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记不清几岁时发生的事?

 译言 2020-11-10

我们常听长辈念叨起自己的婴儿生活,却自己常常没有当时的记忆。

你没有婴儿时期记忆的奥秘

The mystery of why you can’t remember being a baby

原文作者:Zaria Gorvett

从出生那天,到蹒跚学步,呀呀学语,吃第一口饭,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些人生初期的经历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完全想不起了。

即便在已经有了记忆之后,我们仍然难以回忆起这些早期的人生片段,直至童年,记忆才逐渐清晰。其中原因在哪里呢?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几十年来都百思不得其解。弗洛伊德在100年前创造了「婴儿失忆」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

探索这段记忆空白引发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你最早的记忆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编造出来的?我们能够记起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情么?你最终可以找回这些失踪的记忆么?

婴儿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每秒钟可形成700个新的神经连接,语言能力之强大足以使那些精通数国语言的学者相形见绌。最新研究表明,他们甚至在母亲分娩之前就开始了大脑的训练。

但即便是成年人,若不刻意训练记忆,回忆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因此,一种解释认为,婴儿健忘症仅仅是我们一生当中忘记所经历过事情的自然结果。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我们从出生到六七岁能够存留的记忆,比想象中要少得多。并且每个人的记忆力各不相同。

有趣的是,每个人的记忆力都各有不同。有些人可以记得2岁以后的事情,而另一些人直到七八岁才有记忆。平均数据显示,大部分人能想起3岁半之后的一些片段。

这能够提供给我们有关记忆空白的解释么?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王琪收集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的数百个回忆数据。

基于国别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同学的故事普遍更长、更详细、更明显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同学的故事则更简洁,更基于事实;平均而言,中国同学比美国同学的记忆开始晚六个月。

其他大量研究表明,那些细节更加丰富、更注重自我情绪的记忆更容易回忆,因为加入自己的视角更容易赋予事件意义。

「这就好像头脑中想「动物园里有老虎」和「我在动物园看到老虎,尽管我很害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乐趣」之间的区别。」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罗宾·菲伍什说。

「在东方文化中,童年的记忆并不重要。如果身边的人告诉你,这些记忆对你很重要,你就会记住这些事情。」王琪说。

新西兰的毛利人拥有最早的人类记忆,而毛利文化高度重视历史,许多人都能记得他们在两岁半以后发生的事件。

文化也决定着我们谈论记忆力的方式。一些心理学家称,只有当掌握了说话的能力时,我们才会有记忆力。「语言有助于为记忆力提供结构或组织,成为一种叙事结构,因此也更容易被记住,」菲伍什说。

这样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缺乏早期记忆是因为大脑尚未发育出相应的功能。或许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无法对一件事情形成丰富的记忆。

洛夫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当她只有16岁的时候,母亲在游泳池里溺毙,却一直没找到尸体。

几年后,一个亲戚跟她说自己发现了这具尸体,并鲜明描述了当时的记忆。

而直到一周后,这个亲戚才打来电话说是她搞错了,并不是她本人发现的尸体,而是另有别人。

当然,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说自己的记忆力是错的。而要说服那些质疑的声音,洛夫需要掌握确切的证据。她招募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并亲自把一些记忆植入到这些志愿者脑中。

洛夫精心设计了一个谎言,说他们去商场时走失了,之后得到一位慈祥的老妇人相助并最后团聚的故事。

为了使细节更加可信,她还把志愿者的家庭成员也编了进去。「我们基本上对参与者说,我们和你的母亲进行了交谈,你母亲告诉了我们一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结果,近三分之一志愿者相信了这个说法,而其中的一些还绘声绘色的回忆了这个时间」。事实上,我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想象中的记忆,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情况。

即使你的记忆是基于真实的事件,也有可能因事后的回忆而被改变和扭曲,成为了通过对话植入的记忆,而不是亲历的事件回忆。

比如你曾经认为,可以通过马克笔把你的妹妹变成斑马这样有趣的事情,实际上是你在家庭视频里看到的情况。

而记忆中你妈妈给你做的美味的第三个生日蛋糕,则是你的哥哥告诉你的。

或许最大的谜团并非为何无法回忆起童年,而是我们是否能够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