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化写作文案必备课(60种修辞手法带你上路)(二)

 木鱼叮咚 2018-03-26
网络图片

昨天收到了不少简友点赞和关注,其实在简书写作这一年我基本只是记录生活,很少投稿,最近有时间就想来分享点写作经验。想不到不少朋友关注,看来大家写作热情很高,只是没找到开始方法而已,这里承蒙各位喜欢,不甚感激。

说说我自己,毕业三年,做过设计一年,做摄影两年,从今年初开始写文案,写作时间也就一年半左右。分享这些写作经验我只是借助摄影,广告经验来解说文学艺术,艺术创作本质是相通的。电影就是文案(编剧)与摄影与音乐的综合艺术。

上期分享了14种修辞手法,这期接着上期继续探讨语言的魅力,多加体会运用在写作中你的语言素养就会提升上去,对于文案写作也是必修课。

网络图片

15.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人的高矮胖瘦对比,强调并列关系,属性对立

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16.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①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用好心肠做好香肠。(黑桥牌香肠文案)

②反衬

用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以明衬暗:

'阳光照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那么到底黑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看见'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身上发出的许多微弱的光点。(《海底世界》)

以黑背景衬托主体人物(网络图片)

以动衬静: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雪花飘落下来是很轻的,人睡在屋里竟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响,可见山村的冬夜是多么的寂静啊!(《第一场雪》)

背景的动衬托主体人物静(网络图片)

还有以景衬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不再列举,道理相似。这些也是诗歌创作里常用艺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同样用于摄影创作也可。可见,艺术是相通的。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

成对立关系,黑白,美丑,善恶(网络图片)

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之分。

荷叶衬托荷花,荷花是主体,荷叶是陪体,这就是主次。(网络图片)


17.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①意义双关

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指黑暗统治,“路”指革命征途。

②谐音双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文案)


18.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创造出新意。就是仿照,种类多,常用相类仿。

“‘铡’掉了一个‘陈世美’,但他才发现这上海滩上竟还有许多‘世美’,‘世美’,‘世美’”后面就是对陈字仿词。
好的开喜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喜乌龙茶)

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仿词表达,还有双关仿,仿词与双关结合,可谓一字千金。

如果对柯云路这样的为“胡”作伥祸害人民的可耻行径无动于衷……(《杂文报》)其中的“为‘胡’作伥”是仿词,在“胡”和“虎”读音相近的奇妙组合中,又隐含了“胡万林类吃人的虎”的影射,其双关之妙令人叫绝。

语体仿,曾经风靡的凡客体,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版本,就是仿词。仿词就是“照猫画虎”。

网络图片


19.用典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包含在作者语句中,较常见不作说明。


20.引用

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用典区别在于引用不作更改,要加双引号,用典是隐藏的。引用在论文写作中常用。


21.移用

把惯用以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用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从在而创造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比如:

“这广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一句中“节奏”本来是音乐术语,进行了移用。
用快乐美容,绝无副作用。——悦己文案


22.通感

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将人的不同感觉互换来描写事物,比如借助听觉写视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耐人寻味。

“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深泽直人设计播放机(运用通感,将听觉与触觉(风)互通)


23.降用

把一些分量重的大的词语降作个别词语使用,即大词小用。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本人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更加乐不可支起来……(鲁迅《阿Q正传》)

“勋业”本指功劳跟事业,这里指阿Q对小尼姑的着手动脚。


24.转类

转移词类、词性。常见将名次用作动词。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中的第二个“”就是转类用法。
让妈妈开心的礼物,开了又开。(ipad文案)


25.析字

比较复杂,也不多用,常见就是对一个汉字离合,增减,构成新的字词,就是对汉字解构。

《红楼梦》第五回: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这里把孙绍祖的“孙”字离合为“子”和“系”两个字,既有“你是”之意,又有暗指孙绍祖之意。
招聘广告,这就是析字(网络图片)


26.排比

略过。


27.反复

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加强语气,抒发情感。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8.叠字

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常用于对联创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9.叠句

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常用于诗歌创作。


30.避复

写作时为了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有意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代替,使语言凝练传神,富于变化,增强表现力。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念奴娇·昆仑》)用三个不同动词表达一个意思。


31.复沓

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进行反复,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用于加强抒情效果。

朱自清《匆匆》:“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
网络图片


(未完待续)


往期内容:

修炼语言的魅力(一)

散文写作套路(写作入门3)

软文写作先搞懂这些布局谋篇套路(写作入门2)

真正学习写作如何开始(写作入门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