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锻炼自己的商业眼光?

 besunnyaR 2018-03-26

每一个成熟的商人,都在经历一条不断学习的道路,从愚蠢不切实际到成熟最后大智若愚。(用自己最近三年的经历简单举举例子,自己还在向成熟的道路上摸索,只为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个人体会)

每个人第一次创业都是一个不成熟但美好的梦,来去匆匆

2014年进入大学第一年,我开始有了创业的计划。那时候正是创业热潮,同时也兴起了一个很火的概念“众筹”,正好有个朋友就是做众筹行业观察员的,所以很短时间内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关于众筹的各类知识和玩法,觉得这种模式或许在未来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现在看来不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后来找到了四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筹了笔钱,做了第一个大学生活动众筹项目:筹筹是道。很快商业逻辑规划和网站开发同时出现了问题,15年夏天这个项目夭折掉。让我反思了很多事情:

1、少废话,就是干:谁会去相信一个大一学生说的话?但至少你要敢于说出你的想法。

2、才学浅薄是硬伤:写BP的时候脑子里的东西根本不够用,大一晚自习下课后基本上泡在图书馆里恶补各种书籍,知道同学们看我这个每天去图书馆的“学霸”最后高数挂科是什么眼神么。。。

3、完全不成熟的商业逻辑,幻想出来的用户需求:现在我回过头看当初写的BP,觉得满满的幼稚,市场分析猜测、产品形态混乱、盈利模式不清楚。

4、什么都想做是最愚蠢的决定:千万不要画生态链或者大饼,产品会把你托死掉,做最简单纯粹的事情就好。

其实这是一个从BP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项目(第一次产品模板):

再次上路,懂得了简简单单才是真

15年暑期接到开发人员电话说无法完成时,正和家人在外自驾游,顿时没了心情。而且尴尬的是,公司营业执照马上就下来了,我们成为了彻底的“皮包公司”。大二回到学校,团队就重新制定计划,账上还有一些钱,于是又开始转型做大学生电子产品电商 内容评测,主打个性化设计,两个月的时间,至少我们开始有了资金流,但是很少。项目终结于16年上半年,三名合伙人离开,项目再一次夭折。15年到16年初,让我体会到了:

1、专注垂直细分领域,是商业逻辑的骨干:每一个商业帝国的起点,都是专注于一个业务开始的,纵向深入后,才能够横向发展。

2、团队匹配度的重要:即便至今大家各奔东西,我也感谢他们当初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也同样是这种不成熟的信任,使得最后因为实际问题,发生解散离开等问题。

3、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扯淡:每天的计划能否做成,创始人自己不能拖拖拉拉,执行力没有,项目等着死亡就是了。

第二次项目的传单:

再次转型,彻头彻尾的生意人

前两次创业失败,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公司”,每年还要付给代理记账费用,我也到了快大三的年龄,朋友圈子换了一波又一波,最后和两个好友开始了新的项目,赚笔块钱。正值新生录取,我们做了新生市场的生意,这才算是真正赚到了钱的项目。那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什么理想,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扯淡,先养活自己才是真道理。后来又和朋友做了一些短线旅游之类的小生意。

1、别盲目注册公司:注册公司给我带来的也就只有每个月记账费用、网银服务费,当然,之后申请园区的时候用到过。

2、学会做生意,才是创业的基础:很多人BP做得很好,愿景伟大,但是连最基本的盈利都成问题,没有一个商人的思维,很难做成好的项目。

3、资源和人脉很重要:做生意是创业的基础,资源是做生意的基础。

和朋友胡搞的旅游项目:

不忘初心,归来仍是少年

大三结束,我卖掉了公司,感觉一身轻松。这三年学会了很多,不仅仅是自己创业,同时还去到了另外两家公司做过事情,认识了很多创业圈子的朋友。不过最重要的是,我能够慢慢去读懂一个商业模式的好坏和前景,其实就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的。还有一年毕业,我想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缺什么,那就去正规公司补什么。

有什么方法提高自己的商业眼光?我想除了多经历和学习,没有其它的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