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三分钟学妇科 第十七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3-26



妇科17 来自全国中医考研 06:00


三病:产后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冲心、冲肺、冲胃

三急:呕吐、泄泻、多汗 

三禁: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病因病机:


①亡血伤津,元气亏损,虚火易动 

②瘀血内阻,败血妄行

③饮食劳倦,外邪所伤。 

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 


产后病三审 


1.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2.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 

3.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临产六字诀:

忍痛

慢临盆  



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

治疗原则: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危急重证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证治

1.感染邪毒(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产后高热,腹痛拒按,恶露臭秽——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外感证:发热恶寒,身痛流涕——荆防四物汤 

3. 血瘀证:寒热时作,腹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血块——生化汤或桃红消瘀汤

4. 血虚证:低热不退,腹痛绵绵,恶露量少,色淡质稀——补中益气汤



口诀:五失补肾精



产后腹痛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病因:血虚、血瘀 

病机:冲任、胞宫的不荣而痛 和 不通则痛。 

治疗原则: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

虚者补而调之,实者通而调之,用药勿过于滋腻,亦勿过于攻逐

证治:

1 气血两虚: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2 瘀滞子宫证: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口诀:生肠



产后身痛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 

病因病机: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辨证论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 

治疗原则:调理气血,养血为主,稍加通络  

证治:

1 血虚证:养血益气,温经通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2 风寒证: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

3 血瘀证:养血活血,化瘀祛湿--身痛逐瘀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4 肾虚证:补肾养血,强腰壮骨--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



口诀:染上黄赌毒,身痒又身痛





01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编辑:寒水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