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说西域--西辽帝国(下)

 昵称50521550 2021-11-23

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帝国在耶律大石去世后,只存在了几十年便灰飞烟灭了。是什么原因,宗教?制度?还是蒙古帝国的迅速崛起?依着小编看,都有一点吧!

      但契丹人奇迹般的西征之旅也才刚刚开始。从七河流域到锡斯坦,再到河中与花剌子模,甚至伊朗高原腹地,大片依靠贸易路线连接的绿洲农业中心和优质牧场都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完全压过对手。很多时候,合作的收益往往高于全面对抗的成本。

正是这种中亚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任何强权都可以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其他势力的依附,也限制了强权们对于各地自治力量的改造。当某个强权因为过于折腾而力量衰退,各方的地方分中心势力会毫不犹豫的找到他们觉得可以托付的新强权。耶律大石西征路上首先遇到的东喀喇王朝不过是这种政治格局的东方简化版,更为广阔的权力交锋场远在天山山脉以西。

当耶律大石选择继续西进的同时,中亚东北部的西喀喇王朝已经成为了塞尔柱突厥人的附庸。然而这个曾经地域从地中海横跨至锡尔河以北的庞大帝国也已经进入了重新洗牌过程,麾下的各方诸侯不仅难以号令,还需要在南方对付控制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加兹尼王朝。难以得到外援的西喀喇汗国在1137年遭到了惨败。他们终于求来了塞尔柱中央势力的支援,并集结了号称10万人的穆斯林圣战大军。召集者、这场决战的指挥者一一塞尔柱苏丹桑贾尔。

塞尔柱王朝,或者翻译为塞尔柱克王朝,乃是由突厥种的土库曼人在公元1040年,也就是在卡特万大战的101年前创建的大帝国,疆域全盛时期东起河中地区,西到小亚细亚半岛,北接黑海,南抵印度洋,包括今天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高汗、巴基斯坦,以及除哈萨克斯坦外的中亚五国的绝大部分领土,有现在大半个中国大。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南北分裂,北方的辽朝,南方的北宋王朝,都比不上塞尔柱王朝的疆域来得辽阔,可以说,塞尔柱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王朝君主的名号是“苏丹”,这个名词出自阿拉伯语,本义为权柄,引申义为“摄政王”或者“世俗之主”,乃是当塞尔柱人杀进巴格达,控制了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的最高君主哈里发一一以后,由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嘎义木所封赐。此后伊斯兰世界就有了两位君主,即名义上的、精神上的教主一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以及真正握有实权的皇帝一一塞尔柱王朝苏丹。

桑贾尔是塞尔柱王朝的第六位苏丹,当他的父亲、苏丹马里克·沙于1092年去世以后,同族争权,帝国曾一度陷人混乱,最终担任呼罗珊总督的桑贾尔从兄弟之中脱颖而出,1117年登上至尊之位。随即在桑贾尔如同烈火疾风一般的统一攻势面前,西方的同族藩王们纷纷承认了他的宗主地位,东方各王国也陆续拜服在他脚下一一桑贾尔基本上完成了帝国的中兴,因为他是皇帝,是王中之王,因此也被冠以塞尔柱大君的名号。

塞尔柱骑兵

把视线重新拉回卡特万战场,大君桑贾尔此次召集了麾下几乎所有东方诸侯,聚集了十万雄师杀入河中,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救授西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也是塞尔柱王朝的附庸,其君主马合木汗数年前就、经写信给桑贾尔,说:“有一支异教徒的军队突然从东方侵入我的国、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请求您尽速赶来教援。”于是,在稳定了帝国西部局势,腾出手来以后,桑贾尔立刻召集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开进。据说仅仅整合和检阅这些部队,他就花费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其实大君桑贾尔并没有把什么“来自东方的异教徒的军队”放在眼里,况且据马合本汗后来的汇报,那些“异教徒”在取得了一定优势以后就退兵了,似乎并没有继续西进的意图。桑贾尔真正的目的是讨伐在西喀喇汗国内造反作乱的葛逻禄人,同时威慑河中以西叛服不定的花剩子模国,以彻底稳定帝国东部的局势。然而,最终他还是当面撞上了那些“异教徒”,因为“异教徒”首领竟敢蓖视塞尔柱大君的权威,跳出来为葛逻禄人撑腰。于是在马合木汗的引导下,联军如同潮水一般开向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撤马尔罕,并决定在撒马尔罕北方的卡特万草原消灭敌军。

塞尔柱军队武器锋利、铠甲厚密,人人都抱有必胜的信心。众所周知,联军中无论波斯人、突厥人还是阿拉伯人,个个都是天生的勇士

而上述这些民族此时所占据的地区,也都是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产地世界三大名刃中最负盛名也最精美的“大马士革刃”,其主要产地不在叙利亚的大马土革,而是在波斯的呼罗珊,也就是大君桑贾尔的根据地武器的原料则大部分来自印度河流域,也就是当时塞尔柱的附庸古尔王国境内。同时将原料产地和制作地囊括为一的塞尔柱,土兵们的武器装备还能差吗?

况且,根据哨探所报,“异教徒”军队的数量也不如塞尔柱联军最多只有三分之二强,也就是七万人。在大君君桑贾尔看来,这次远征是胜利在握,毫无悬念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度,他们向西抵进(被马合木汗惊呼为“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在面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敌手的时候,直的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自称“必胜”吗?

