条流畅清晰,给这只肃穆庄严的西周铜簋平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

利簋的主要部位腹上用饕餮纹来装饰。饕餮纹与夔纹、龙纹、凤纹等一样,都属于幻想的神话动物。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饕餮纹的形象被刻划为以鼻梁为中心,眉、眼、耳、角分别以对称形式排列在左右两侧。饕餮纹所呈现出的狰狞恐怖具有一种神秘的威严感,体现了奴隶主上升阶段时的历史必然力量,是一种“狞厉之美”;但也体现了兽性的残忍,即美中有丑。饕餮纹一方面是统治阶级为了张扬其威严的权利,以之镇慑邪魔和愚弄平民;另一方面是为了告诫自己的子孙臣仆们不可过于贪暴。

夔纹的形象是头大嘴长,张口,身细尾尖作卷曲状,均为一足,一角。夔纹和饕餮纹具有同样的装饰作用,所以夔纹也常被饰于器物上。云雷纹是青铜器上的一种最常见的典型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也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也单称雷纹。

云雷纹常装饰在青铜器纹饰的空白处作为底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如利簋上的云雷纹被用来烘托饕餮纹。利簋器身所饰的花纹,具备了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特征。这些装饰花纹是和盛行青铜器的商周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思想意识紧密联系的,是奴隶制社会上层建筑领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

 

利簋是目前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有关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它在夏商周断代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与意义非凡。因而,利簋同“晋侯苏钟”、“虢季子白盘”、“马王堆帛画”等64件文物被定为“国家宝藏”,为确保安全稳妥,禁止出国展览。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出土的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多如繁星,被点名专列出来禁止出国,其令人刮目相看,这六十四件文物便成为国宝中的国宝,为“绝世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