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谭君梦贤质疑太极拳术函(1)

 武谈 2021-01-21

许禹生先生

编者:此文写于八十六年前,源于1932年出版的《体育》第一卷第二期。

一、研究太极拳术之顺序闻说分为四步,1盘架子、2推手、3架子姿势应用法、4太极杆(刀剑),是否如此研究之?

研究太极之顺序来书拟分四步,大致如此。惟专盘架子,不练单式,其进步不惟甚慢,且于每式各个之独立精神不易领略,此其一;推手须练单式推搭各法,及熟习四正四隅后,更应习各种换步步法及各势推手练习之法,此其二;应用法仅就架子内练习,恐难得妙应。鄙人编有内家散手若干,或堪以贡献同人研究也,此其三;太极拳门,器械原传只有四杆,后人剽窃他门刀剑姿势,编有十三刀、太极剑、乾坤剑等,人异其势,不过聊以塞责,于太极拳之意义,毫未加入,习者不可不知,此其四。

二、太极拳以呼吸为至要功夫,但书上未说明作法,敢问其详?

太极拳运动时固尚行气,鄙人尝分拳术阶段有五:力、着、劲、气、神,是也。力者本来之力,然亦可设法增加之,如易筋经练神力各法是。然以拳术家“术”字言之,似不专尚力,故列为初级。着则依势应敌。讲求解法破法,何势用何势对待,何手用何着解破而已。至着熟懂劲之际,则不烦再多用者,偶一动作,悉中肯綮,是诚无形之劲也,其路线作用颇与科学中之重力学,及几何中面体等理相合,苟非深于功夫者,固不晓运己之劲,更不能懂对方运劲之方向路线及其轻重虚实也。懂劲后始能扼制敌人,或利用敌劲以制敌。次则假呼吸以练气、行气以应敌,是又在懂劲之后也。呼吸在太极拳内颇为简要,但初习者不可乱用,致伤内脏,所谓呼吸开合听自由是也。倘内外不能相合,体息尚有滞碍时,勉强演练呼吸,恐伤内脏,颇为危险。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是也。至用神则眼光一至,劲即随之,不烦运用呼吸,是更上一层工夫矣。

三、太极拳于练习神经暨修养精神上是否有效?

太极拳以用意主静为基础,与他拳之务形于外者不同。他种拳运用努力,结果筋肉发达。太极拳性喜轻灵,习之者于精神方面裨益匪鲜。盖人之精神原栖于脑,发于二目。神经大都主于脑,达于脊背(十二神经)分布于全身,及各内脏,或传达心意之命令,或营反应动作触于温凉压迫,或受喜、怒、忧、哀、悲、惊、恐之刺激,则情感表现之种种现象不同。太极拳以心行气,务令顺遂,以恬静为体,悬头顶以振起精神。由二人搭手相推,以揣知彼此运动之虚实进退。由皮肤摩擦之感觉,以察知敌劲之去来。练时牵动往来,令气贴于背,可练脊背十二神经。神经因之愈练愈敏捷,精神愈练愈镇静活泼。且练此拳者,意有专注,能解脱一切烦恼,调和一切情感,故精神鲜有不健全者。

四、点穴法他家拳有述之者,太极拳书上未述之,是否另有此书秘而不传,抑匿而不宣布乎?

点穴法黄百家记内家拳法中,列有各穴名称,而未有取之之法,恐久已失传。点穴之法虽常涉猎其用药医治各法及其穴名穴处,因未受名师指点,不敢妄议是非。惟知太极拳之抓、拿、截、闭四者,分为分筋、错骨、闭血、点穴四法,不可仅以点穴概括而言之也。分筋者,移动其处之筋络,离出原来位置,则其人必疼痛不能屈伸。错骨者,将骨之关节脱离杵臼,非接揉之不能运动。闭血者,将血管流通处紧塞封闭之,则血脉不能流通,其人一时假死,必回复之始能动转。点穴则视其生、死、咳、麻等穴按点之,皆足致病,非仁人之术,后之不甚流传者,或即因此。

五、太极拳练时松五指是否练为点穴之用?

太极拳练时松五指,意在力达指巅。欲学点穴恐尚有他法练习指力,此法尚练不够也。

六、另家拳术有用头打击敌人太极拳有无此法?

用头击人北平俗语曰撇羊头,太极拳不用此法。

七、《黄庭经》先生有无研究过,是否与太极拳理相符?

《黄庭经》有内景、外景二种,皆古人咽津纳气之法,如子欲不死修昆仑(谓头部),呼吸炉外入丹田(横膈膜升降)等,皆与太极拳暗合。凡古之修养书籍及易经道书或言易之旧哲理者,其言刚柔动静之处,大抵与太极拳理相合。此类书鄙人曾略微搜集,惜皆抄本。间当整理,以广流传也。

八、太极拳盘架子究竟要盘多少次为基本之练习?又时间需要若干?

太极拳盘架子,或主时间延慢,或主多盘次数,愚皆以为不然。初练时不可不勉强以求精熟,缓慢以求匀静。及较有程度时,则惟求其功力达恰到好处而已,不在运劲快慢及次数多寡也。每晨练二刻钟,至多一小时,晚间亦如之即可。惟每盘架子一次,其用意须略变换,不必尽相同,全取呆板的锻炼也。平时意之所到,学之所至,即可练习一节,兴尽则止。至刚柔快慢,悉凭志愿所在,不必勉强,但架子中各姿势,必须名家矫正确当。运劲之路线,必按照轨道,始能进功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