就在联军开入战场的同时,“异教徒”军队也在东方出现了。那也是一支联合部队,包括他们前几年征服了的东喀喇汗国的军队、包括刚归附的葛逻禄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民族的“异教徒”战上。这些“异教徒”穿戴着形状奇特的盔甲,手持无论在波斯,伊拉克还是印度都见不到的样式古怪的兵器,就连他们旗帜上的文字也是非常奇特的,笔画独立,很少弯曲和黏结,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结果不出人意料,临时拼凑起来的塞尔柱联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但碰见了纪律严明,久经战阵的契丹军队,在耶律大石高超指挥艺术下,最终还是一败涂地,桑贾尔侥幸逃脱。带着西喀喇汗国王马合木汗,一路向南疾奔逃回了老巢呼罗珊。

塞尔柱作为一个强权的历史就此结束,中亚地区的西喀喇人和地头蛇花剌子模都选择了耶律大石的喀喇契丹作为自己的宗主。这个事情的影响不仅让南宋触及,也使得欧洲对传说中的东方约翰长老国传说,有了更加充分的信心。西辽帝国从一开始起便是夕日辽国制度在中亚的复制,只是根据新的形式又发生了转变。汉化程度已深的契丹人与部分汉族人一起成为了过去辽国南北两院制度下,更为偏向农耕风格的南枢密院。首都虎思翰耳朵及周边直属领地是他们的核心区域。外围的葛逻禄人和回鹘人则更像是过去偏向游牧生活方式的北枢密院。至于更加外围的四方诸侯,则必须按照中亚特色,给予充分的自主权。除了缴纳贡赋和提供军队之外,西辽其实很难管到他们什么。

由于害怕辽国末年那种群雄割据地方的情况出现,喀喇契丹在直属区域并没有继续分封大的地方军事贵族。这些深契丹人身处中亚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反而能够以更为集权的汉化官僚制度进行管理。他们的团结与否也直接决定了西辽帝国这个霸权的在位时间长短。但他们没法将这种制度推广到直属区域以外的地方,包括了在军事上非常倚重的葛逻禄突厥人。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霸权其实并不稳固时,就需要按照一时之需,平衡治下的不同势力。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亲自派出军队参与军事行动,还是仅仅出台新的政策,配合地方势力之间的火拼,做到借刀杀人。帝国中期便出于这样的考虑,打压了过去非常倚重的葛逻禄人。然而越到后期,喀喇契丹的统治核心就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匆忙中建立的中亚霸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却需要为了这个霸权而不断成为中亚地区的国际警察力量。帝国治下的花剌子模对河中地区一直觊觎已久,南部的加兹尼王朝也希望获得河中。喀喇契丹的中央军队就需要在同花剌子模和加兹尼人的冲突中避免大规模的失败。

     四方附庸们的贡金一直能很好的收入府库,却难以抵销大规模远征带来的资源消耗。一直希望实行的中央军制比较耗费巨大,在古代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也难以比拟土地贵族所能供养出的战斗水准。折中办法便是拆散土地供养的士兵,养更多中央官吏去临时行事指挥权。

当帝国的局势进入下降通道,无力在军事和行政上避免中亚影响的契丹贵族只能在宗教层面上,做最后的殊死抵抗。自立国以来,西辽核心层继续保持对佛教的尊崇,但他们同样会出于现实需要而尊重各地的其他宗教。出来在中亚地区已经占优势的伊斯兰的尊重外,被打压的涅斯托利派基督教与摩尼教也得到了复兴,以至于一些伊斯兰学者一度认为耶律大石本人就是摩尼教徒。只是这种聪明的分而治之策略在帝国晚期被契丹人自己给弄乱了。1208年的冬季,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蛮部落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在部落被成吉思汗击败后,投奔西辽。在河中,花剌子模的统治者摩柯末已经在积聚了足够实力后正式宣布脱离喀喇契丹。第二年,帝国东部治下的回鹘人和被帝国辜负过的葛逻禄人开始转而投奔蒙古帝国。抓住机会的屈出律获得了西辽王室的支持,在东部地区四处搜集乃蛮残部。

等到1210年的怛罗斯之战,西辽被花剌子模人逼退后,这位如丧家之犬的蒙古王子居然成功的伏击了正在狩猎的西辽末代皇帝--直鲁古。为了得到契丹贵族的支持,原本信奉涅斯托利派基督教的屈出律不得不改宗契丹贵族们死守的佛教。同时,为了抵御以伊斯兰圣战为借口东征的花剌子模,新的西辽帝国开始迫害治下的穆斯林团体。强制推广佛教。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这个霸权的命运已经无可挽救。当蒙古大将哲别的西征军冲入喀喇契丹的残余属地,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选择了不战而降。发现自己犯了致命失误的屈出律一直逃到了阿富汗的巴达克山谷,被当地的穆斯林居民告发后被捕。随着这位背教者王子被斩首,整个喀喇契丹也落入了蒙古人之手。这块东西方文化、制度交汇之地,成功帮助蒙古人从一个野蛮的部落联盟升级成为一个可以管理文明世界的游牧帝国。

     当年促成耶律大石成功的地缘政治因素,也促成了屈出律的冒险得手。但已经为维护霸权而担惊受怕太久的契丹贵族们忘记了自己先辈们的成功秘诀,可怜的屈出律就只能成为喀喇契丹灭亡的祭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